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状元珠海种地7年记 创业经营300亩地农场

    数据报告 2017-05-23
    跳下皮卡车,皮肤黝黑、胡子拉碴的邹子龙,俨然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肥硕的牛仔裤挽着裤脚,破旧的运动鞋布满了泥土。邹子龙扯了扯裤腿说,“这身着装方便随时下田干活”。这位人大的硕士,北大和人大的双学士,7年前放弃了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一头扎进了珠海偏僻的乡村创业,开荒种菜,创办有机农业园,如今是300亩地的农场主,常年为上千个家庭餐桌提供有机菜。开荒种菜收获了爱情从珠海市区驱车到高栏港平沙镇绿手指有机农业园,要1个多小时,这是邹子龙在珠海开辟的第三处有机农场。2010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双学位的邹子龙,还没毕业就游说了两个大学同学作为合伙人来到珠海开荒种地,其中一位叫陈羿好,这位重庆姑娘在人大是学艺术的,读书时是出了名的登山运动员,在一次登山过程中与邹子龙相识并成为好友。2007年,邹子龙以韶关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人大,中国智库他在高考志愿上仅填报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虽然在校期间获得了北大经济学的第二学位,但毕业时除了农业,他别的工作都未曾认真考虑过。离毕业还有几个月,邹子龙班上的同学大多选择到金融单位和国企上班,而已经被保送读研的邹子龙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现代农业梦。陈羿好毕业前原本被一家电视台录用,同样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在邹子龙的游说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邹子龙一道离开北京来到珠海;另一个被邹子龙游说来的是大学的好兄弟冯永久。他们三人在珠海三灶承包了一个山头开荒种地,用从家中借来的积蓄,创办有机农业园。虽然邹子龙是学农业经济管理的,但毕竟没有种植经验,“种植标准由我制定,但有些实际生产我也需要向当地老农请教”。刚到珠海,没有现成的农耕地供他们租种,租种的山头不仅仅要开荒,而且不通水,灌溉成了问题。但这并没难倒他们,他通过大量实验,最终从很远的地方把山泉水接过来,通过重力加压引到山上实现了自流灌溉。没有电,他用6个车载电瓶串联起来解决生活和生产用电,用完了再拉到村里面去充电。开荒的日子,每天差不多花10小时泡在田间地头。在长期共同劳动中,他的执着、勤劳征服了这片荒地,同时也征服了陈羿好,两个年轻人擦出了爱的火花。其间,冯永久选择离开,投奔了珠海一家地产公司,此后邹子龙负责农业园的管理并带员工生产;陈羿好每天开着一辆破面包车满珠海跑,负责送菜。2011年9月,邹子龙重返人大读研,一段时间,陈羿好挑起了农场的全部重担。在北京读研时,一是心疼陈羿好太累,二是心系农场,邹子龙说自己做梦都在想农场,有三天以上的长假,他连夜都要飞回珠海。一到田里精神就来了今年29岁的邹子龙目前的身份是珠海绿手指有机农业园的董事长,由于多年的体力劳动,日晒露宿,风吹雨打,邹子龙没有大学时代的斯文,体型非常健美,皮肤黝黑得像古天乐。一身土不啦叽的着装,与记者交谈时有些腼腆,时不时摸下鼻子,憨厚的样子更像农民小伙,丝毫没有董事长的气派。邹子龙的父亲说,邹家世代务农,好不容易在儿子这一代跳出农门,结果儿子虽读了名校,却又回来当了农民。谈起儿子返乡务农,邹妈妈直摇头,“上了那么好的大学,还读了研,也没找个体面工作。”虽然有抱怨,但当儿子农场有困难时,老两口还是拿出全部的积蓄支持儿子创业。邹子龙的办公室是建在农场田间的一间简易板房,推开办公室门,除了堆放了些农具和健身器材,在他办公室里没有老板桌椅,没有电脑。邹子龙说,自己除了偶尔进办公室放下工具外,其他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几乎不坐办公室,以至于办公室里有老鼠出没。邹子龙说,他喜欢跟果蔬打交道,而不擅长跟人打交道,随着公司发展,他专门请了职业经理人负责管理公司,自己则负责园区设计和生产标准制定,并每天带领员工在田间作业。“我坐在电脑前就头痛,读书时我的电脑也长久不开机,都发霉了,一到田里精神就来了”。如今,邹子龙会带领队员们每天在田间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有时早上8时不到,他们要先到猪圈打扫,然后来到田里种菜、摘菜。白天里,他随时会出现在一垄田间,指导从当地雇请的老农按着他制定的标准作业,在他眼里,有机农作物种植要杜绝一切农药、化肥、激素。而这在被雇的农民看来完全是“死脑筋”。邹子龙说,“他们比较习惯用农药化肥,跟他们说不能用,他们觉得我们又没种过地,不愿意听我们的,最后换了几拨人”。搞有机农业,先要有养殖。除了养鸡鸭猪鱼,他们还养了几十头牛,邹子龙说,养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集粪便,白天一群牛被员工赶到湖边草地上放养,一只只白鹭和其他水鸟飞来,时不时地立在牛背上,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放牛的工作与坐在办公室里相比,对于热爱大自然的人来说,肯定是一种享受。最困难时整个农场就剩下他一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邹子龙说,从2010年在珠海扎根做第一个有机农场,直到去年才实现收支平衡,这还不包括六年多累计的基础建设耗资一千多万元。做农业很难赚钱,做有机农业更难,一场自然灾害就会让农场颗粒无收。2012年,超强台风“韦森特”袭击珠海,绿手指农业园的蔬菜被席卷一空,养殖棚吹垮了,鸡鸭牛羊死亡殆尽,因为发不出工资,农场的员工全走光了,当时妻子陈羿好刚怀孕生子,整个农场只剩下邹子龙一个人在打理。邹子龙说,那一阵他焦虑得整晚睡不着觉。为帮助他重建农业园,在最危难的时候,人大的师妹钟倩琳带着10万元资金入股,共青团珠海市委也向农场提供了2万元的创业资金,并组织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农场道路的修整工作。此后,农业园又通过消费者融资筹到数十万元,终于逐步渡过难关,走上正轨。邹子龙引入“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模式,即搭建消费者和生产者(农民)之间直接联系的纽带。如今,通过这一模式,绿手指有了500多个家庭长期订单,另外还有近1000个间断性的订单,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既是绿手指的客户,也是绿手指的合作伙伴。希望儿子长大再当农民不要被当成“稀奇”陈羿好生子后,为避免家族企业的嫌疑,邹子龙不再让妻子参与农场的事,专心在家带孩子。送菜的工作就全落在钟倩琳身上。“那时候可惨了,刚学会开车,边拿地图,边开车,还要边接客户电话,其实挺危险的!”钟倩琳说。智库有一天晚上11时多,钟倩琳送完菜回去。因为下雨,山路较滑,一不小心皮卡车就从山上冲下去了,一头撞到一块大石头上,车整个翻了过来,车尾卡在石头间,中间有个池塘,被悬空在水面上。“我也跟着翻了一圈,好不容易把车门踢开了,爬到那个石头上,当时就委屈得哭起来,然后才想到求救。”钟倩琳说,“接到求救电话,邹子龙爬了半个小时的山路,好不容易找到我”。向往这种山野生活的人多,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少。在人大学子邹子龙包山种菜的事传开后,一开始很多青年涌上这个山头。2012年一年来来去去累计就有两百来人,但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留下来,成为今天的中坚力量。除了请了一些当地老农参与种植,目前农业园有正式员工30多名,绝大多数都是大学以上学历,总经理原是一家外资公司的总经理,因为对有机食品的热衷投奔了他们。佛山姑娘黄嫦仙会计专业毕业后已进入广州一家企业试用,看到农场的招募启事之后辞去工作加入了农场;山西阳泉小伙赵贺辉学市场营销的,也被CSA模式深深吸引来到农场。创业在线邹子龙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越来越多有学识的青年投身于现代农业,让更多的家庭吃上放心菜。“待儿子长大了,即使他有很好的学历,如果再回乡当农民,希望那时大家再不要当成‘稀奇’,不再像我这样受关注”。
  • 美团创业故事:王兴和他的“八大金刚”

    数据报告 2017-05-22
    五一放假,去南京,顺便尝试了美团打车。老王问,“感觉怎么样?”亿卓智库我说,司机很得意,说只有南京才有美团打车。不过车还是少,有一次还没叫到。老王是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餐饮平台总裁王慧文。美团还小的时候,员工喊王慧文老王,叫王兴是兴哥。现在,美团点评将近3.5万人,难免会有人分不清,把老王的演讲也给按到兴哥头上。王慧文和王兴是清华的同学兼室友。2001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王兴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王慧文去了中科院声学所。在美国,王兴知道了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比如社交网络。2003年底,两个人一起退学,再加上王兴的高中同学赖斌强,三个人开始创业。赖斌强是三个人里唯一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他从广州辞职来到北京,要看看产品怎么样了,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呢,我们还在学编程。创业智库他们先搞SNS,又搞输入法,两年折腾了差不多10个项目,都没什么起色,最后决定再回到SNS,专注在校园上。2005年12月8日,校内网正式上线。杨俊、付栋平和陈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分别加入这个团队的。校内网不能算太成功,融资不顺,最终卖给了千橡。但每人拿到了不少的钱,也不能算失败。2007年,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锁定期一过,王兴和郭万怀、杨俊、付栋平再加上来自百度的穆荣均,一起创建了饭否和海内网。后来饭否被关,为了让团队有事干,又搞了美团网。王慧文、赖斌强结伴出去欧洲、东南亚游玩了一年,回来,拉着陈亮一起搞了淘房网。淘房网进展也不是很顺利,花了很多钱去做广告,但效果并不好。这也是王慧文学到的一个教训。2010年12月,王兴给王慧文打了一个电话,大意是:你就别搞了,我这边发展挺快的,也比较需要人,你们来吧。于是,当初的那个创业小团队又聚到了一起。即使是在饭否被关停的时候,王兴的团队都没有散。只走了两个,一个独立开发者回老家了,另一个是张一鸣去找其他的创业机会,后来就创建了今日头条。穆荣均说,这个团队没散,有一个原因是,王兴很努力,从不停止尝试。2我以前问王慧文:为什么相信王兴?愿意抛下自己的那一摊事(淘房网)到美团。“他人比较正直。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王慧文说,王兴非常努力,人也很聪明。“其实你能猜的出,总不至于说这个人很傻,但是我愿意。”团队里有些人觉得王兴有点儿像刘备。刘备落魄的时候,张飞、关羽们也愿意跟着,早期还老打败仗。刘备三顾茅庐,王兴六次拜访干嘉伟。朱啸虎老是感慨,“如果阿干(干嘉伟),或者去任何一个人,拉手肯定会解决这些问题。”干嘉伟婉拒了拉手网吴波的几次邀请,原因是他看到了葛优代言的广告。他之前在阿里干了11年,见过泡沫也见过危机,觉得钱应该花在投入产出比最好的线上,而不应该浪费在又贵、转化率又低的电视广告上。干嘉伟站在外面看美团,“电子商务是鼠标加水泥,他们以前都是玩鼠标的,水泥基本上没见过,但他们很勇敢地冲进了一个自己以前非常陌生的领域。做事情非常的敬业、非常的认真。”最终,干嘉伟成为美团第一位COO,并帮助美团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地面部队。最近,干嘉伟确认离开美团点评加入高瓴资本,外界就有很多猜测,说是被挤走了。实际情况却未必是这样。美团点评和阿里的正面交锋越来越多,作为当年阿里铁军的核心人物之一,干嘉伟必想和马云搞太僵。要知道,当年王刚和程维刚拿了腾讯钱那阵子,也都不好意思再跟马云一起打牌了。“他们就像春秋里的晋文公。”创始资本创始人周炜说,互联网创业圈里有那么几个团队,跟着老大一起干了很多年,都没散。一下科技CEO韩坤也是这样,周炜2014年投资一下科技的时候,发现,韩坤带的还是2008年做酷6的那个队伍。晋文公还是重耳的时候,在外面流浪了十九年,落魄的不行,身边有很多能人异士,每个国君都想邀请他们来做上卿,但他们都不肯,就跟着重耳到处流浪,好像每个人也没做出什么大事情。但等重耳成了晋文公,只一年时间,晋国就成了春秋霸主。到今天,校内、饭否的早期核心团队大多都还在美团点评,并担任核心职位。这原本是一个让人钦佩的事情——一起创业十年多,核心团队都没有流失。但是,到了一些媒体人口中,就变成了王兴任人唯亲。传得最多得是“表弟”殷志华。王兴也很无奈,发了个朋友圈辟谣,自己没有任何表弟在美团工作过。实际上,殷志华既不是王兴的表弟,也不是其他人的表弟,只是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加入了美团。因为晋升特别快,身边的同事就开玩笑,升这么快是不是王兴的表弟,就叫他表弟殷志华。公司人员调整原本是正常的事情,周炜有个人才火箭理论,认为要在业务的发展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但大众都喜欢负面新闻和八卦。2014年底,团购大战结束,美团人员调整的时候就有一些负面传闻。当时王兴聊到这件事,他觉得,随着公司的团队规模变大,每个人在承担的事情会发生变化,是很常见的问题。一个公司高速增长,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人都随着业务成长高速成长,从最下面补充人。但是美团所在的行业特征是快速成长,都是几倍的成长。所以,美团一方面尽量给大家提供机会,但另一方面还要引入一些人,也不能完全靠内部人员成长起来,会有一些摩擦,这也是正常的。实际上,我认识的几个美团早期的人,除了王兴,职位都在不停的变化。王慧文一开始做技术,又去做产品,还负责过市场,最后去搞外卖。职位的升降也很正常,美团10号员工,水滴互助创始人沈鹏提到过,干嘉伟加入美团后第一件事就是划分了大区,他相当于降了级。但沈鹏发现干嘉伟在阿里也是这样上上下下的,干过总监又被降到主管,再一点点自己做回来。还有传言说美团有小圈子,王慧文曾说过“只喜欢产品技术出身的人,其他的别想升职”。但实际情况是,和王慧文关系最好的沈鹏是销售出身。沈鹏离职去创业,告别餐吃了3次,王慧文哭了两回。沈鹏说,“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老是黑美团,还把我凑成了八大金刚。”这就是老王,王慧文3美团打车在南京试运行的新闻出来后,我问王慧文,这是你偷偷搞得吧?2012年底,美团在团购市场中开始显示出明显的领先优势。王兴认为,团购不等于O2O,只是O2O中的一种形态,未来会有更多符合用户体验的形态。他让王慧文和沈鹏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叫“新产品部”,去探索和孵化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他们做了很多商业分析,后来确定的第一个项目是搞外卖。美团外卖一开始是保密的,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在干嘛,还有人传沈鹏离职了。美团外卖公开后,一个美团的朋友跟我说的是:沈鹏又回来了,在跟老王搞外卖。实际上,一直以来,美团都在小范围尝试各种适合美团的O2O形态,悄悄上线,大部分跑不通了,又悄悄关掉。只是打车可能太有话题性了,被大规模报道了出来。先在小范围尝试,可行了再推到全国,这也是一贯的方法。2010年美团还是一天一团,也就是一天只推一个产品。后来,有人先提出来能不能一天多团,他们就在几个二线城市试行,可行了又大规模推广起来。王慧文有个说法,叫:边算账,边开城市。选择做多少个城市?要从哪些维度出发?有哪些要素需要考虑?王慧文去美团时,美团刚开了28个城市,但是当时判断最终开300个城市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开到多少个城市。2015年外卖大战正酣的时候,问他美团外卖的战略战术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他说,更倾向于整个战争都结束了再讲,因为有些东西还是很值钱的。万一对手学去了呢?问了好几遍,王慧文给我讲了个故事。2009年,饭否被关闭后,王兴一直希望把饭否重新做起来。后来,有个投资人找到王兴,说自己有关系,你把饭否卖给我,我能让它重开。但王兴很诚实的对他说,自己在做一门新的生意了,并兴致勃勃地向对方讲述了团购有趣的地方。那个投资人就是徐茂栋,他后来就收购了窝窝团。美团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王慧文现在肯讲的都是团购的经验。在一个竞争里,要么垄断供给,要么垄断需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垄断商家的难度非常大,但在小城市里因为商家数量少,你要垄断商家的难度就小。所以在小城市,“胜敌”就是“溃敌”,而在大城市“胜敌”不能“溃敌”。如果你能溃敌,就有根据地能盈利了。当时美团判断是到分出胜负的时候,竞争对手会把尾部城市关掉,而美团在尾部城市赚钱。分胜负,就是比体量和比财务状况。你的体量大,但是亏了很多钱,你也很难胜出。体量大,亏的钱和竞争对手差不多,那就有机会。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很多创业者掉到泡沫的深坑里面。王慧文觉得,他们掉到深坑里,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砍业务的能力和勇气。美团当时关了4个城市,分别是龙岩、马鞍山、玉林和赤峰。砍了业务,投资人质疑怎么办?团队士气怎么办?对融资的影响又怎么办?这在当时对美团的挑战非常大,就有消息传,美团资金链断了,开始关城市了,团队要完蛋了。但是美团扛过来了。这就是“做正确的事”和“做容易的事”之间非常关键的差别。4一位O2O的创业者给我看他们投资机构群里的截图,说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关心美团打车的事情,认为美团在打车这件事上很有优势。美团在三四线城市的口碑和普及度都很高。打车和送外卖,场景也说得通。王慧文说,美团做打车从满足用户的需求出发,还在摸索。有媒体认为,美团做打车是为了讲故事。“美团大肆扩张新业务,是战略倒退。”王慧文置之一笑说,他们看不懂就当我们在打十三幺吧。外界质疑美团,是因为与BAT相比,美团看起来没有主营盈利业务。腾讯有游戏,阿里有电商,百度有搜索,都是现金奶牛,但美团的业务好像都在开拓期。王慧文呵呵一笑,说,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是多线作战。这两天,投资圈里传一个段子。说有个创业者找丁磊,想把这个公司卖了,再去做一个新的创业。丁磊说,你已经有一个公司,为什么不把它做好?而去做一个新的公司?投资人们都感慨,现在的创业者心态越来越浮躁了,各种各样的商学院此起彼伏,你能学到很多东西,但你看到的的诱惑也多,最后变成不专心,结果你原本有机会在你这个领域成为最大的赢家,但你老觉得在别的地方也能做一块儿,最后变成在各个部分都是一个平庸的角色。如何区分业务不专心和必要的多元化呢?周炜觉得,这就跟《三体》的故事一样,就是黑暗森林和降维打击。你本身的领域如果有足够多的地方可以让你去占领的时候,你到处乱跑肯定是不对的。什么时候应该去别的地方布局?是你赢面已定,这个时候,你不布局也是错的。江湖乱战的时候,你去谈布局,这事儿就不大靠谱。但赢面已定以后,下一步的战争可能就不在你这个领域打了,对手也不是你现在的对手了。就像美团点评自己,从团购大战里出来,战场就自然转切成了O2O。京东和阿里,一开始是挣的是电商,但到今天,他们能打的已经是基础设施,是物流,是金融。北森CEO纪伟国在朋友圈里感慨:蚂蚁金服+口碑杀入美团领地,美团推出打车服务杀入滴滴领地,战斗从来不会停止。周航也曾经感慨:在O2O这个战场,没有永远的霸主,只会有新的模式不断出现。永远在进化,根本没有终极。“到了某个节点,这场仗就打完了,我就消停了,我就在这个领域成为新一代O2O的霸主了,没有这回事。这里不是线性的进化过程,而是指数级的进化过程,永无宁日。”5王兴严肃、认真、话少。猫眼电影徐梧刚加入美团的时候,跟王兴坐同一张办公桌,一起坐了好久,偶尔的交流是王兴跟他借眼镜布。沈鹏进入美团的时候,王兴面试就跟他聊了聊兴趣和爱好,沈鹏觉得王兴对销售没太多兴趣,又不怎么爱说话。人人网筹建糯米时,沈博阳找沈鹏,开出的条件是解决北京户口,年薪35万元,那时候沈鹏才23岁,很冲动的想作为一个关键人物和沈博阳一起搞。而且,美团正在飞速扩张,团队还在磨合阶段,销售与品控部门之间开始有PK。那会儿王兴正好不在公司,沈鹏把要走的想法告诉了其他几个人,大家都留他,但他下了决定。王兴回到公司知道了这个事,周六的晚上,下着大雨,跑到沈鹏家里去问他有没有时间一起聊聊。两个人一起聊了很久,沈鹏发现王兴是一个很有诚意,并且十分注重团队的人。再后来,再有人挖他,他都不为所动了。今天的王兴,跟以前的不同吗?有时候,他看了我的稿子,会截个图给我,说里面有处错误。有一次是关于土豆杨伟东的,还有一次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这应该说明他的兴趣特别的广泛。我知道,有些创始人再业务忙碌了以后,只会看助手和市场给他们挑选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屏蔽了“坏消息”的。有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发我一张图,王兴指正了他一个单词的拼写错误。“这说明,王兴是一个很细心,也很开放的人,愿意跟别人交流。”他说。王兴以前说创业,“有太多的错误可以致你于死地的,永远别觉得自己做得很好,还差得太远,一旦你要觉得自己做得很好那就离死不远了。”其实,每个人看到的事实都会很不一样。这是我知道的美团点评,可能和外面听到的不一样。饭否刚刚十岁了,王兴仍每天在上面记录生活,一天能更新个十条。
  • 80后青年身残志坚 通过农村淘宝平台成功创业

    数据报告 2017-05-19
    在福建连城县四堡乡双泉村农村淘宝服务站。3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快速消费品,一张办公桌前,邹宗勤一边熟练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一边跟围着自己的村民确认商品,然后下单。今年34岁的邹宗勤,天生患脆骨症,一级残疾,只能坐在自制的“轮板”上滑行。是互联网拓宽了邹宗勤的视野,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他坐在家里也能融入外面的世界。2015年底,邹宗勤有了一个新身份:阿里巴巴连城县农村淘宝“村小二”。通过农村淘宝这个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经他的手指,源源不断传递到周边农户家。“爱学习、勤实践、多分享”是邹宗勤成功创业的法宝。中国智库目前,他已拥有自己的淘宝线上服务网络和线下体验店、快递业务,年交易额逾百万元,成为连城县电商致富带头人。  命运坎坷,自强不息邹宗勤4岁那年的一次骨折,让他从此没能再站起来。“家里经济特别困难,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又因天生患脆骨症,我成了双腿一碰就断的‘瓷娃娃’。”8岁前的他所了解的外面世界,都是一只小板凳带他去感知的。“我渴望站起来,渴望上学。我用泥疙瘩在家里的地上写满了‘作业’,一些简单的数字。”每天,邹宗勤都会用板凳将自己挪到门口,等着看从家门口经过的小伙伴去上学或放学。他的父母没读过书,明白没文化的苦,看到孩子这般渴望,说再难也要让他学文化。8岁那年的9月,邹宗勤终于圆了上学梦。“那会儿,我最难过的就是课间时间,只能坐在座位上,羡慕地看着同学们玩耍。”邹宗勤哽咽道,坚持学习到初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一所好学校,却因身体原因被迫辍学。此后,父母找亲友借钱,给他在村里开了间小卖铺。邹宗勤把小店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慢慢就有了自信,也有了去外面闯一闯的愿望。2003年,邹宗勤只身一人到广东汕头打拼,但自身条件成为他找工作的一大障碍。最终,他开了一家食杂店,投入常人数倍精力用心经营。以这份收入养活自己绰绰有余,但邹宗勤总觉得,这和自己向往的人生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弟弟要到厦门打工,他决定回到家乡陪伴父母,寻找更好的创业路。“此时在家创业已不容易,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好。”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每天和父母一起务农,得空就骑着残疾人三轮车,挨家挨户到乡亲们家里揽活贴补家用。邹宗勤的勤劳善良、坚韧不拔感动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一年后他们结了婚,有了孩子。“有了家庭,我更要有责任、有担当,要让妻儿过上好日子。”在朋友们的支持下,邹宗勤在县城开了一家茶店。“经营茶店,闲暇时间多了,就想着再做点什么。”于是邹宗勤经常到农家书屋借书看,通过互联网增长见识。后来,邹宗勤又和几名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了连城义工社,有时间就去看望孤寡老人,生活过得很充实。连城义工协会负责人李海霞介绍,邹宗勤的生活状况虽不好,还经常参与义工活动,自掏腰包看望、慰问90多岁的谢秀姬等孤寡老人。邹宗勤说:“最困难的时候,别人帮助了我,我要知道感恩。” 找到目标,奋力创业2015年年底,阿里巴巴连城县农村淘宝要招“村小二”。“我一知道消息,就赶到县里报名。”邹宗勤说,农村淘宝的口号“让农村生活变得更美好”深深地打动了他,而这也正是他多年寻觅的创业目标。第一次培训考试,邹宗勤没能通过,原因是大家都担心他不能及时、到位派送商品。第二次培训考试,他一再恳求考核人员,并用手当脚、用轮板车行走,现场演示接收整理包裹、网上下单等环节。他的举动在感动对方的同时也打消了他们的疑虑,邹宗勤成为农村淘宝合伙人。“眼看别的合伙人风风火火地开张营业,我还在为营业场所没着落焦头烂额。这时候,村两委干部得知我的困难,就提出把村部一楼的这间办公室无偿提供给我使用。当时听完村支书的话,我鼻子直泛酸。”邹宗勤激动地说,“我暗暗给自己鼓劲,要对得起大家的支持!”智库邹宗勤说,开业初期也遇到不少问题。比如不少村民对网购比较排斥、不信任,大家习惯了在实体店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为了打消村民顾虑,邹宗勤大量囤积快速消费品,让村民既像在实体店购物一样,又能享受到网购的优惠价格,同时还提供上门服务、售后服务和货到付款服务。“年轻人对网购接受快,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要让他们接受,赢得信任很重要。”邹宗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60多岁的大爷想买一个小喇叭接在收音机上,到处都买不到,当时村淘刚开张,老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他帮忙。收到实物后,老人又担心质量不好想退货。为了打消老人的疑虑,邹宗勤上门帮着安装调试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老人放心。临走时,他还告诉老人可以试用6天,不满意再退。这位大爷对第一次网购非常满意,后来还介绍不少老伙伴来网购。“其实,在网上把农产品卖出去是我们最渴望的。”村民邹秀珍说,双泉村的土特产市场反响不错,但如何走出去一直是村民多年来的心病。邹宗勤积极整合资源,联合多位村民成立村电商联盟,并与村淘的快递合作,建立物流通道,让更多土特产走出乡村。2016年5月,邹宗勤就带领村民在网上卖芙蓉李,20天就销售20多万元。“我们以前靠老办法销售,一季水果收下来要卖半年,还要烂掉一部分。现在是把钱收进来了,才去树上摘水果,不浪费,不怕收不回账,价格也比卖给贩子高一些。”果农邹小燕乐呵呵地说。真诚服务,赢得认可“我每天早上7点开始上门送包裹,晚饭后帮村民下单,夜里11点后整理第二天要送的包裹,平均一天有50多件。出门送货最怕遇到上下台阶,还怕遇到下雨天。即使行动不便,我也努力及时、到位派送包裹,因为真诚服务才能赢得认可。”邹宗勤说。遇到村民购买电脑、洗衣机等大件商品,邹宗勤总会帮忙安装好。村民买衣服、鞋子,他会建议买稍大一点,不合身或有质量问题,他立即联系厂家退、换货。他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电话回访客户、整理订单、分析行情,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夏天被晒得浑身是汗,冬天被冻得手脚麻木,他仍坚持每天骑着残疾人代步车,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落。他还一边派送商品一边了解村民的需求,再上网查询,挑选适合的宝贝推荐给村民。邹宗勤真诚地说:“我真的很喜欢这份服务大家的工作,我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尽自己的努力帮到大家。”创业在线“‘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农村淘宝行业,真正做到让农村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邹宗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最让我们感动的一句话。”对于邹宗勤的工作成绩,连城县电商办负责人张远山频频称赞。他介绍,开业至今,双泉村农村淘宝服务站的每月销售额都排在全县村淘前三名,总计已为村民下单4万多件,为村民节省农资等费用50多万元,为村民外销土特产1.2万多件。邹宗勤因此赢得连城县政府、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评出的“订单王第一名”“最佳全能王第一”“优秀合伙人第一”等荣誉,还被阿里巴巴集团授予“东南大区十大王牌战区”“最美乡村人30强之一”等荣誉。“人生有付出、有追求,才有意义、有价值。互联网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看到了以前想看而无法看到的世界。村淘改变了我的生活,让一家人过上了舒心的日子。村淘也改变了农村居民的购物习惯,给相对封闭的乡村带来了色彩与生机。目前周边有近千名村民在我这里网购,相信这个队伍会越来越庞大。”邹宗勤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蜜芽创始人刘楠:从淘宝小店到估值100亿的“蜜芽宝贝”

    数据报告 2017-05-18
               从北大学霸到母婴电商CEO;从霸道女总裁到《奇葩说》辩手,身价非同一般的蜜芽  CEO刘楠,最近完成了又一次转型。上周末,热门网综《奇葩说》第四季正式开播,刘楠在辩论中获胜,成为了本赛季第一位晋级成功的新奇葩。  创业在刘楠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生活在一个自己想生活的世界里,但是可能等不及别人来创造这个世界,所以我就自己去做这个世界。”刘楠回到家庭把全职妈妈做到极致,在家里的客厅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从淘宝小店到“蜜芽”估值100亿,刘楠比喻说自己一直是披着铠甲在打仗。  2014年,刘楠的“蜜芽宝贝”电子商城刚刚上线就立即引来众多风投争抢,中国智库最终著名的红杉资本胜出,投资过“携程”、“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传奇投资人沈南鹏甚至认为“蜜芽宝贝”有可能成为小米级的公司。后来,投资人徐小平在与刘楠沟通后也向“蜜芽宝贝”进行了风投。2015年7月8日,“蜜芽宝贝”更名为“蜜芽”。如今,“蜜芽”已成为估值百亿的大企业,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母婴产品特卖网站。  北大才女辞职  做网店疯狂海淘  刘楠出生在陕西西安的一个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从小刘楠就属于好学生,成绩永远全班前三名。用现在的话说,她就是一个学霸。2002年夏天,刘楠以陕西省高考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新闻学院。  在北大读书期间,无数的奖学金和奖状,都在不断地给刘楠贴上学霸+才女的标签。毕业时,刘楠最终选择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美国陶氏化学,“因为不知道oldmoney的钱到底是怎么赚的,很好奇。”刘楠在回顾当时选择的时候这样说,“很快我就知道这个方向不适合我,适合我的行业是零售、快消、互联网。”  2010年刘楠怀孕,“我要给宝宝全身心的关照。”这样一个念头让刘楠果断辞职,从一个世界500强高级白领成为全职妈妈。刘楠说:“所有给宝宝用的产品,我都想挑世界上最好的母婴产品,不论哪个国家,也不论贵还是便宜。”  刘楠怀孕时从网上认识了很多妈妈,交流海淘经验。对于进口产品,她自己去Amazon上看美国用户自写的评价,她英文无阻碍,功课做得好,每天带着一群妈妈研究各种母婴产品,然后买遍全世界。现在大家讨论的国外电商zulily、Vente-privee、gilt,那个时候刘楠就已经开始用了。很快她就成了妈妈圈里的意见领袖,很多素不相识的妈妈都请她代买母婴用品,而这让全职妈妈刘楠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既然我被需要,那就和妈妈们分享一下吧。”缘于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2011年底的时候,刘楠成立了一家小小的淘宝店,以“甜蜜的萌芽”为寓意,取名为“蜜芽宝贝”。“一开始纯是好玩,没想到就一发不可收。”纯靠口碑相传,“蜜芽宝贝”创下两年四皇冠、销售额超过三千万的业绩。在这个过程中,刘楠的兴趣慢慢转化成了责任。  仓库办公卖纸尿裤  一直干到后半夜  就这样,刘楠还成为了国内网上推行花王纸尿裤行货的第一人。当初,为了与花王公司洽谈合作,她花了非常大的气力:“那时,为了能见到花王公司的人,我打了无数个电话。可人家一听我只是个全职妈妈,自己在鼓捣这些,就完全不想见。电话里我着急了,说:明早我开车去您家楼下送您上班,路上就可以聊,我有太多问题想要问清楚了,反正您也要在上班的路上花时间嘛。”就这样,刘楠靠着她死磕的精神打动了一家又一家的品牌方。  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有很多辛酸。一个周六,断货几天的纸尿裤终于到货了,可司机说来不及送到仓库,要周一才能送,刘楠干脆让他先送到自己家里。她把几十箱纸尿裤一箱箱搬到客厅里,在家帮着带孩子的刘楠父母看不过去了,心疼地说:“你说你北大硕士毕业,在外企干得好好的,家境又好,为什么非要做生意,还把自己折腾得这么灰头土脸,家里又不缺你挣的那份钱。”  刘楠说:“很长一段时间,父母都对家里的亲戚说我还在外企上班,其实他们内心一直很难接受我放弃外企工作选择创业的路,毕竟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家庭美满,工作安稳轻松才是大多数人对女性的期许。”  2012年冬天,刘楠带着7个人的团队在仓库里办公,只为了能及时给顾客发货。“在仓库办公发货舒服,人就比较痛苦了。”  刘楠找了装修师傅,在仓库隔了一个二层,美其名曰Loft,实际没有供暖,墙壁也不保温。一到冬天,大家一人抱一个电暖气才能工作下去。发货压力大时,刘楠和所有人一起拣货打包,一直干到后半夜。可即使是抱着电暖气,刘楠的脸和手还是被冻伤了。  原天猫总经理黄若曾经参观过刘楠的“仓库办公室”,他说:“当时我就特别佩服这个小姑娘,她有着那么好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家境也很不错,居然还能吃得下这份苦。”  引入风投  靠一腔热情说服徐小平果断投资  2013年4月,有人联系刘楠表示愿意高价收购蜜芽宝贝。刘楠有些犹豫,于是她托人联系到了同是北大人的徐小平先生表示想咨询一下。徐小平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著名天使投资人,“兰亭集势”和“聚美优品”的成功上市让他成为了青年人眼中的创业教父。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刘楠来到徐小平家,聊了3个小时后徐小平说:“刘楠,网店不要卖了,我给你钱,把蜜芽做大。”讲到这里,刘楠回忆说:“后来我问过徐老师,我们素不相识,你对我的网店又一无所知,为什么当场就决定投资我,他说:3个小时里你一直都在说货,对真假的在意,对找好货的疯狂,对妈妈人群利益的在乎,都让我觉得你是对的人。”智库  和徐小平聊完后,刘楠心潮澎湃,突然感到了责任的分量。“虽然做一个淘宝店主,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但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显然,这不是一个曾经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北大才女所想要的,一个声音在她的脑海中大声说:我要给中国的妈妈和宝宝找来全世界最好用的母婴用品,我要建立自己的网站!  资本的介入让“蜜芽宝贝”有了超常规的发展,2014年2月,“蜜芽宝贝”转型为进口母婴品牌限时特卖商城,并在国内首创“母婴品牌限时特卖”的概念,每天在网站推荐热门的进口母婴品牌,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折扣力度,在72小时内限量出售。  快速发展  成为中国最大进口母婴产品电商  刘楠把对自己宝宝的爱移植到对“蜜芽”所售产品的把关上。2014年不到半年时间,“蜜芽”接连开通了德国和荷兰两个仓库。“因为我们是做进口母婴产品,要想把货品管得严一些,就必须在供应链上做全球部署。”  除了跨国自建仓库和布置买手,“蜜芽”和全球优质母婴品牌的总代理和代表处合作,这些公司往往也是线下高端零售实体的供应商。记者在“蜜芽”购买的一件美国OXO品牌的餐盘,产品的中文标签和从线下进口商场购买的同款产品完全一样,价格却只是线下的6折。“母婴行业的品牌集中度不高,所以品牌商对线上渠道更友好,我们合作的一些知名品牌,前期还需要去抢货,合作一段时间后,品牌方看到‘蜜芽’在营销上的价值后,会非常愿意在蜜芽做首发、限量和特价。”  “‘蜜芽’最早的创业小伙伴都是从粉丝里找的,他们懂用户、懂产品,也很有激情。”刘楠笑着说,“从去年到现在,我的主要精力就是寻找优秀的人才,我们团队现在100多人,基本都来自互联网和电商公司,其中50%是0-3岁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是我们产品的用户,所以对客户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创业在线  如今,“蜜芽”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母婴产品特卖网站,并且顺利完成了多轮融资。“‘蜜芽’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一路一起成长。最让我骄傲的是,那份对商品高要求的执着初心,并没有变。”目前,“蜜芽”已经有300多个合作品牌,3000多个合作种类,“这还远远不够,‘蜜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刘楠说,“好的母婴产品不应该有国界,中国的宝宝们值得用上世界范围内的好产品。”而在这一过程中,“蜜芽妈”刘楠就是探路者、筛选员和搬运工——北大学霸的本色又显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