2016-05-24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约有1000余万人做微商。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低门槛、轻成本、微创业”的商业模式,微商在为大众创业带来便捷的同时,衍生出许多争议。过度营销使“朋友圈”变成了“生意场”,假货泛滥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为“一锤子买卖”,还有“新型网络传销”假借“微商”之名暗流涌动。(4月21日人民网)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这年头,谁的朋友圈没被“微商”刷过屏呢?这些“微商”都是跟你有着或近或远关系的人,他们是你的远亲近邻,你的同事好友,你的同学伙伴,至少也是同你有过一面之交的人。他们每天隔几个小时就在你的朋友圈里“报到”,先用五花八门的产品秀“亮瞎”你眼,再配以煽动性的文字给你“打鸡血”,偶尔也晒晒那些让人为之艳羡不已的银行卡、支付宝收入额,仿佛“快速致富”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儿,让你恨不得也能加入“微商群”,成为他们的下线,跟着分一杯利益之羹。
事实上,在朋友圈里疯狂刷屏的微商,没有多少是真正凭诚信做生意的,许多都在卖假冒伪劣品;而他们用于招揽生意的各种产品图片、成交截图,之所以让人“心动”,一方面要归功于PS软件的强大,另一方面则是靠“刷单神器”之类的作弊工具帮忙。别看有些人的微店生意火爆,其真实成交量可能低到“尘埃”里。谁要是上了他们的“贼船”,又是买产品自用,又是屯货开卖,那可就难以“毫发无损”地下船了。须知,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上线将风险向下转移,总会有“接盘侠”来承担损失,谁知道谁会成为那个倒霉鬼呢?
中消协的调查报告显示,亿卓智库“微商”已经成为新的投诉热点;微信则表示,已封停了大约11200个涉嫌售假的微信账号;而这两年,微商因制假售假、涉嫌传销而被判刑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种种迹象表明,网络上坑蒙拐骗的生意没有之前那么好做了,无论是微信平台还是监管部门,都已经盯上了某些想要通过“非常规手段”快速致富的微商。那些不听劝告、偏要顶风做案者,或许短时间内能骗上几个小钱,早晚会被逮个正着,成为“有案底”的人,只有追悔莫及的份儿。
朋友圈里不是不能做生意,但这生意也不能做得太“任性”。微商只有走规范化发展之路,才能有前途有未来。去年,商务部公布了《无店铺零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了微商工作组,而微信官方也发布了《关于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各方都希望能建立起良好的网络交易秩序,科学合理地引导微商迈向正规。众多微商还是要顺势而为,诚信经营谋求正当利益,没准哪一天,就真的把“微店”做成了“大店”,数钱数到手抽筋。
随着网上交易的日益火爆,消费者权益必须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这不仅需要平台方建立起完善的监控体系,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能及时调出电子证据,分清是非;而且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该介入时及时介入,绝不姑息纵容任何违法违规行为,斩断微商的“野蛮”生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