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近东:苏宁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一次全产业链集结的变革

    热点聚焦 2016-06-02
    【亿邦动力网讯】6月1日消息,今日,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宁云商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会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更加个性化,比如更精准的商品推荐、更场景化的社交体验,比如电竞、VR等社交化的线下体验,而“这都不是一两家大企业就能够独自解决的。”张近东表示,现在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以几何级的速度在进行变革,比如无人机、机器人,这些充满新鲜感的“探索式消费”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体验。前沿产品、未知需求的探索不仅仅是品牌商的事情,同样也是零售商需要一同探索的事情。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他指出,苏宁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仅仅是希望把眼前的产品销售出去,还要与品牌商联合在一起,去探索未知需求,创造未来价值,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服务新主张。“苏宁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一次从企业间合作到全产业链集结的变革。我们希望携手构筑满足用户全场景、全方位需求的解决方案。”张近东说道。以下为张近东演讲全文: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十分感谢各位远道而来。十月怀胎,瓜熟蒂落,苏宁与阿里巴巴从去年8月宣布合作,到今天我们邀请各位嘉宾来共同见证,经历了整整十月的孕育与融合。在此,我首先要感谢马云主席和阿里巴巴团队对苏宁的选择和信任,感谢所有供应商和媒体朋友们的关心关注,感谢苏宁广大中小股东对此次战略合作的支持,感谢各级主管和专业机构的指导与服务,谢谢大家。还记得在去年8月10日的战略发布会上,马主席说,他激动的就像在参加婚礼一样。当时,很多人对苏宁与阿里巴巴的合作都颇感意外,也对我们接下来的发展充满着好奇。事实上, 我当时与大家心情一样充满期待,阿里巴巴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而苏宁则拥有国内最完善的线下网络布局和服务能力,双方合作的本身就是中国零售乃至世界零售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充满着未知的机遇,也充满着不确定的挑战。过去十个月,苏宁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几乎是在全世界媒体的高强度关注和审视下一步步推进的,就像是一次大型的网络直播秀,而苏宁和阿里巴巴无疑是互联网界人气最旺的网红。但这十个月中,双方无论是在天猫开设苏宁易购旗舰店、物流系统打通,还是双十一、418等大促方面的联合行动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先生,张总亲自参与了以上所有重大活动,正是由于这份专注和责任,让双方团队在用业绩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同时,也在战斗中建立了默契与友谊。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一个欢乐的日子,也是一个孕育新生的节日,我们特意选在这一天发布我们的联合战略,就是标志着苏宁与阿里巴巴团队正在更加紧密的融合,将会有更多样、更深层次的合作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O2O融合、物流、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的步伐,进一步巩固互联网零售运营能力。我们相信,随着双方交割的完成,苏宁和阿里巴巴将会酝酿出更多新鲜事物,为市场创造无限可能。这十个月来,我们很多合作伙伴都表达了对苏宁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关心与支持,事实上我们双方的合作,已经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事情,而是肩负着众多品牌商、零售商共同的使命与责任,以及面向消费者的共同承诺。因此,今天我们诚挚邀请双方的老朋友莅临见证,共襄盛举!对于苏宁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我想应该有着三方面的意义。首先,这是一次从企业间合作到全产业链集结的变革。当前,全社会都在探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路径,谈论去库存、去产能。比如空调行业,就有数据显示,2015年空调行业库存总量已突破4000万台,与2015年空调市场的整体零售销售差不多,这就意味着仅库存也够卖一年。表面上看,去产能、去库存等供给侧改革是生产制造过剩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供求关系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比如很多中国人跑到国外买马桶盖,但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杭州生产的;又比如很多人对国外几千元的电饭煲很推崇,而我们国内市场却还在低端产品上血拼价格。苏宁是零售商,一头连着产品供应商,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是供求关系、需求信息反应最前沿、最直接的环节,我认为我们就应该站出来,与品牌商一同想办法解决供求不对称的问题。目前阿里巴巴拥有线上超3万亿销售规模,苏宁则具备线下遍布全国各级城市的2700家门店和物流网络,我们双方合计拥有超过7亿用户的消费数据,这些数据既覆盖了线上线下,也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品类,以及形形色色的个性消费习惯,这些数据的挖掘和精准营销,将为我们品牌商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源泉。而且,现在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以几何级的速度在进行变革,比如无人机、机器人等,充满新鲜感的“探索式消费”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体验。这种前沿产品、未知需求的探索不仅仅是品牌商的事情,同样也是零售商需要一同探索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苏宁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仅仅是把眼前的产品销售出去,我们还要与品牌商联合在一起,去探索未知需求,创造未来价值,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服务新主张。因此,我们诚挚地希望品牌商和中小商户们与我们集结在一起,打造命运共同体,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与大家一起建立C2B反向驱动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引领设计、制造和订单供应,带动上游产业的升级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将要发起的“王者联盟”,共同推动一批真正有“工匠精神”的品牌在海内外市场脱颖而出,也要让快速提升的消费需求得到全面的满足。其次,我们希望携手构筑满足用户全场景、全方位需求的解决方案。无论在什么时候,服务永远是零售发展的根本,用户需要更丰富的商品款式、更及时的物流配送、更专业的售后服务。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需求会表现的更为明显,更加个性化,比如用户需要更精准的商品推荐,更场景化的社交体验,比如电竞、VR等社交化的线下体验,这都不是一两家大企业就能够独自解决的。与此同时,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推动了大量中小平台商户的快速崛起,但他们却无法为用户提供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和售后服务,也缺乏精准的营销推广工具,更难以进行丰富的场景化展示,在制约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难以满足用户全方位的服务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携起手来,苏宁与阿里巴巴联盟的使命,就是要为用户提供放心买、喜欢买、任性买的全场景、全方位需求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要把这些资源和能力提供给我们的平台商户,为他们提供流量、运营、数据、物流、金融和客服等一系列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服务好用户。因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只有用户满意了,我们的平台商户才能崛起,我们的互联网零售生态才能繁荣。我们相信,用户需求驱动的时代已经加速到来,苏宁与阿里的携手,正是市场的选择,用户的选择,双方的优势资源碰撞在一起,将会产生无限的组合方式,带给消费者更多极致体验。最后,苏宁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开启了变革时代大企业合作的社会范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实体企业成为传统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很多互联网企业正在变成传统企业,很多电商企业也正在变成传统电商,每个企业的最大对手既不是曾经的同行,也不是跨界的竞争者,而是我们所处的快速变迁的时代,未来的趋势最终会取代过往的优势,唯有的常胜之道就是顺应趋势、重建优势。我们每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积累很多资源与优势,过去企业都希望通过高筑墙、广积粮的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闭环,但是快速迭代的技术和层出不穷的新商业模式,往往会让我们封闭的优势成为固步自封的围墙,最终不是被竞争对手消灭,而是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就是开放、共享,只有将我们的资源、优势与合作伙伴分享、链接,才能探索一切超越时代的可能。互联网零售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大势,苏宁是互联网零售发展的先行者,率先构筑了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的新零售能力,并获得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而阿里巴巴同样对零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因此,今天苏宁与阿里巴巴站在一起,打破了曾经线上线下的隔阂,希望共同变革中国互联网时代的零售模式,共同创造渠道的社会价值;接下来,我们希望与众多的品牌企业、平台商户也站在一起,共同面向用户,探索未知的前沿价值,推动供应链模式的革新,开启一个崭新的互联网零售生态圈。这,就是我们真正期望的“王者联盟”!超越时代、成就每一个企业未来的王者之路。谢谢大家!
  • 东南亚电商头条:手机银行在柬埔寨成大新闻

    热点聚焦 2016-06-02
    尽管有些玩法在国内已司空见惯,但拿到东南亚就算新鲜事儿,出海的电商人通过了解这些动态可以更准确把握当地市场发展水平。在今天的东南亚电商头条里,柬埔寨当地银行历史性地推出手机银行,在印尼打天下的新加坡消费贷款公司获得资本青睐,熟悉的商业模式怎么在东南亚成了香饽饽呢?具体内容如下:1. 柬埔寨破天荒有了手机银行马来亚银行(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兼金融集团)的柬埔寨分支最近推出了手机客户端,外媒指出“对于柬埔寨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APP结合了AR和QR技术,具有查找附近银行、转账、贷款利率计算等功能。马来亚银行(柬埔寨)表示接下来要在当地推出更多线上服务。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柬埔寨智能机普及率达39.5%,相比2014年增长51.7%。2. 印尼电商将支持比特币支付印尼电商平台KinerjaPay宣布与当地比特币交易平台Bitcoin Indonesia达成合作,将推出比特币支付服务,因而成为印尼第一个接受比特币的电商平台。KinerjaPay方面表示希望利用Bitcoin Indonesia的15万用户来提高平台销量。3. 新加坡消费贷款公司获“7位数”融资新加坡的消费贷款公司FinAccel宣布获得“7位数字”的融资,该投资由本土风投公司Jungle Ventures领投,美国孵化器500 Startups等跟投。FinAccel第一站是印尼,目前已与Sepulsa和Jualo等当地20多家电商达成合作,目前提供的服务包括分期付款、卖家信用评估检测以及货到付款。4. 印度医疗电商获150万美元融资 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印度网上医疗平台1mg宣布获得来自瑞士医疗投资机构HBM 150万美元的B轮投资。消费者可以在1mg的平台查询药物信息并购买药物,还能获得在线诊断服务。5. 印度版汽车之家完成B轮融资印度移动汽车市场Droom宣布完成B轮融资,新加坡风投公司Beenext和日本科技公司Digital Garage等跟投,该资金将用于巩固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以及谋求海外扩张。Droom是一个汽车和汽车服务的交易平台,目前已进入142个城市,拥有超过4.7万个B2C卖家以及2.3万产品。6. 新加坡大数据公司获千万美元融资新加坡大数据分析公司Lynx Analytics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此轮融资过后,公司估值将达到6600万美元,Lynx Analytics没有透露此次投资方,融资将用于开发新产品和新一轮市场扩张。7. 新加坡为电商大兴基建新加坡电力集团(SP)的网络部门SPTel为提高连通性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出了名为OpticNet和SmartConnect的解决方案。SPTel指出,新加坡的光纤网络将会给电商企业和初创公司提供很大的信息技术支持。【注】感谢东南亚“YC”模式加速器Monmentum Works提供新闻线索。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11个国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有6亿人口。目前,东南亚的网络零售占比仅为1%,但该地区被认为在未来4~5年内将有望达到中国电商销售额的2倍。印度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据有关部门预测,印度电商市场有望在2020年之前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 新快件通关系统正式启用 海淘代购们怎么办?

    热点聚焦 2016-06-01
    6月1日消息,今年3月颁布的海关总署公告2016年第19号(关于启用新快件通关系统相关事宜的公告)今日正式生效,全国各口岸正式启用新版快件通关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新快件系统),原快件通关管理系统中的报关功能停止使用。业内人士将新快件系统与远快件系统相比的主要变化总结如下:1.通过开关控制将审单与放行指令分开,并在模块中加入改单功能,分为企业端口改单海关确认和海关端口改单两种;2.加入多个辅助功能,例如:报关单工作流查询、税则比对、价格风险提示、个人物品同一收发件人汇总提示等;3.进一步规范个人物品,实现系统从无到有的突破;4.增加了申报数据自动校验功能,提升报关数据的规范性;5.引入专家审单模式,将疑难问题转审单专家;6.引入H2010查验模块理念,将查验结果和查验处理结果分开,并可以设置查验要求和方式,加强查验工作管理;7.转关依旧使用H2010系统操作;8.舱单管理并入新舱单系统,相关功能由开关控制,可以实现舱单的自动核销;9.运保费申报问题予以明确,A、C类申报运保费,B类不考虑,但A类运保费不计入完税价格;10.修改了一些原有系统操作不便或者不人性化的地方,例如:税费和滞报金汇总时,不到起征点的不打印;可以进行税号注释的提示和价格资料库的查询;增加各种勾选功能。一家海外直邮服务商向亿邦动力网指出,新系统上线后,对企业和监管平台而言都有个适应过程,且系统切换也需要一定时间来优化。其提醒道,马上开始使用新快件系统的口岸需要注意,适应期内,流程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会导致直邮包裹处理遇到问题。“积极的一点是,新系统会比原来的系统更智能化、信息化,所有快件进出口业务都将集中在一个统一版本的系统内操作,通关效率的提高或指日可待。”然而,在通关效率提高的背后,代购、海淘转运等行业就不那么乐观了。根据海关公告,6月1日之后,代购、海淘转运所寄送的货品,需要提供收件人身份证才能通关,即全部实名制。从海关公告中了解到,新快件系统适用于文件类进出境快件(简称A类快件)、个人物品类进出境快件(简称B类快件)和低值货物类进出境快件(简称C类快件)报关。其中,B类快件是指境内收寄件人(自然人)收取或者交寄的个人自用物品(旅客分离运输行李物品除外),而代购、海淘转运均属于B类快件。根据最新规定,通过快件渠道进出境的其它货物、物品,应当按照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的现行规定办理海关手续。B类快件报关时,快件运营人应当向海关提交B类快件报关单、每一进出境快件的分运单、进境快件收件人或出境快件发件人身份证影印件和海关需要的其他单证。B类快件的限量、限值、税收征管等事项应当符合海关总署关于邮递进出境个人物品相关规定。“首先,‘接系统’这个难题就几乎把一大部分个人代购灭绝了。一般代购人员很少有实力接系统的,即便让合作的物流公司接,难度也非常大。因为,往往代购合作的物流公司走灰色通道,即号称包税的渠道。”一位海淘行业人士向亿邦动力网谈道,“这类小的物流公司如果接新快件系统,等于革了自己的命,很难再继续走之前的包税渠道。而规模大的物流公司都早早实行了阳关清关之路,跟海关系统对接。所以,这个新的系统会清理掉很大一部分个人代购和走灰色渠道的物流公司。”上述人士指出,需要提供个人自用的身份证这一点对那些走老路子的代购来说也很难做到。“如果想用消费者的身份证进行清关,除非权威性的公司或机构,不然很难采集到其他人的身份信息。如果是用代购自己的身份证,又会受‘个人物品超过5000元需缴税’规定的限制。”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评论称,这意味着传统海淘(即转运模式),无论前端或终端都将面临洗牌或者运营模式的改变,而个人代购更是“元气大伤”,“今后的路可能越来越不好走了”。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你想不到的大佬童年:马云、李彦宏、马化腾、刘强东、柳传志……

    热点聚焦 2016-06-01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天下所有的孩子们节日快乐!童心没有年轮,它属于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童年让我们远离浮华,坦坦荡荡。那知名的企业家大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又有着怎样的故事?「马云童年的小伙伴是个澳大利亚男孩 」地球人都知道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英文好。2014年9月,马云在纽约启动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的首场路演活动,一口流利的英语惊艳了在场的众多华尔街大腕。马云儿时旧照,与澳大利亚男孩David Morley的合影马云流利的英文是怎么炼成的?除了马云有6年的英语教师经历外,小时的马云就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口语。1980年,澳大利亚男孩David Morley和家人在中国杭州旅游时碰见马云,马云便主动向他问好,并提出和他练习口语的要求。于是,Morley就和马云成为了笔友。还有媒体爆料,小时马云被父亲骂时,他就用英语还口,因为父亲听不懂。「 李彦宏儿时迷恋戏曲,还把床单做成战裙 」李彦宏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带着他去看戏曲电影,为此他还一度迷上了戏曲。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据公开资料显示,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时,李彦宏还去应聘了,剧院老师觉得他有唱戏的灵气,决定录取他。但李彦宏对戏曲的兴趣很快就淡了,因为相比于学戏,上学对李彦宏更有吸引力。李彦宏后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上北大,去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留学,遇见自己的妻子马东敏、创立百度。「 马化腾小时喜欢天文」媒体对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童年往事报道很少。马化腾童年属于“乖乖仔”型的,他小时候曾迷恋过天文,常常研究些自然科学,最大的兴趣还是和天上的星星交流,也曾想着朝着天文方面发展,但后来老师告诉他,学天文的最终就业去天文台的少,很多都是去当地理老师了。马化腾听后注意力就转移了,开始迷恋网络了。「 刘强东小升初时考第一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于1974年2月14日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那时的宿迁还比较穷。刘强东小时候家里穷到一连数年每天的三餐只有红薯和玉米。《人物》杂志曾经采访过刘强东发小李江。据李江透露:小升初的考试时,全镇19个小学一起排名,刘强东考了第一,李江十四。刘强东在镇上读书的时候,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区域是那些纵横阡陌的河流,他们懂得给家里讨生活,逮到泥鳅、龙虾就拿上街卖。“一个人能抓多少?你抓一斤去卖人家不会出太高的价钱。刘强东也就十三、四岁,他把大家的泥鳅、龙虾收集起来统一拿去卖,卖完钱以后回来一个个分配,”李江回忆道,“大家肯定乐意交给他,为什么?分配到的钱,比自己一斤斤拿去卖的价钱高嘛。”2014年5月22日,京东集团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据新浪财经美股实时行情显示,京东现在的市值332.53亿美元。「 柳传志儿时喜欢看《水浒》《三国》 」柳传志说,“我在少年时期就把整套《水浒》和《三国》翻了个遍,基本是烂熟于心,这两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三国志》里令我最伤感的人物是诸葛亮,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落得个凄凉下场,让人不胜唏嘘。”「 李开复小时候喜欢模仿别人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曾经公开和大家分享他的童年。他说,家里所有的姐姐都公认,他是所有孩子里面最调皮的那一个。我从小就特别喜欢模仿别人,比如模仿父亲说四川话,模仿他踱方步,还模仿电视里人物讲话的腔调。与现在呈现在公众面前“一本正经”的老师形象相比,很难相信,儿时的我是多么的无法无天。「 潘石屹儿时一发洪水就高兴 」潘石屹小时候,家里很穷,潘石屹曾经回忆,“我们家门口有一条河,每次发洪水的时候,会冲下来一些玉米、苹果、土豆,我们都背回来。只要一发洪水,我们就像过节一样,觉得又要冲下来什么好东西了”。「 张欣说她童年时很爱干净 」讲完潘石屹小时候的故事,我们顺便讲讲他老婆——SOHO中国CEO张欣小时候的故事吧。六一的时候,张欣曾在微博爆料,自己小时候超级爱干净,并配发了三张小时候的图片,其中两张都是在梳洗.....真是爱干净的孩子。「 李书福6岁上学,9岁辍学,11岁重回学校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公开表示,“我是6岁上学,9岁辍学。在农村不讲普通话,老师教我们拼音也不讲干什么用,就让我们念,我就不念,搞得不高兴我就不上学了。回家以后我爸教我种地,种了2年。不行,种地太辛苦了。我11岁又开始上学,还是3年级,比同龄的孩子大一点,所以呼哧呼哧地就学好了。”「 李嘉诚儿时就要养家 」李嘉诚小时候,为了给父亲治病,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相信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留下了痕迹,企业家也不例外。最后给大家留个悬念,猜猜,下面这张照片是哪位企业家的童年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