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手砍掉本地生活的门槛

    热点聚焦 2025-04-24
    “两斤鸡翅根七块九,两盒蓝莓九块钱,两公斤卫生纸十四块九一提。”这是朝阳佳惠超市,在快手一则普通的短视频内容。佳惠超市在辽宁省朝阳市有22家分店,打开佳惠超市的相关快手账号主页,用户看到的是一连串促销信息,超市已经将快手作为公告栏,将日常特价商品信息及营销内容放在视频中展示。但正是这样看似不起眼的促销内容,却能带来营业额的大幅增长。佳惠超市在2024年初上线快手本地生活平台后,四季度GMV环比增速就已达到100%。目前,通过快手本地生活产生的GMV,能占到佳惠超市总GMV的近20%。背后是一整座城市消费习惯的数字化进程。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辽宁省朝阳市的快手日活用户渗透率超过六成,该市全年在快手本地生活的GMV水平,同比猛增了466%。过去,本地生活赛道的主战场是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的新线城市长期处于被忽略的位置。行业普遍认为,这部分市场熟客客源比重高,熟人推荐权重大,线下客流优势更明显,且用户消费习惯固定,迁移成本更高。但来自快手的数据否定了这一刻板印象。17日召开的第二届快手本地生活聚力大会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朝阳的增长并非个例。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新线城市增长迅速,三线及以下城市GMV增长均在220%以上,支付用户数增长120%以上,新线城市用户贡献了近60%的本地生活GMV,同比提升8%。从品类看,到店餐饮、自助餐、日用商超等日常生活刚需类商家均出现大幅增长。在高线城市激战的本地生活市场,为何被长期忽视的新线城市,反而成为快手的“印钞机”?01 超大型增量市场中国不同线级城市中,谁的本地消费增长潜力最高?根据《2024中国下沉市场蓝皮书》数据,从2018年到2023年,我国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是5.8%、6.6%和6.1%,三线及以下城市则是7%;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分别是1.7%、5.8%和5.7%,三线及以下城市则高达7.1%。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当然是数据基数,从人均水平看,高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显然比新线城市更高。但新线市场胜在体量极大,中国有七成人口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总体量超过10亿人,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6万亿元,而一线城市仅为5.4万亿元。过去主攻高线城市市场的头部品牌,也在关注新线城市机遇。两轮电动车企业九号公司中国经营事业部总裁何飞龙透露,公司在快手实现生意规模突破3亿元,其中,新线城市成交人群占比达到75%,快手也成为2024年九号公司生意增长最快的平台之一。蜜雪冰城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末,品牌全球门店总数已经超过4.6万家,其中超过半数的门店都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瑞幸2024年财报显示,品牌主要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联营门店数量达到7749家,占门店总数约三分之一。另一边,星巴克2024财年进军了国内166个县级市场,一半新增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比重创下历史新高。究其原因,新线城市拥有高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以及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时却面临品牌集中度低的现状,这里坐拥海量的中小商家及区域品牌,不少商家对数字化营销工具认知仍然不强。更重要的是,新线城市的本地生活市场存在明显矛盾,供需错配令该市场拥有巨大增长潜力。据《2024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报告》,新线城市商家中仅有30%使用过线上营销工具;另一边,以到店核销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务,正在被新线城市消费者快速接受,并促成本地生活平台在此的快速增长。在今年春节档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现象级爆款作品,同样爆火的还有主营线上影票销售的守兔极光。去年上线快手本地生活后仅45天,守兔极光就达成了千万级成交量。守兔极光影票线上渠道运营总监李秋铸表示:“今年春节档期间,我们实现了连续7天单日交易额突破千万级别,总体交易额规模突破2.4亿,并且新线用户消费占比突破了70%,更加进一步验证了新线用户的消费潜力。”守兔极光影票的成功经验是性价比策略,在快手上,守兔极光提供影票代金券产品,每张电影票可优惠3到10元,并提供双人代金券等多种团购商品。凭借低价策略,守兔极光已登顶快手春节档电影票类目冠军。快手则成为商家触及新线城市市场的核心场景。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快手超7亿用户群体中有六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平台月消费能力超千元的用户占比达到73.7%。“快手的大部分用户集中在新线市场,用户对价格更敏感,消费忠诚度也更强。”李秋铸表示。通过短视频、直播乃至搜索场景,商家能迅速将用户引入交易链条并推动成交。同样,在快手本地生活通过性价比战略爆发的品牌还有锅圈食汇。针对新线市场用户价格敏感的特点,去年锅圈食汇在快手发布了一批五到六折的火锅套餐产品,并迅速引爆销售,实现月成交额环比增长4360%,订单量增长了2806%。多品牌案例均表现出,相比高线城市消费者,新线城市用户更侧重商品性价比,在形成消费习惯后,复购意愿也更强烈。反过来也意味着,商家只要能用高性价比商品及服务有效触及用户,新线城市仍然能爆发出巨大消费活力。02 从经营工具到效率革命与新线城市本地生活市场快速增长对应的,是商家群体的相对迟疑。一方面,依靠线下客流已成为不少商家的思维定势;另一边,内容创作、套餐设计、营销投放也令商家感到头痛。不少商家的观念是:“如果哪天客人不够了,我就考虑做线上营销。”针对新线城市商家,快手也在打响效率革命,降低商家运营门槛。以促销周期为例,平台与商家往往有各自的促销节奏,如快手本地生活有双11大牌日、宠粉团购节、国庆团购节等大促。而另一边,中小商家常借周年庆等节点促销。对此,快手的解决方案是“周周有小促”,在全国百城同时发起百场小促活动,用更贴合本地商家的方式,保证全年52周,周周都有营销活动在线。快手本地生活事业部产品中心负责人郭柏悦评价小促活动:“平时做小的练兵,大促才来做冲锋。”围绕小促活动,商家将获得更精确的流量投喂,以及平台资源倾斜。例如,快手将进一步精确推荐算法,向近场用户推荐本地生活内容,并以平台与商家共同补贴的方式,降低商家的获客成本。再如内容生产,这是中小商家的一大难题,列出专职岗位做内容费钱费力,不做内容则难以打通流量。AIGC能力则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借助AI,商家可以一键生成图片、短视频乃至直播内容,已有餐饮品牌借助数字人直播技术,实现在快手上的24小时直播,且该品牌近一个月超过一半的总GMV由数字直播带动。在初步吸引客流后,借助AI助手,商家在直播间及视频互动区自动回复用户问题,实现彻底的轻量化运营能力。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面对本地市场的复杂营销生态,商家如何规划营销,才能用最少的投入完成增长?快手选择将投放产品极简化,通过套餐包的方式,让商家实现两步完成投放,并为商家提供门店推广、线索获取、订单转化等精确营销目标。另一边,平台算法能优先找到近场用户中消费能力、成交意愿更强的消费者加以分发,提升用户的到店核销率。另一个现象是,本地商家因属性不同,追求的营销目标也有所差异。如长链条、重交付品类商家希望获取借助直播和短视频内容触达精确客户,获取销售线索;餐饮、零售类商家则更希望吸引用户购买团购产品,并完成到店核销。同时,越来越多的线索类商家开始探索在快手进行双线经营,上线团购商品,去年快手团购和线索广告双线经营商家数同比上涨了493%。为此,快手提供了面向本地生活商家的本地投产品,支持商家一次性解决销售线索收集以及订单的转化。以新上线商业私信功能为例,支持商家将用户从短视频场景无缝引导至私信窗口,借助AI客服能力,商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促成用户的转化,且无需人工盯后台。在经营壁垒降低后,商家往往能实现业绩的冷启动。去年快手本地生活双十一大促中,首次参加促销的萃华金店就实现了单场直播业绩破千万,正常直播曝光量高达数百万。如快手高级副总裁、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笑古的表述:“本地生活还会有持续红利,尤其是以新线市场为主的本地生活会有巨大红利。”03 AI改写本地市场不容忽视的一点是,AI大模型能力正在打破本地商家的数字化壁垒,让线上营销触手可及。郭柏悦讲述了一个案例。如果在一年之前,快手很难让商家在全国百城同时发起小促活动,原因是成本与人力要求太高。如今在AI的辅助下,这一梦想走入现实。如快手AI的智能场景识别能力,能对用户“读心”,当用户搜索商品关键词,就能向用户推荐附近高性价比的团购商品,进一步优化消费链条的转化效率。对商家来说,AI能通过识别用户行为理解背后的诉求,并对全国不同区域的消费热点进行分析并追踪,并向商家推荐爆款商品组合。通过AI的智能上品、智能选品、智能营销等功能,商家能做到一键发布并优化商品信息,一键搭建促销活动会场,生成优惠策略,并选择AI托管所有的内容生产工作。智能选品则能帮助商家实现小时级别的数据监测,并帮助商家投放内容,组装品牌货架。借助AI,商家可以自由生成图片,并实现智能美化,也能在文本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下,诊断并优化商品信息,也能让AI主播辅助直播,AI客服接待消费者。郭柏悦提到,AI能根据当前区域热点情况,以及商家商品的价格区间和过往表现,智能选择补贴策略,并衍生出所有会场所需的相关素材。在AI辅助下,平台一场活动从策略制定到上线,只需要3小时的时间。而在过去,同样的工作需要数十人前后忙碌一个月。AI营销工具正在重塑本地生活服务的底层逻辑。正因如此,当前在快手平台上,已有1万多商家开始逐步使用AI工具进行经营。如头部餐饮品牌必胜客,借助AI直播以及AIGC的达人分销能力,已经为品牌带来百万级的GMV增长,日均能实现超百场商家直播开播。更重要的是,AI能力刚刚起步,其迭代提升效率极快,在本地生活市场的应用也是刚刚开启。在未来,面向商家的AI爆单助手功能即将上线,不仅能做到智能产出爆单话术提示词,还能应用到视频脚本的生产中,解决商家的内容产出焦虑。可以预见,当AI完成对本地生活的全链路渗透,届时,AI将成为本地商家新的“水电煤”。脱离了AI基础设施,就意味着失去竞争的可能性。而把握AI与新线城市双重红利的快手本地生活平台,则在成为新线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最佳跳板。文章来源:市象 景行
  • 淘宝大改店铺体系,好商家的春天来了?

    热点聚焦 2025-04-24
    01真实体验分后,淘宝迅速更新店铺体系继上周刚刚宣布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后,淘宝这次终于对店铺体系下手了。 4月22日,淘宝宣布升级并重构现有店铺体系。调整的大方向有三点,其一,是面向消费者,根据他们的使用习惯对店铺框架进行全面简化,让消费者逛店更清爽、找内容更方便。 具体来说,淘宝将全面简化店铺框架,取消顶部的“推荐”“宝贝”“分类”等标签栏,以店铺底部导航栏作为核心逛店路线。根据店铺导航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快速找到相应内容,从而节省时间。其二,是面向商家,根据不同类型及行业商家特点,推出四大店铺框架及分行业定制机制。通过这种方式,为各类商家提供针对性店铺运营方案,帮助商家提高店铺运营效率。 对于知名品牌,淘宝将增加黑金标认证,支持这类商家个性化定制店铺首页,以此强化品牌权威性与专业度。 对于中小品牌,淘宝将优化店招区和印象页的布局,增添天猫榜单等平台背书和优质店铺标签,以经营差异性与口碑数据,帮助消费者精准筛选优质店铺。对于特色商家,淘宝将强化店铺特色信息透出,并且升级新品页功能,上线“系列新品”模块与“新品日历”预告系统,让这类商家更高效地触达目标客群。对于产业带商家,淘宝将提供极简店铺框架,仅提供首页、宝贝、直播等信息,同时将在这类商家的店铺印象页嵌入厂房实景信息与采购直播入口,通过场景化展示提升用户找货效率与供应链透明度。在上述四大店铺框架之外,淘宝还将针对不同行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机制。此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商家,就可以根据自身运营现况,对店铺进行精细化调整了。其三,则是基于新的店铺框架,围绕消费者口碑、店铺经营特征、榜单荣誉等平台背书三方面,全面优化“店铺标签”机制,加大优质商家店铺标签的公域透出。我们一一来看,在消费者口碑方面,淘宝会重点展示店铺人气、转赞评、销量、粉丝会员等消费者相关内容。店铺口碑越好,就能获得越多、越优质的标签,从而将好口碑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新生意。在店铺经营特征方面,淘宝不仅将提供“原创设计师”“中华老字号”“10年老店”等店铺类型标签,还将提供“日式家居店”“法式复古风”“百元好店”“大码MM”等个性化货品标签。此外,还将展示一个全面呈现店铺服务水平的服务标签,店铺服务越好,获得的标签也就越好。在平台背书方面,淘宝将提供天猫榜单、淘宝神店榜、天猫金妆奖等平台背书标签,让有实力的优质商家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这些重新优化的店铺标签,将会在店铺首页、搜索、推荐等多个核心场域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平台给优质商家提供更多流量扶持,帮助他们被更多消费者看到、收获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可见,从店铺真实体验分,到店铺框架、店铺标签,淘宝近期集中对店铺进行了系统性重构。好商家分数更高、标签更好、流量更多,商家运营也将在新的店铺框架下更聚焦。一直以来,业内普遍认为,淘宝拥有电商行业最强的店铺心智,商家也将淘宝天猫店铺作为经营主阵地。此次通过对店铺进行系统重构,淘宝天猫将进一步帮助优质品牌与商家在淘宝实现增长。02坚持“扶优去劣”战略,以良币驱逐劣币店铺的一系列改革背后,是淘宝正迅速推进“扶优去劣”战略的落地。近年来,伴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与监管的持续收紧,电商行业顺利度过“粗放式增长”的阶段,逐步迈向了合规化、精细化、品质化,行业生态持续向好。 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终究还是会有一些心怀不轨的商家踩踏平台红线,挤占正常商家的经营空间,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深耕电商行业多年的巨头,淘宝很清楚,只有切实维护好优质商家的利益,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购物体验,打造一个健康的平台生态。为了实现这一点,淘宝不断重构与聚焦,坚定“扶优去劣”战略,以良币驱逐劣币。一方面,淘宝不断给予优质商家各种扶持,另一方面,也对“无货源店群” “AI假图”“虚假评分”等行业顽疾出重拳整治。 今年年初,淘宝天猫打响开年第一枪,为今年的“增长战役”定好方向,公布了一系列惠商举措。 首先,淘宝天猫为商家投入更多现金与流量激励。投入超百亿促商家生意增长,并扶持新商家,单商家最高可获得250万元的激励;升级流量机制,创造更多日销场景,从而加大商家产品的日常曝光度。其次,升级商家权益保障。平台完善“仅退款”机制,加大对异常订单的识别和拦截力度,返还异常订单推广费;强化商家沟通,搭建服务商认证赛道。然后,是降低商家的成本、提高商家的利润。淘宝天猫升级“退货宝”降费政策,预计全年能为商家节省60亿;取消天猫年费,扩大降佣、免佣、返佣覆盖面,减轻卖家的负担;优化AI工具,确定性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最后,是优化商家营商环境。平台首创账号诚信体系,打击羊毛党;将“退货宝”与淘宝大促解绑,新增价格设错保障机制,同时明确各行业纠纷处理标准,让商家经营更加没有后顾之忧。整体看下来,淘宝今年的发力方向十分明确,就是要优化平台规则、强化惠商政策、保护商家权益。在电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淘宝这一系列“扶优”举措,无疑是给广大优质商家送上了一颗定心丸。而在“去劣”方面,淘宝今年以来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今年3月,淘宝宣布将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严打店群重复铺货等乱象。所谓店群重复铺货,是指一些商家开设多个店铺出售同一批商品、进行大量铺货、恶意同行抢占流量的行为。这扰乱了平台商业秩序,也让消费者深受困扰。淘宝严打重复铺货店群,能在很大程度上驱逐劣质商家,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后不久,针对“AI假图”乱象,淘宝再出重拳。据了解,一些不良商家会用AI生成的图片来代替产品图,由于AI假图存在明显的失真,这类商家的产品因此存在比较严重的“货不对板”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为了打击这种不良商家,淘宝在商品信息质量分相关规定中,新增了主图中关于真实感的规则描述,明确表示不能出现明显AI合成质感的图片。 更重要的是,近期淘宝又对虚假评分开刀,通过推出全新的“真实体验分”帮助好商家不断跑出来。4月中旬,淘宝天猫发布“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在公告中,淘宝天猫表示,要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店铺口碑和消费者体验的评价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真实体验分”将与搜索、推荐、营销、广告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优质商家能够因此获得更多关注,相应的,劣质商家也将“原形毕露”。 毫无疑问,在“扶优去劣”战略的持续推进下,当平台为商家破除发展障碍、提供高效的增长路径,优质商家的潜力和动力就能得到释放,不合规、不诚信的低质商家将被淘汰,从而形成一个积极、正向的循环。淘宝这一系列调整,是希望树立一个指挥棒,让商家与平台共同做好产品与服务。电商存量时代,只有那些坚持打磨产品和服务品质、给消费者优质购物体验的商家和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这对于平台、商家、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淘宝所做之事的意义,还在于为整个电商行业起到示范的作用。淘宝作为电商领域的风向标,它的重构与聚焦,或将推动电商营商环境的改善,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持续性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届时广大电商商家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文章来源:电商派Pro 千帆
  • 微信小店可分享到朋友圈了

    热点聚焦 2025-04-24
    对微信生态敏锐的用户已经发现,微信小店已可正式分享到朋友圈了。这距离上次内测,才不过短短半月。如下图,即是见实的小店分享到朋友圈的截图。这一消息,也得到了行业多位从业者的确认。在过往时间中,图文、视频内容会更多享有分享到朋友圈的权限,如公众号、视频号、直播等。如今给微信小店开放朋友圈,无疑被业界认为是给小店、推客业务带来巨大的推动价值。只是不知道,何时能在财报数据上体现出来。相比之下,部分小程序也有分享到朋友圈的权限。不过,问题也是在于“部分”。即一些行业和商品是被限制分享,一些商品只能通过转化为图片+二维码的方式分享等等。而小店的这一功能,则是更为便捷、直接打开商品最终页进行浏览、购买等。如果要说隐忧,则是目前用户分享到朋友圈的动力在减弱。以公号为例,许多自媒体从业者发现,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因此带来的阅读量等占比逐年下降。某种程度上看,更便利于市场和运营、推客等人群。文章来源:见实(公众号ID:jianshishijie)
  •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已覆盖全国166城

    热点聚焦 2025-04-24
    据京东黑板报宣布,4月22日,京东外卖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覆盖166个城市。距4月15日,日单量突破500万单仅过去了一周。3月1日京东外卖正式上线,当月24日日单量突破100万单。据悉,京东外卖推出百亿元补贴优惠,覆盖所有餐饮门店,每天可抽最高20元餐补。同时推出服务保障,外卖订单超时20分钟,京东免单。用户可通过京东App首页顶部“秒送”频道进行下单。此前京东宣布,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5万名提高到10万名。文章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