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凑了3万元开动画公司“两点十分”,熬了9年,这个技术狂获得数千万元A轮投资

    热点聚焦 2016-05-23
    “两点十分”是一家涉及外包、制作,以及IP孵化的动画公司,坐标武汉。2016年3月,获得峰瑞资本A轮数千万元的投资,创始合伙人李丰主导投资。“两点十分”的创始人兼CEO王世勇是一个资深的动画从业者,“技术狂”。2007年创办“两点十分”后,做过技术培训(首批员工几乎全部来源于培训的学生)、动画外包、漫画IP孵化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他还带团队创作原创的动画短片,尝试艺术化的CG绘画技术。这家创办了近9年的动画公司,为什么会突然获得了A轮的正式投资?中国的动画制作行业,真的是像大家想象中那样苦逼但又缺乏想象空间么?或许,我们在主观臆测前,都应该看看那些真正在行业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企业究竟是什么样的。十年的行业低迷导致动画行业十几年来苦逼的原因有很多,元凶大概是偏见导致的政策倾斜。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国家都认为动漫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低幼向动画能受到更多扶持。国人眼中的“动画”多是如此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王世勇说,大学生入行之后,随便搞几个剧本就可以投入到行业中。只要拿到补助,就算没人看,没人喜欢也没关系。政府买单,总能拿到钱。对动画产业来说,那是一个相当盲目的时期。很多公司做的,就是策划低幼向的项目,拼产量,拿补贴。有节操的公司会追求一下画面,大多数公司都是浑浑噩噩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0左右。“技术狂”决定创业对2007年创业的“两点十分”来说,他们没法直接拿到项目做原创,所以整个公司先做了亿卓智库动画制作技术的培训。这里要补充一下王世勇的个人背景。他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在外面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做模型,后来又有渲染和灯光。2006年开始,王世勇在上海文广旗下的幻维数码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给当时的“炫动卡通”频道做动画,承接英国和台湾的动画项目,做专业的视觉效果、模型、材质和渲染等。不过,王世勇对于动画的热情显然不止于此,他希望参与到更多的产业链环节中,而不只是以技术为生。2007年5月1日,他选择离职。6月份,说服了两个朋友一起回武汉创业。刚创业时,只拿了三万元,买完电脑、交完房租,竟然马上就面临“断粮”的局面。再加上当时严峻的动画创作环境,所以“两点十分”就开始了上文提到的培训业务。王世勇说,自己也曾算是业内的“技术名人”。所以参加他们培训课程的人还挺多。一方面,“两点十分”几乎是从无到有,把除音乐之外的整套三维动画制作流程交给学生;另一方面,8个月的学费只要8500元,在当时看来也算是“业界良心”了。其实,做培训除了保证创业之初的收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潜在的员工”。王世勇说,“两点十分”最初的员工几乎全部来源于培训课程的学员。培训陆续做了3年,公司已经有了很多员工,王世勇就把这块业务交给了培训机构。“两点十分”开始涉及动画制作的外包业务。外包磨练出的团队外包的第一目的当然也是赚钱。不过王世勇还有更深的考虑,那就是磨练团队。动画是一套完整的流水线操作。既然如此,就要求团队之间有很好的磨合度以及完善的流程。“两点十分”之所以能够在日后成为一家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正是因为他们对于动画流程的专业认知。王世勇会去日本学习对方动画产业的工作方式,他举了一个例子:国内做动画时,会由一个画师负责一个人物。但日本会由两个画师完成:一个人做表情,一个人做动作。《KILL LA KILL》人物设定及表情制作之所以要这么分工,是因为动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做表情的人,需要思考如何用表情的细微变化传达情感。而当人物没有表情的时候,就要用动作来表达情感。通常只有非常精细的动作才能传达出合适的情感。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技能。王世勇说,外包工作给公司带来的变化,主要就是技术、流程以及生产方式的优化。他们在2010年到2014年之间承接了大量动画制作工作,包括一些在电视上播放的热门动画作品,还有一些没有播出过的动画短片。孵化原创IP是未来回归初心,王世勇创业的目标还是为了原创。他们团队每年都会做一些原创作品拿到国外去评奖,像是他自己做的《Classical Girl》(古典女孩)。王世勇的原创作品《Classical Girl》被收录到CGTALK年鉴EXPOSE72013年,整个原创动画的大环境因为政策重视开始回暖。“两点十分”自身生存已经不成问题。于是,他们成立了漫画工作室,希望全面进入到原创IP的孵化中去。其实,漫画和三维制作完全是两个行业了。王世勇坦言,漫画创作故事比画面更重要。开始做漫画IP后,有三个最明显的区别:1、网络漫画是周更的。网友会评论“哪里好,哪里不好”,这样很容易造成作者的心理波动。2、所有人都是“周更”,“两点十分”就去做“周双更”。翻倍的产量要求他们对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3、要开始考虑故事题材。当时,市面上的作品都以血腥暴力为主,“两点十分”在不断尝试中,决定去做英雄题材的作品。最终,王世勇还是收获了成果。“两点十分”孵化的英雄题材漫画《银之守墓人》在腾讯动漫平台连载,总点击数破6亿次。今年3月份宣布动画化,由绘梦动画日本团队制作,将于2017年播出。《银之守墓人》动画化决定,2017年上线未来,“两点十分”的目标其实是能够完成从IP孵化,到动画制作的全部工作。为了更加贴合主流动画受众的审美习惯,他们已经掌握了“三维转二维”的技术。顾名思义,也就是用三维建模,再用二维贴图。王世勇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所有的二维团队在将来都需要变成三维。“三维能实现标准化。模型做好了,永远都长这个样子。不像二维,需要付出用大量人工绘制来保证画面不走形。”九年来获得的首笔正式投资创业将近9年才第一次正式融资,王世勇说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峰瑞资本觉得,“两点十分”有不同于其它动画公司的地方——不是只靠情怀来做动画的。如今太多的动画公司只是靠老板拍脑袋来决定项目。没有评估,没有明确市场需求,也不知道技术是否成熟。“两点十分”在外包时期积累的经验和创作方法,让他们养成了关注市场反馈的习惯,而不是随性地发挥“灵感”。第二个原因,王世勇认为是因为李丰和自己很像。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他们都是工作狂。李丰可以每天只睡5小时,一天去几个城市聊项目。王世勇除了看电影之外,只对做动画有兴趣。两个工作狂,几乎一拍即合。这次A轮的数千万人民币由峰瑞资本独投。王世勇说,融到的钱除了用在革新技术和孵化IP上,“两点十分”也会去投资一些小的团队,特别是那种专注在细分领域的公司。这个创业快九年的动画人,终于等来了真正实现创业初衷的“黄金时代”。
  • 高校创业教育硬伤在哪里?不可不知的最新调研

    热点聚焦 2016-05-23
    当高校被日益壮大的创业大军推着涌入创业潮流之时,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否了然于心?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美国普渡大学副校长迪巴·杜塔近期就抛出了这样的疑问:创业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做? 15年前,当第一波美国高校创业大潮首度掀起,杜塔校长负责了一个全新项目的筹备,将工科与商科结合,把在校的科研人才培养成商人。新项目进展得较为顺利,杜塔校长发现通过给工程学院学生教授商学院知识,学生的确掌握了如何将研发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但是,他同时发现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一个重大的疏漏——只关注创业却忽略了创新。  要知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何来创业,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用SYB讲师杜塔校长的话解释,创新是创造新的价值,创业则是实现这个价值。不幸的是,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几乎都在教授学生创业,比如学些商业理论、客户心理或者销售技巧,而创新教育却是盲区,没有“如何创新101”这样的课程存在。如若没有创新的基础,创业的发展必然难以为继。创新可以传授吗?  那么,在创业教育已初现模型之时,创新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带着这样的疑问,杜塔校长首先查找相关论文和研究,结果发现根本没有人研究这一课题。总是要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杜塔校长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始了创新教育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分为3个模块:访谈、工作坊及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先后共深度采访了60位不同领域已小有成就的创新者,例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西等。之后,60多名来自学校、企业及政府机构的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建树的专家参加了为期两日的工作坊,集体探讨研究团队在访谈创新者时收集到的信息。在多位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调查结果被系统地整理出来,论文最后在国家学术期刊发表。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研究再次证实杜塔校长的论点,创新的确不能像数学或者写作那样上几门课就能掌握,现有的高校创业教育更是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杜塔校长却发现了左右个人创新能力发展的三大要素,具体说来它们是:  技能。调查发现创新者通常具有创造性、好奇心、对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他们还极为“胆大”,喜欢接受挑战并愿意承受失败。此外,他们还具有良好的口才,能够对客户和投资人清楚地阐述自己的产品理念,并且在团队内部与同事进行有效沟通。杜塔校长表示,创新同时也是团队协作的过程,为此沟通交流能力不容小觑。  阅历。创新者在学校或者初入职场时往往都有“榜样”指导和领路,同时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般不被条条款款所拘束,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被另眼看待而是被鼓励去进一步探索。创新者还表示他们在校外的实际工作中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团队合作经验皆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另外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与其他领域的同事合作时学到另一领域的新知识,这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环境。环境是创新者技能与阅历的培育土壤。参与调查的创新者纷纷指出开放型办公室更利于同事间交流沟通,他们时常在讨论中擦出创意的火花。那么,高校的讲师智库实验室、创客空间或者创业中心皆可以借鉴企业中开放空间的做法,避免将学生封锁在独立的空间中。调查还发现,创新者极为看中所处环境的价值,他们认为创业环境对个人创新的影响等同于儿童成长环境对其成才的影响,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环境直接决定着创新的成败。推翻现有的教育?  当然,此次创新调查得出的结果远不止这些,杜塔校长只提炼出最精要的部分与读者分享。出于学术严谨性,一次调查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杜塔校长表示在创业创新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上,未来还需要更多更完善的调查为高校提供更多参考。针对此次调查所得结果,美国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有的教育体系必须被推翻重新洗牌。在这一点上,杜塔校长却持有对立的态度,他认为我们必须从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首先要经过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改革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整改、完善现有的大学课程;二是自上而下系统地调整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环境及思考问题的固有模式。那么,这些调整和改变具体应该如何实施?杜塔校长给出了几条建议: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加强体验式学习。受访创新者表示工作经历塑造了其创新能力,为此学校要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课外实习,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机会。在学校内部可以积极建立创客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工作经验。比如,普渡大学近年来筹建的“工程项目为社区服务”便是一个典型的体验式学习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创造创新能力,为社区里的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人群设计个性化的辅助仪器,并帮助他们适应新仪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但需要调动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还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人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杜塔校长表示,学校领导一定要极力支持此类项目,由上而下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教导他们勇敢面对失败。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改进现有课程。高校可以适当改进现有的工科类课程,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应技术时可以顺带介绍下它的诞生背景,让学生了解需求与创新间的巧妙联系。另外还可以介绍发明者的个人成长故事,使学生可以从发明者的经历中有所感悟。值得指出的是,教师不要只介绍成功的创新案例,要让“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念深入人心,劝解学生不要畏惧失败。麻省理工学院有一门以创新而闻名的化学课,任课老师多兰·萨多薇在讲授化学知识时还会介绍其诞生历史、文化背景、失败案例等人文学科内容。萨多薇教授在她的教学大纲上写道:“这不单纯是一门化学课程,而是以化学为中心、围绕化学的人文、艺术、人类学的复合型课程,你会学到创新是如何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选择是门学问,筛选问题要有方法。发现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被看作是创新的关键。因此,要教导学生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进行头脑风暴。对于这个难题,受访的创新者建议学生从个人最感兴趣的领域着手,同时参考这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区域,这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学校可以带领教师探讨发现问题的方法,将所得结论编写成指导方针,学生可以根据战略准确地找到创新切入点。找个典型来学习  正如文中开头杜塔校长所讲,创业可以被教育,而创新则不能,创新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庆幸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创新能力的提高方法变得有迹可循。但是,如何证实杜塔校长所提出的建议行之有效,莫非要找研究对象进行案例追踪?实际上根本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已有现成的成功案例——斯坦福大学。这个被誉为“创业的高校”曾出过太多传奇,根据斯坦福大学2012年的一项统计显示,目前美国有近4万个运营良好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所创,或者诞生于斯坦福校园。此外,四分之一的斯坦福在职教授有过至少一次创业经历,谷歌、雅虎、Instagram、LinkedIn都跟这个创业校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所创业大学的成功案例值得世界各国高校借鉴。  那么,斯坦福大学是如何印证杜塔校长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呢?创新首先被创业环境所影响,斯坦福大学里则处处洋溢着创业文化。斯坦福设计学院、创客空间、创业中心、各类创新实验室、校企合作交相辉映,为在校生提供了太多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学生的阅历自然而然地积攒起来。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文化还表现在鼓励教授创业,所有教授可以申请两年的“创业假期”,这表示他们有两年时间可以离开校园投身企业,无论是组建自己的公司还是服务于已有企业,教授们可以过足创新创业的瘾。“教授不教学反而去创业”的做法看似不合规矩,但学校却看到了“创业假期”的潜在利益,因为创新来源于实际,教授只有走出校园才能真正看清社会的需求,而这些经验和阅历在教授回到校园后可以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紧跟实际、发现问题。与此同时,教授的引导很关键,只有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导师才能给想创业的学生更好的指引。  当身边同学、室友、任课老师、导师纷纷置身于创业的海洋,校园中处处可以听到创业的讨论、对新事物和新科技的探讨,这样的环境让学生不懂创业、不想创新都难。当然,斯坦福大学不单单是计算机和工程学科的创新创业天下,其他人文学科也雨露均沾。为了创新的更好发展,也为了带动学校的人文学科,斯坦福大学积极开展跨学科课题的开发与研讨,让工程学院学生与人文专业学生一起参加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早在2014年年初,斯坦福大学宣布批准设置计算机科学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音乐两个联合专业,探索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科学(简称CS+X)相互交融的独特学习体验。在这个创业大学里,人文科学专业并非“二等公民”,学校将“实用性”奉为创新的首要要求,而生活不是由简单的钢筋水泥般的机器构成,新科技的诞生更需要人文关怀。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环境、阅历、技能被杜塔校长看作是创新的三大要素,从斯坦福大学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要素的存在。麦可思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基本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时间管理、谈判技能、学习方法、理解他人和协调安排。这些创新创业者所必备的职业素养需要从校园中开始培养,有了杜塔校长的调研结果和斯坦福大学的参考,我们的高校不妨思考自身在创业教育的改进之法,将这些行之有效又不难执行的措施推广开来。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半成品外卖这事,在美国是门大生意,但在中国....(商业模式浅析)

    热点聚焦 2016-05-23
    文/何姗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在2014年前后,中国的半成品净菜开始在北上深这三个一线城市出现端倪。当时,明显地借鉴外国经验的有之。2013年11月创业的“暖食”和2014年1月创立的“新味”,分别位于北京、上海。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暖食”当年主打的是明星主厨设计的独特菜式,比如一般家庭很少接触到的鹿肉搭配玫瑰酱汁,创始人刘志强希望借此形成一个厨师的平台,吸纳更多专业厨房的力量提升家庭烹饪的精致程度;而新味虽然不主打厨师明星,但经过精心设计的网页同样提供的是偏向西式的风味,食材也号称和五星级酒店同源。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进入2015年后,暖食不再主推明星厨师,它开始试图和众筹、电商合作,比如通过京东众筹的集群效应,以较低的进货价格让更多家庭可以尝试到龙虾等较为昂贵的食材,或者家用电器品牌合作希望让设备和食材可以打包进入家门;而从去年8月开始,新味做起了便当外卖,人均不到30元,可以直接微波炉加热食用。(资本市场愈加保守,暖食这类锦上添花的生活方式创业纷纷遇到降温期)2015年的股灾之后,资本市场愈加保守,这一类锦上添花的生活方式创业也纷纷遇到了降温期。2016年3月21号,新味的主页已经贴出了停业通告,而暖食也进入了收缩调整的阶段,目前只是维持着现有用户群。这些人均七八十元甚至更高的半成品净菜包,被发现并不是一条可行之路。他们都在自建或希望租用小型中央厨房生产,产能有限,这也和用户数量并未经历明显增加有关。两家的菜品虽然精致,却不完全“傻瓜”,“厨房白痴”仍然会束手无策;不少倚仗烤箱的菜式,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很难操作。最主要的问题是,“城市白领们在忙碌之余重拾生活美好认真做顿饭”被印证是意淫出来的需求。不会做饭的人,无法靠情感的渲染而走进厨房。在这背后,其实是中西餐的差异性。对于中餐,有七分案板三分火之说,中餐的门槛,是从采买、切配一路贯穿到烹饪的,土豆丝有它最佳食用的宽度,而要均匀地切出这个宽度,需要大量练习累积。因此,净菜包在中国似乎需要寻找另一条路,进一步加工,以及进一步亲民——不论是价格上,还是菜式上。 与暖食、新味差不多同期出现的,还有活到今天的青年菜君。和前两者不同,青年菜君最开始提供的是在地铁站自提的家常菜净菜包,均价16-17元左右,有补贴时一份荤素搭配的菜式不足十元。他们的起步是回龙观地铁站周围居住的白领们,它比暖食、新味的身段低了不少。 (青年菜君最开始提供的是在地铁站自提的家常菜净菜包,均价16-17元) 菜式上,青年菜君在去年4-5月进行了国民晚餐调研,讲师智库搜集了500家中餐厅的20000多道菜,希望从中分析出大众晚餐的口味偏好,为其提供升级版的家常菜,也是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青年菜君开始在家常菜中添加一些更异域的风味,比如泰式、日式的菜肴。这些年轻的用户们对于原有家常菜的新鲜感流失极快,他们甚至觉得特色食材每个月推出一次的频率都太低了,所以任牧将食材上新拆分到以周为单位。青年菜君的发展是不断趋近用户、满足他们瞬时需求的轨迹,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极其重的投入。因为没有寻觅到合适的加工工厂,他们干脆自己在通州建了一个3000平米,拥有加工、储藏、一次分拣等功能的大库,它有日本进口的洗菜系统和滤水设备,也能保持10度的低温加工环境。 2015年伊始,随着运送区域的拓展,每个造价两万左右的自提柜也陆续进入160多个地铁站和社区。但这些都成为了学费。(青年菜君的大库占地3000平米,拥有加工、储藏、一次分拣等功能)去年7月开始,青年菜君通过和第三方物流的合作,让半成品净菜直接送货上门,而非用户自提,力图缩短购买和使用场景之间的距离,因此这些自提柜在和宅配并行了三个多月之后开始悉数撤销,因为它们的辐射范围只有750米——没有人愿意步行十分钟去买菜,在小区多数已经配套了菜店的基础上。 取而代之的则是“前置仓”,它们会将大库运来的产品进行二次分拣,再由第三方物流运送到家,就像一个辐射3公里左右的外卖餐厅一样,这项服务的出现得益于去年外卖补贴大战之后下压的成本。但仅仅宅配,距离用户还是不够近。目前菜品需要提前一天预定,这就意味着半成品净菜对于使用者有一定排他性,只有工作相对稳定的行政、财会从业者,或者家里有孩子的年轻家庭,才会有相对规律的用餐时间,可以提前一天计划好就餐安排,他们也是目前青年菜君主要客群。而任牧在今年要做的,是将配送时间缩短到两个小时。 半成品净菜这件事情,对于加工空间、人手、经验齐备的餐饮企业来说,也有一定的诱惑力。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北京老牌烤鸭连锁金百万曾经就推出过名为“筷好味”的半成品净菜服务,和之前提到的所有品牌一样,都是针对家庭用户。但是最终发现,用户复购率不足1%(即一个月复购次数不到一次),没有消费习惯可言。邓超认为半成品解决的是痒点,而非痛点。 (“筷好味”的半成品净菜服务用户复购率不足1%)于是,半成品净菜包在邓超这里又走了一步,进化到“准成品”,即经过断生处理的食材包。与之相配合的,则是他们研发出的智能锅。八十多到菜品被转换成为算法置入系统,只需要将准成品倒入锅中,按下按钮,即可完成有锅气的炒制过程,邓超认为这比蒸炖型的工业烹饪方式更加美味。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任牧和邓超都认为,半成品净菜的天生一对,就是智能家电。因为很多时候让先烈们倒下的不是仓储和冷链的成本,而是用户的迟疑不前。复购率是这些企业活下去的唯一方式,而如何撬开用户的消费习惯,是复购率的前提。智能家电和半成品净菜如果能有相辅相成的功能设置,那么便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加场景化、浸入式的体验,让半成品净菜这个新鲜事物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步入生活中去。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所以,如果说青年菜君式的食材包可以解决采买、切配的技术门槛,那么金百万则希望通过准成品菜和智能锅解决烹(准成品菜)和调(智能锅)的技术门槛。  (金百万希望通过准成品菜和智能锅解决烹和调的技术门槛)这个组合被金百万的邓超分成了两个端口,针对家庭用户的C端,目前只先期培育了7000个种子用户;因为外卖市场的火爆,这个组合在金百万的B端,也就是自家和合作商家的外卖上,却被用得风生水起。2011年试水外卖“百万在线”、2012年尝试半成品净菜,金百万就一直在寻找转型的方向。在去年,金百万推出了U味儿,它其实是一个独立运营的食材包的提供方,外卖平台上可以看到十余家以“U味儿”为名的商户,提供的正是这些食材包加工的午餐便当。现在一共有一百多个餐饮门店(其中三十多家为金百万自家门店)加入了这个行列,购买智能锅和食材包来制作外卖菜品。此时金百万门店则完成了功能升级,进一步释放闲置产能,变成白天提供餐饮服务、晚上加工食材包的复合业态,成为U味儿目前的主要生产方。 (金百万的午餐便当——番茄鸡蛋炖土豆饭)除了直接送上门的外卖便当,智能锅+食材包的组合还被金百万在不同的情景下试用过,比如他们曾经和好邻居便利店合作,生产出熟食区中的盒饭;也和大型企业合作,中午有师傅携带智能锅和食材包直接在办公室现场加工工作午餐。而今年,邓超的计划是推出智能锅2.0版本,将菜谱“放飞”到云中,让更多菜谱提供方为智能锅的程序创造多样性,超越系统内置程序的限制,不过我想这可能要等外卖的热潮稍微降一降的时候。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直到今天,中国还没有一个半成品净菜提供方能够培养足够大的用户群体和足够强的消费粘性。SYB讲师金百万目前的家庭用户为7000人,而青年菜君目前的日单量在一两千之间(每单平均含3.5个菜式),它们的消费者月复购率基本都停留在4%左右(一周一次)。这一切让我们觉得,半成品净菜对于消费者来说,目前更多是尝试,而非习惯。在这些企业的周围,我们看到了永辉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也出售着半成品净菜(但它并不是重点推广项目),看到了“回家吃饭”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外卖,看到了便利店在即食产品上不断迭代进化,也看到了外卖平台上做得更精、效率更优的商家。在培养消费习惯这个最大的门槛之外,它们都对半成品净菜形成包夹。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因为和三万亿的餐饮市场、一千六百亿的外卖市场相比,在家吃饭的市场,有八万亿。它值得更多的人为之前赴后继。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谷歌全新iOS键盘Gboard的十大酷点和四大槽点

    热点聚焦 2016-05-23
    一开始,当你听说谷歌开发了一款iOS键盘应用,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奇怪?但是如果你大多数时间都用在iPhone的聊天App上,就会发现其实Gboard这款键盘非常有用!我们知道Gboard键盘自带了一个谷歌搜索条,这样亿卓智库用户无需再切换到搜索应用上,就能直接搜索、分享链接。实际上,这款键盘应用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有这一点。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款iOS第三方键盘,感受一下它有哪些另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吧。首先,十大酷点:一、就目前而言,谷歌还不会记录用户输入内容,确保隐私事实上,第三方键盘应用出现在iOS系统上已经有大约一年半时间了,在此期间,人们一直非常担心非苹果原生键盘可能会出现隐私问题。现在,这种担心来到了谷歌身上,不过至少,这次还不算那么糟糕。在苹果的App Store应用描述里,谷歌把自己所涉及到的隐私问题阐述的非常清楚,谷歌表示,他们知道用户在手机上输入的内容是私人的,因此他们这款Gboard键盘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用户私人信息不会涉及隐私问题。Gboard会涉及到下面几个隐私问题:· 当你使用Gboard搜索时,这些信息将发送给谷歌(这不废话嘛)。· 匿名数据也会发送给谷歌。· 谷歌会记住你输入的单词——以此提供更好的推荐。不过,这些信息都会存储在用户设备上,而不是发给谷歌。· 其他没有了。好了,你会发现,谷歌不会把你输入的东西存放在他们的服务器,而是存在你的设备上。不过,未来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用户还不用太担心隐私问题。二、通过谷歌搜索的所有内容都确保用户隐私当你安装Gboard的时候,是不是很惊讶谷歌居然没有让你登陆自己的谷歌账号?那是因为你在Gboard上所有输入的东西都确保了隐私,和自己的谷歌质量或是在其他设备上的搜索历史数据都无关(不过再次申明的是,这种情况可能未来会发生变化)。三、“歌”赐给你强大的Emoji搜索功能好了,前面两个问题四不四让你感觉有一丢丢沉重?现在我们就来说点有趣的东西。用过emoji表情的人都知道,当你储存了大量表情之后(比如超过1000个),找一个合适的表情是不是很费劲?手指一页又一页的滑动屏幕,像个原始人。有了Gboard,你只需输入Emoji图标,然后点击谷歌搜索条,就可以找到你需要的表情,而且速度很快哦!更重要的是,你搜索表情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切换键盘面。四、还有提示输入Emoji表情!很明显,谷歌在表情符号上下了不少工夫。用户输入表情字符,Gboard就能给你推荐相应的表情符号。比如你输入“·o·”,这款键盘就会推荐让你切换成相应的表情符号,类似的还有“钥匙”,“接吻”,等等。五、当然啦,少不了GIF动图一款2016年发布的第三方键盘,怎么能不支持GIF动图呢?谷歌键盘的GIF功能真的很炫酷。点击“Emoji”图表,然后选择“GIF”标签,就能搜索或选择一个标签浏览。一旦你找到了想要发送的GIF动图,Gboard就会把它复制到剪切板上。此时你所要做的,就是点击输入框,然后黏贴发送即可。(没错,没几款第三方iOS键盘能够做到轻松发送GIF动图,但谁让这就是谷歌呢?)六、Gboard的外观设计,就像苹果原生键盘一样还有其他令人惊艳的地方吗?iOS版Gboard键盘一点都不像安卓系统上的谷歌键盘,它的布局,它的颜色,几乎和默认的原生iOS键盘一模一样。笔者个人非常喜欢,这让我在使用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它是一款Gboard。还有一点要提到的是,Gboard使用的是谷歌的Robot字体,虽然笔者觉得不错,但是对于一些字体怪咖们来说,说不定会让他们抓狂。七、其实最重要的是,谷歌在你的键盘里了Emoji搜索和GIF支持都很酷,但是真正让Gboard显得超凡脱俗的,其实是它支持谷歌搜索,而且是在键盘里实现的!点击“Goog·e”按键,推荐条立刻就会变成大家输入的谷歌搜索框,此时只需输入你想要搜索的内容,点击“搜索”按键,键盘就会显示出搜索结果。这些搜索结果都是以“卡片”形式出现的,也便于阅读。根据你的搜索选择,在键盘上就能找到对应的结果,谷歌的智能卡片,YouTube视频,还有网站链接。当你点击选择了某个搜索结果,网站链接就会显示在文本输入框里。此外,如果你需要的话,还可以直接复制这些卡片内容。这个功能对于内容分享非常有帮助,因为通常在聊天输入时的最大问题就是分享图片或类似的内容。有了这个功能,一切都会变得无比坚定。在谷歌键盘上,分享链接变得异常顺畅。八、手势输入就像SwiftKey和安卓谷歌键盘一样,Gboard也支持手势输入。我无法想象在iPhone P·us上使用这个功能,因为P·us太大了,一只手很难抓住,所以使用手势输入很不方便。但是在iPhone 6s和iPhone SE上,这个功能还是很有趣的。九、输入法自动猜词虽然这款键盘推出时间不长,但是很多用户都表示输入推荐和自动猜词功能非常棒,目前还没有交差的使用体验。十、Gboard还支持类似光标移动的3D Touch功能你可以在键盘上按的用力一些,然后移开你的手指,在周围改变光标位置。虽然Gboard无法做到完全相同的功能,但是它能够让用户向左向右移动空格键,继而达到相似的效果。最后是四大槽点:一、目前只支持美国地区和英文版本想要下载这款应用的用户,最好新创建一个iTunes账户,然后把地区选择为美国,否则无法下载这款应用。此外Gboard仅支持英语语言,还没有其他国家的语言支持。二、不支持谷歌的Epic语音识别系统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iOS系统内置的语音命令功能毫无用处。而谷歌的语音识别只能在安卓,谷歌搜索,和Goog·e Docs里使用,虽然很多用户希望这款键盘能够支持语音识别,但现实很残酷,因为苹果不会允许第三方应用使用他们的麦克风。三、没有夜间模式你是不是也感到很意外。四、第三方iOS键盘的诅咒就像谷歌键盘无法访问麦克风,实际上,在苹果设备上,它也有很多事情做不到。比如它无法访问选取文字,无法访问密码框,也无法使用默认键盘弹出功能。不过最后要说的是,上面提到的这四个问题其实不是Gboard键盘的问题,所有苹果第三方键盘都会存在这种问题。如果你已经使用了这款键盘,不妨也来谈谈你的使用体验吧。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