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爷:我开始看好小米了

    热点聚焦 2016-05-27
    “华丽转身”——恰恰是很多人看衰小米之时,我这个“米黑”开始唱多小米的理由。放眼望去,手机界除了苹果三星,为下一个赛道IOT做出完整布局的,算来算去,就剩小米。别...说明:《湖畔笔记》刻意流出一篇,为啥?因为这种“预言”型文字,得赶紧放出来,否则过两年出现,大家认为是事后诸葛亮,还有啥意思?在众多唱衰小米的声音中,咱大刀阔斧力挺,多需要勇气啊,哈哈哈哈~~~大家多多珍惜,妥善保存,过两年再来验证。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这次上课第一天晚上,曾鸣教授留了个小组讨论:“谁会是下一家千亿美金的公司?为什么?”好了,这下我们小组算是彻底美国队长第三集了:分裂。中间有人引出,去年湖畔一期也探讨过这个话题,当时争论最激烈的目标是小米,基本上五五开,一半相信一半不信。到了今年,我们小组六个人,谈别的公司时,还有激烈争论,到了小米,那五个家伙居然异口同声,“这个不用讨论了吧?肯定没戏了呀。”嘿嘿,我是那种任何时候都喜欢逆向思考的人啦,我一刹那发现,我可能需要力挺小米。首先说明,历史上我基本算半个米黑,因为我是果粉儿啊!小米手机买过好几个(大部分主流品牌我都买一下试试的),没留下深刻印象,毕竟在大苹果面前,谈论“性价比”至少对我来说,不是个好方向。但我为啥现在一瞬间发现,我可能要挺小米呢?起因很古怪,是当天的下午,我好基友和菜头同学发了篇公众号,提到他在公司上班,突然手机提示他的体重有变化——明明体重秤在家里好吧?他一对比重量(毕竟菜头是个近200斤的胖子,最近刚开始减肥,体重秤报告变130斤时他五味杂陈)和时间点,肯定是保洁阿姨来打扫卫生,顺道称称。这个小事,引发的大问题是:体重秤是智能的了,它开始和手机玩“IOT”了,也就是“物联网”——可能有人要笑了,这也太初级了吧?对的,是初级,但体重秤如果和家里的安全摄像头连呢?就开始提示摄像头要开始录像了,如果摄像发现是菜头女朋友回家呢,就告诉电饭煲可以蒸饭了,只要足够多的家电联在一起,并且得出“新结论”,当然就是物联网。而我当时的震动是,我默默数了数,不知不觉间,我家里居然有不少小米智能设备啦!首先是小米盒子,我看美剧喜欢“养肥了看”,所以一般都是下十几集在移动硬盘,所以需要小米盒子;我躺着看书时,需要把离我两三米外的立式灯打开,而我懒得走,就用小米智能插头,便可用手机掌握开关。第二个智能插头用于电蚊香,设定好晚上几点打开早晨几点关闭,省电、省蚊香液,关键是省事;还有小米体重秤、九号平衡车、安全摄像头,我也都在用……古怪的是,还有一些非智能、不联网的,比如小米电池和充电电池,以及普通插线板,坦白说,我认为都比小米手机做得好——至少在各自领域,那些巧思赢了传统品牌太多。那么重点来了,这些“小东西”累积在一起,难道就值“千亿美金”?估计米黑会说,这雷军难道不是走凡客老路么?杂七杂八什么都做,最终恐怕是凡客下场吧?我恰恰赞美小米的这个思路在于:逻辑是通顺的。虽然听起来体重秤、平衡车、电插头之间有个毛线关系?但其实背后有一条主线:他们都可以被用户拿数据“饲养”,饲养后“自我强大”,而且最终能“串联”在一起。这个先搁置一下,我们先来看,所谓“千亿美金”的基础是啥?我看法当然是“生态”,因为世界上到达千亿美金的公司屈指可数,六七十家,刨掉那些资源型、国有垄断、和全球化几十年的企业,立足一个国家的能成千亿美金的,几乎必然是“生态型企业”,否则无法支撑这种恐怖的市值。那么,到底啥是生态型企业?阿里、腾讯当然是,那京东是不是?唯品会是不是?这时我就先要给出个定义:所谓生态,是能够孵化出“新物种”的地方。如果只是“物种迁徙”,则不能算。简单说,刷单公司,是十年前诞生于淘宝生态的“新物种”,目前也迁徙到京东去搞刷单,但不能证明这个物种之于京东是“新物种”。具体怎么分辨啥才是新物种呢?借用《物演通论》的现成理论——“分化、残化、媾和”——这里面,我看法首要是“残化”,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举例来说,为什么我们认为淘宝是生态?因为在淘宝生态里,诞生了大量的“残化”的物种,比如淘女郎,淘女郎对应的当然是模特,但她们真的是线下意义的模特么?坦白说,99%的淘女郎去当杂志平面模特都不够格,但他们恰恰凭借着“邻家小妹”风格,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当起淘宝卖家的模特,转化率比专业《瑞丽》模特都不差(如果针对某些平民风格衣服不是更强的话),有意思的是,淘女郎离得开淘宝生态么?答案是,恰恰因为她们是“残化”的,离不开。有了残化,就有强化,比如我们看“代运营公司”,表面上,它们对应的是线下代理商,但做的东西又很多不一样,尤其在线上卖货方面,无疑是十分强大的(否则网络时代,为何品牌商不自己做?因为无数品牌商试过,运营效率就是不如代运营)。顺便说一句,花两千万拍卖得到papi酱广告首播的“丽人丽妆”,就是个标准的淘宝代运营公司。然后,这些新物种,开始各种媾和,比如淘女郎和代运营公司的协作,甚至刷单公司和快递公司的苟且……后者虽然是反面例子,但你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繁杂的协作关系中,物种不断诞生,相互依存,生机勃勃。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生态。反观京东,大则大矣,却没有生态的味道。回到小米,为何就有了这种味道呢?一个小证据是,小米售卖的智能小家电中,开始出现“残化”的东西了。比如智能插座,这东西如果不联网、不和手机APP联,就是个废物。另外,小米硬盘版的路由器,如果不用APP管理闲暇时下载电影下连续剧,内置的硬盘起码就白花钱了……这些“残化”的东西,通过“媾和”手段,达成一个结果:就是你开始不断用你的“生活数据”来“饲养”他们了。如果你没听懂这句话的意思,那么请你思考:你如果每天戴小米手环、智能秤称体重、用平衡车,这三者之间的数据一旦打通,会不会得出很多具备了化学反应的新数据、新答案?我估计很多人一定嘲笑说,小米那些东西,比如智能插座,东莞没有一千家也有八百家能山寨好吗?没错,生产出来是很容易,难的是把N个东西串联起来。单一维度的数据其实没啥意义,而十几二十个维度的数据,就能还原出你最私密的家中场景了。为啥小米抽疯似的搞电饭煲?净水器?空气净化器?虽然我个人没买,但大脚趾想想都知道,这些个东西,是你家中点点滴滴的数据收集器。很多年前,拉里·佩奇就说过,Google不是一家搜索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背后的逻辑是,用户每一次搜索,其实是在用提交的关键词来“饲养”Google的核心算法。最近,Google开始抢Uber饭碗了,在几个城市开展了专车业务,你以为Google在乎赚那点司机佣金么?实际上Google是Uber的股东来着,但Uber野心太大,除了一些边缘城市及地区,大城市的核心区域,Uber开始用自己的地图了,这才犯了Google的大忌——我靠,我地图的饲料来源被切走了!(说到这,你大概也明白了为何Apple投资中国的滴滴出行。Apple怎会在乎那点财务回报?投资章程里,把滴滴所有地图数据共享给Apple才是核心~)某种程度上,Google是被迫下战场的,为了地图数据持续有人饲养,含着泪做苦活累活搞专车。毕竟数据这东西,谁多谁赢,且高维打低维。你看搜狗输入法,这么多年了,没人能撼动吧?本质上就是因为搜狗“最早做到最大”,哈哈,真是句没用的废话,不过道理很实用:最多人每天用新鲜词汇来“饲养”搜狗输入法,所以大部分人敲字时,搜狗感觉上最贴心,因为总有人比你更新潮,把那些古怪稀缺的词汇,喂饱了它。说到这里,我的理由基本都浮出水面了:小米在居室内收集数据方面,遥遥领先。甚至暂时缺少第二名。而且,通常规律是,谁最先抢跑成功,就会在这条赛道上一直成功——生态的厉害在于,一旦新物种出现,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维护生态的延续。而且,生态系统会自我放大,两个生态碰撞之时,大生态吃掉小生态。从逻辑上看,唯一能够和小米未来一决雌雄的,我想来想去,居然是微信。哈哈,太胡扯了对么?一开始我也觉得太不可思议,但落地想想,能发力的大方向无非三个:自品牌直营,深度合作,全开放,就这三种;第一个是苹果的方向,但苹果这两年确实太慢、太没突破了,手表也相对失败啦;小米是第二个路线的典范,乐视属于喊得响但全靠PPT撑着;而全开放,提供一个统一接口,规范用法,汇总到一个中心APP来的,也就只剩一个微信有实力了。如果微信不参战,不在未来推出个“微信硬件商城”,那怎么算,也只剩个小米一枝独秀了。如果腾讯参战,当然是个可怕对手,但也没太所谓,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出发点完全不同,生态模式也截然相反,这次就不会像当初米聊和微信的你死我活,而是应该两家都能活下来,有点像淘宝和京东的关系,核心逻辑不同时,有大小之分、没生死之争。至于谁做大谁做小,那得看命了……什么是命?PC阶段搞全开放就大赢,成就了微软憋屈了苹果,但手机时代封闭则大获成功,苹果赚走了手机行业90%以上利润,开放策略则没谁赚到了大钱(Google从安卓系统上赚到的钱和苹果比不值一提);乔布斯在逝世前几天和比尔·盖茨最后一次见面,也聊到这种事,时代之初就是靠“愿景”,没谁真看清,和聪明勤奋都无关,结局只有上帝知晓,所以是命。说到这里,反正我是信了,你信不信由你。接下来物联网几万亿大市场的玩家中,一定会出现不止一个千亿美金的企业,至少在To C方面,小米暂时遥遥领先,深度合作战略,谁知道是不是更适合物联网的核心战略逻辑呢?(对比自品牌封闭,和全开放而言);且小米最早出现了生态的证据,而生态只要这么继续繁荣下去一两年,就将获得不死之身,三五年后将有大成。至于小米手机本身,目前的出货量,虽然很重要,但只要仍然是第一梯队,就无忧无虑,是否非争个第一名,才不是胜负手。“华丽转身”——恰恰是很多人看衰小米之时,我这个“米黑”开始唱多小米的理由。放眼望去,手机界除了苹果三星,为下一个赛道IOT做出完整布局的,算来算去,就剩小米。别人依旧在拼命卖手机、你死我活却谁也赚不到残屑般利润时,雷军默默在下一盘更大的棋。所以,我也没办法,不得不看好他。
  • 凡客CEO陈年身上,有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热点聚焦 2016-05-27
    陈年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文艺老中青。可是他还是一名创业者,而且是做电商。曾经全国最大连锁书店——席殊书屋,1996年刚在北京车公庄开业,1997年成立好书俱乐部,而《好书》第一任主编就找到了陈年。就像《好书》一经面试就大获好评,1998年,受《中国图书商报》之邀,陈年创办《书评周刊》,同样赞誉满身。即使是1994年,陈年来到北京,刚开始接触媒体还是nobody一名的时候,每期他的文章都刊在《北京青年报》副刊的头版。文化人,一般骨子里蕴藏着无法撼动的价值观,时不时就会惊鸿一蹩。陈年喜欢穆旦、张爱玲、马尔克斯、济慈。然而另一面,作为商人,特别是电商大佬,他需要迎合人,而且是年轻人。创业九死一生。而陈年的成功却来得太早,太顺遂。2000年参与创建卓越网,陈年和雷军成为搭档;在陈年成为卓越执行副总裁的6个月之后的2004年8月,巨头亚马逊7500万美金并购卓越网。之后,陈年以卓越网班底,顺着之前的电商思路做的我有网,从事虚拟物品的电商交易,最终以失败关门告终。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东西可以让人甘冒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常年累月保持勤奋、专注、百折不挠…?是梦想?被梦想驱动的,不是产品经理,就是真正的极客,不知不觉他们可能就change the world。像Steve Jobs,像Elon Musk。他们大多能忍受寂寞,可以对曾经的失败轻描淡写,越挫越勇。因为,Just for fun。或者金钱和名望?像雷军这样,2004年卖掉卓越网早早实现财务自由,变身天使投资人战绩辉煌,却还要再度过上苦行僧的生活,打爆电话拉了一票人创办小米。旁人说,“雷军作为金山总经理太早走上’人生巅峰’,却被后辈如Pony马,Jack马、丁磊等超越,而这些人,大多数当年都敲过他的门”。雷同学怎会服气。被金钱和名望驱动的,大多对自己很残忍,超强的执行力,但同时又缺少耐心,畏惧失败。走捷径就必不可少了。他们很可能先成功,后失败。凡客CEO陈年之后的轨迹,就再难延续早年的成功。2007年,异军突起的PPG风头正盛。PPG没有门店和经销商,通过网络来销售中等价位的男士衬衫,广告频频见诸各大媒体,衬衫销量几个月内便超越雅戈尔等传统企业老大。在经过几个月的调研之后,陈年决定学习PPG模式,再次出山。2007年10月18日,陈年带着卓越网的几个老部下,用几百万创办了凡客诚品,在网上卖起了风格与PPG非常相似的男士衬衫。电商大潮中,陈年文艺中年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许晓辉2009年加入凡客诚品,操盘“凡客体”营销,王珞丹和韩寒代言,凡客风靡网络。8年时间7轮融资,共获得约6.2亿美元投资,一度逼近上市。之后,陡然出现各种风波:B2C电商市场份额跌至0.2%,高库存积压、资金链紧绷、架构调整、裁员风波...15年1月这篇文字《陈年:凑热闹的公司都会烟消云散》写道:“2011年,凡客最热闹时,公司里有一万三千多人,光总裁级的领导就有三四十位,凡客却步步陷入危机。现在,凡客只剩下不到300人,做衬衫的核心团队只有7个人,但业务运转得很顺畅。”“开始我没觉得做好一件白衬衫是难事,凡客已经做过1400万件衬衫。但一旦你开始聚焦和认真审视,难题就来了。”“我曾经生产出的服装都是垃圾”。痛定思痛才可能有所改观。2016年4月7日,沉寂了两年的陈年发微博说:凡客十几亿元的债务和近20亿元的库存问题都已解决。至此,陈年重坠凡间成为一名真正的凡客。凡客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商平台大战中,本来陈年可以成为刘强东,而陈年之所以成为现在那个陈年,见微知著:2016年,5月22日,陈年做客访谈节目《恶毒梁欢秀》时 ,谈及对诗人穆旦的敬仰之情,称联系到穆旦儿子时很激动,主持人梁欢接话说:“这种感觉就相当于我们看到周杰伦了。”陈年随后说:“我觉得穆旦应该甩周杰伦几十万条街吧。一百年后大家肯定都还记得穆旦,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周杰伦是垃圾?那苍井空呢?凡客春风得意的2012年,凡客的年会上请来了苍井空,陈年更春风得意地拥抱了苍老师。陈年作为文艺中年,一边从心底看不起年轻人的偶像,一边媚俗地近乎讨好似地赚着年轻人的钱,这种冲突,注定很难调和。就像雷军曾极致过,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在廉价机中做出了发烧友,估值膨胀到400亿美金。而当心态真的进入了自我定位,或者鄙视链带入,便是真正的山河日下。雷军迷信互联网思维,一味地去打线上渠道,如今却发现用着MTK芯片的OPPO、Vivo在三四五六七线乡镇卖出了3000+的价格,好不滋润。OPPO、Vivo之流多年深耕音质、摄像、售后,塑造成了一个让人信赖且找到了差异化客户的品牌。当小米成为百货公司,当小米凡客化,去年年末还在跟华为争销量第一,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却被列入了Others。被金钱和名望驱动,急功近利者,即使如雷军,也会遭受巨大的挫折。至于陈年同学,他那点曾经辉煌,根本不配拿来跟雷军相提并论。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探营跨境电商体验店 电商牵手老字号

    热点聚焦 2016-05-27
    北京的跨境电商消费进入新阶段。风格多变的陈列,颇具互联网化青春活力的店面设计,加之夺人眼球的海量进口商品。这个5月,在北京东西南北四大区位的核心商圈,一场关于跨境电商促销+体验的活动已经悄然拉开大幕。在这里,纯正的进口商品不再是价格高得让人瞠目结舌,消费者更能够近距离体验方便、快捷的跨境电商消费。跨境电商首次组团落地纯正的进口商品去哪买?是不是进口货就比国货贵?哪些外国商品最抢手?税制改革后,哪些跨境商品值得购买?对于这些公众关注的话题,为期3个月的“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活动将给出答案。作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的全国最大消费城市,北京对于新消费模式的尝试也走在前列。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将从5月29日开始,持续至8月30日。在这场全民体验跨境电商的大型促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可以在北京东西南北四大区位全面接触跨境商品,在逛街的同时亲身感受世界各地特色商品。同时,借助本次活动,国内优质跨境电商企业也首次组团落地。目前,跨境电商体验店逐步成为北京商业新的业态创新点,北京市百货大楼、北京卓展购物中心、苏宁云商等,都开始进行跨境体验店尝试。京东全球购、中粮我买网、苏宁海外购、聚优澳品、林德帕希姆、寺库网、时光一百等不同业态的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将进驻西单大悦城、in88、世贸天阶、爱琴海购物公园、首开·福茂等商场。据悉,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由北京市商务委主办,北京商报社承办、16区商务委协办、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在线下,跨境电商企业将在自家平台上开设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活动专区,将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一网打尽。眼见为实亲历跨境消费诞生于熟人代购的跨境电商,发展至今至少十年时间。2014年7月,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及海关总署的《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正式落地后,在税收上给予跨境电商优惠措施,此后,各种模式的跨境电商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买手制、平台入驻和B2C三种模式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市场的主流模式。据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活动为让消费者在实体店感受跨境商品和服务,做出新的尝试,即活动中每个商品都会搭配一个二维码,消费者现场扫码即可下单,购买的产品同步配送。感受跨境商品的同时,本次活动还将举办多场路演。其中,在西单大悦城等核心商场,参与活动的跨境电商企业高管将现场推介商品,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到正宗海外商品。传播新的理念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主题。跨境电商企业还会在活动现场与消费者互动,针对消费者最关注的母婴、保健品、进口食品、奢侈品等举办专题讲座,答疑解惑。资源对接电商牵手老字号除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购买欲,国产好货“走出去”也是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的一大初衷。据活动组委会方面介绍,持续3个月的体验季将举办跨境出口电商与国内优秀制造企业的对接会,为小笨鸟、敦煌网等出口电商与国内老字号、制造业品牌商,以及国内大卖场等搭建平台,推动跨境消费的双向互动,促进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128家,是商务部于2006年开始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分两批(2006年、2011年)认证的,其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饮、医药、服装鞋帽、工艺品、金银珠宝等行业。总体来看,中华老字号的“走出去”步伐的确有所加快,体量也在不断放大,但与普通企业相比,中华老字号企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据组委会介绍,本次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针对上述痛点,让出口跨境电商企业与国内老字号企业进行资源对接,期待实现共赢。
  • 手机直播这么火 是因为草根对女主播的需求一直没有熄灭

    热点聚焦 2016-05-27
    在这个时代里,造就了网红经济,造就了生态和场景和未来经济模式的变现。移动互联网的当下,全民直播的时代已经到来。截至上个月,目前风头正劲的直播APP已经达到116个——直播平台太多,网红都不够用了……而最近,随着猎豹、腾讯和微博的加盟,直播行业已经从蓝海变成战场。想在这样的时代脱颖而出,只有拼技术、拼体验、拼思路。从聊天室到秀场2008年以前,直播形式是在公共聊天室里。公共聊天室是互联网早期出现的网民聊天的服务,它曾吸引了最初一批网民。有统计称,在2002年左右一些大型的网络聊天室的同时在线人数都能维持在一万人。“聊天室是第一批网络主播的摇篮,也是创造秀场模式和粉丝经济的温床。”互联网专家这样形容早期的聊天室。2003年微软以“保护未成年人”为理由,最早关闭了公共聊天室,随后在2008年以后,网易、腾讯等也陆续因涉黄等原因关闭了自己的公共聊天室。虽然聊天室关闭了,但是直播的模式并没有变:只不过,这次是在网页上。2008年是视频网站腾飞发展的一年,互联网巨头不惜花重金在视频网站的建设上下功夫,譬如买版权等行为。而一些小型的视频网站,就将聊天室直播模式照搬了过来:一群漂亮的女主播通过歌唱、跳舞、卖萌、调情等方式成立视频聊天室。为了得到女主播的芳心,观众豪掷千金送虚拟礼物,女主播可以从中分成。这种模式后来被称为秀场模式,直至今日,也是最流行的方式之一。三大主流模式确立随着互联网模式演化,视频直播产业也开始分化为:秀场、游戏和泛生活三大主流模式。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人们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网速越来越快,流量包越来越充裕,闲来随手看视频和直播逐渐成了一种潮流。同时,UGC、PGC等词汇的全面走红,自媒体逐渐站到了传播的舞台上。这两大趋势都指向了直播平台这样一个前景巨大的领域——一时间,巨头、创业公司与A股资本一拥而入,制造出了大量的APP和网站。2016年被誉为是直播软件的元年。直播平台转向了万事万物都可进行直播的时代,全面切入了移动化和泛娱乐化。近期,“直播”成为创业领域的当红炸子鸡。微信公众账号“新媒体课堂”对当前直播领域的投融资情况进行了统计,目前已知的直播APP有116个,其中108个项目获得融资。虎嗅根据这份表格做了一个简单梳理。1 按成立时间统计截至2016年4月,已知直播平台有116个。其中2016年4月前成立13家、2015年出现27家、2014年出现29家,2013年出现11家,2012年出现11家,2012年之前出现25家。可见,直播平台在2014年、2015年以及今年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这三年出现的直播平台占总数的60%。2 按融资轮次分类在这116个直播平台中,108家获得了融资。其中处于天使轮融资的有19家,Pre-A有32家,A轮有32家,获得B轮融资8家,C轮融资一家为ImbaTV英雄互娱所投,D轮一家为正在现场,复娱文化所投。另有8家被并购,还有6家所属上市公司,比如来疯属于合一集团(优酷土豆),虎牙属于欢聚时代,另外NeoTV独立上新三板。目前27.5%创业项目处于A轮融资阶段,占比最高。3 按类型分类近一半为泛娱乐直播有68个,其次为游戏直播19个,还有音乐直播、购物直播、财经直播、美妆直播。放眼全球,直播平台都在进行着井喷。扎克伯格在推出FacebookLive时表示,直播是目前最让他感到激动的事。Twitter旗下直播应用Periscope上线一年即获得快速发展,而谷歌(微博)也准备发布YouTubeConnect。巨头进入直播市场在各家都大力推出自己的视频直播平台后,看似已经饱和的市场并没有对投资者关上大门。就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有着不同基因和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凭借自身的特点,再度杀入重围。1 猎豹:“头牌”布局全球视频直播站在短视频风口上,网红经济的价值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作为国内互联网出海成功的典型,猎豹移动此次在直播上又是以面向全球为热点,推出“头牌”APP诞生。猎豹认为,自己是作为首个面向全球的网红短视频应用,“头牌”致力于聚合全球最火爆、最好玩的网红短视频,对用户进行长尾内容的精准推荐。与美拍、秒拍等短视频拍摄和分享平台不同,用户在头牌上不仅仅是观看和分享大量的网络疯传热门网红短视频,还可以更多地参与其中,包括上头牌、红人榜、翻牌、盖楼、分享、发现等功能。一方面,猎豹移动可以为网红们提供强大的流量推广支持,帮助网红迅速找到最匹配的用户,实现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为其推荐更符合其喜好的短视频内容。未来,拥有全球化优势的猎豹,将会不断导入全球流量,汇聚全世界的网红,满足不同用户的口味需求。“我们希望能够拥抱越来越多样的IP,依托猎豹已有资源,打造全球性的内容生态体系。”猎豹移动总裁徐鸣表示。2 腾讯:QQ空间投石问路在许多人还在抑或为什么腾讯尤其是微信迟迟不做直播时,腾讯已择机入场。QQ空间在小米MAX发布期间,请来明星乔杉开启直播,首战告捷,同时观看人数达到惊人的1140万。这表明,QQ空间具备做直播的基础土壤。事实上,QQ空间一直以“中国的Facebook”自居。因为微信朋友圈分化导致其以年轻化用户为主,但腾讯最新财报显示其MAU达到6.4亿,用户基数依然庞大,社交属性依然强烈。大洋彼岸的Facebook,同样在大力 谋局直播Facebook Live,扎克伯格毫不掩饰对直播一事的兴奋,说这是“目前为止做过最激动的事情”。这说明社交与直播可天然结合,换句话说直播正在成为下一代社交方式。直播是一种分享方式,一对一的直播就是视频聊天,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直播,就是Live。因此,丝毫不用怀疑,QQ空间之后,微信和QQ这两个主力军会入局直播市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马独立APP时,就有消息称这是在为微信直播做准备。如果只有腾讯和小米入局直播,市场震动或许并不会太大——按照过往行为来看,这两家公司本来也是“什么都要做”的,腾讯什么软件都做,小米什么硬件都做。今天,另一玩家入场对直播市场的格局恐将带来更加直接的改变,那就是微博。3 微博:借助明星再攀新高微博日前联合秒拍推出一直播,大举进入直播领域。在明星名人领域的巨大优势,则有望帮助微博再次胜出。目前明星直播在微博上收看总量已经超过1亿次,“国民老公”宋仲基在北京举行粉丝见面会,更是吸引了1100万人次围观,点赞达到2900万。明星是移动直播应用吸引用户的关键。李晨、王宝强、颜丹晨等娱乐明星,都在不同移动直播平台进行过直播,林俊杰甚至开通了一档直播节目。直播能让粉丝走进明星生活并进行实时互动,因此也更受粉丝追捧。正因为如此,各平台都不遗余力地邀请明星进行直播,以期快速提升人气,吸引用户的参与。作为明星和粉丝互动的首选平台,微博也成为明星们最钟爱的直播阵地。李冰冰、黄晓明、宋仲基、周迅、蒋欣、李宇春等都在微博进行过直播,蒋欣生日这天在微博向粉丝直播“庆生”,30分钟的两段直播内容吸引了817万人观看,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14.9万,点赞数高达3332万。5月13日贾乃亮在微博直播和宋仲基的对话,15分钟内吸引了730多万人观看,最高同时在线人数更超过180万。与其他移动直播应用不同,微博与明星已经形成了良性的互利关系。大部分娱乐明星都在微博上拥有稳定的粉丝群,微博则给明星和粉丝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方式。同时,微博在明星的个人宣传和形象管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都使明星对微博产生了更大的依赖。微博直播使明星和粉丝的互动体验更好,弹幕、赠送礼物和打赏等互动方式,则更加拉近了明星和粉丝的距离。在前几年的“微博大战”中,新浪微博即凭借明星优势突围。更早的博客大战中,新浪也以名人博客一马当先。虽然明星会在多个平台进行直播,但微博作为一个综合社交平台,显然能给明星带来更大价值。借助明星效应迅速积累人气和吸引用户,有望让微博在直播领域尽快确立优势。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