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税局长:税改很难做到同一时间段内所有企业税负都降低

    热点聚焦 2017-01-13
    国税局局长王军表示,2015年的税收增幅6.6%,相比之下,2016年税收增幅下降较多,实施减税政策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营改增整体减税的同时,仍有少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税负上升,税制改革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内所有企业税负都是降低的。亿卓智库
  • 小程序开发者的焦虑与期待:微信新物种和APP如何差异化定位?

    热点聚焦 2017-01-13
    2017年1月9日凌晨,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甫一发布,便引发互联网从业者圈的关注热议。有微信公众号的例子在前,微信小程序的吸引力无需赘言。从概念提出到正式上线,微信小程序耗时一年,在这一年里,各路开发者摩拳擦掌,希冀从这个微信新物种身上,获得助益业务的魔法。上线四天后,尽管与最初爆发式的传播效应相比,外界对微信小程序的关注热度已经有所降温,但真正希冀通过小程序扩大市场的开发者却依旧紧张。这是一个有着诸多限制的新战场,即使是微信,当下选择做的也只是努力划好边界、制定游戏规则以让玩家尽力发挥所长。开发者们无任何先例及指导可循,一切因未知而显得似乎有些盲目,又因盲目而带有更多新鲜感和刺激。毕竟。互联网世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事物了。发令枪响1月9日凌晨零点二十五分,微信公开课推送了一条消息:一月九日,一年之约。这是小程序正式上线的宣告,也是众多小程序从未发布状态到已发布状态的一声发令枪。随着小程序正式上线,各式开发者开发的小程序得以出现在用户面前,被发现、被使用、被分享、被评论。三个多月前的2016年9月22日,小程序开放内测,首批测试名额在200个左右;11月3日晚间,微信小程序开放公测,开发者可登陆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开发完成后可以提交审核,公测期间暂不能发布。这些时间截点的存在,让不同时间入场的开发者拥有不同的开发时间,但在公测期间暂不能发布的规则下,开发者们实际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第一批出现在用户面前的小程序们背景不一,有些为上线做了周全安排,有些则显得相对放松。上线半小时内,试用并点评各类小程序成为各个微信群的讨论重点,已有广泛品牌知名度的应用此时发挥了它们的品牌优势,成为最先被用户想到试用的那一批,更多小程序通过微信的社交关系实现对外传播。自由较量猫眼电影在小程序开闸初期便被用户较多的提及,它是小程序内测首批200名中的一员,而猫眼显然对小程序上线也做了充分准备。猫眼电影是为数不多提供了福利运营的小程序。用户在2017年1月9日到2月28日首次使用猫眼电影小程序,均可拆福袋领红包;在1月9日到18日期间的每天10点,还推出了抢9.9元特惠票的活动。猫眼公司旗下共开发了三款小程序,分别为猫眼电影、猫眼演出赛事以及猫眼票房,猫眼电影产品副总裁徐梧是猫眼旗下小程序的负责人,他对腾讯科技表示,猫眼旗下小程序力图实现大部分猫眼APP的服务,还没有实现的部分也在陆续开发中。根据已有反馈,猫眼小程序收到了比较多的正面评价,但徐梧并不轻松,上线后猫眼小程序仍在进行修改,一天会迭代很多版本。同样在第一批内测名单内的艺龙,在小程序上也投入了很多资源,在小程序上线的第一时间,艺龙就迅速推出了小程序演示视频。但并不是每个开发者都采用这种玩法。小米生态链旗下的小蚁科技占用数名技术人员几天的时间开发了小程序,并在小程序正式上线前两天才向微信提交审核。幸运的是,他们提交的小程序在小程序开闸当天便得以通过审核并上线。作为一家主要研发、生产运动相机、智能摄像机的公司,小蚁科技原有APP提供的许多功能,需要后台计算能力的支撑,而小程序力求轻量,因此小蚁科技推出的小程序只提供了他们最新研发的一个功能,一款类似Prisma的人工智能滤镜,但深度学习的是中国传统绘画。这个名叫小蚁AI艺术的小程序在上线24小时内获得了3万多的使用量,近20万的使用次数。对于没做任何付费推广的小蚁公司而言,这个数据让他们感到满意。回归原力无论是对于准备充分的猫眼电影,还是对于轻松上阵的小蚁科技,摆在开发者面前的问题,不是如何开发一个小程序,而是怎样让更多人使用到小程序。事实上,开发一个小程序并不难。丁香园旗下的小程序丁香医生+只耗费了一名前端开发人员七天时间;同程旅游小程序由于包含机票、火车票、酒店、景区、门店等业务,并要打通现行订单和会员,开发耗时稍长,为一个月。整体上,随着小程序已经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接口和开发能力,开发有趣、有用的小程序的技术限制已经很少。限制并不在技术上。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张小龙现身并明确了小程序的几大规则:在微信没有集中入口、不会推出小程序商店、没有订阅关系、不能推送消息。小程序严格恪守了这些规则,为了避免初期失控,微信甚至屏蔽了识别小程序二维码的功能。这意味着,用户接触到小程序,只有分享、扫码以及搜索三种方式。主动权被交到用户手上,开发者的推广空间极其有限,但开发者对此并不悲观。在微信对产品的把控下,更多开发者把核心能力放在产品的原始竞争力上来。丁香医生把获得更多小程序用户的方式总结为,“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靠优秀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徐梧持有类似看法,他认为真正效率最高的用户获取方式,是在社交中的口碑推广,由用户决定用户需要什么。当去掉了一系列的官方运营,将小程序获得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换给用户,实际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好。延展边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提供的有限的小程序触达方式中,扫码是被其提倡的接入方式,这意味着,线下是一个可待开发的触达场景。O2O企业及在线旅游公司们对此拥有天然优势,凭借强大的线下团队,一些公司已经在线下铺开二维码的投放。目前携程已经在机场、火车站等地完成了对于小程序的布局;驴妈妈门票预订小程序的二维码将会铺设在景区门口;而同程旅游除了上述场景之外,还涉足了各大景区和全国体验店,比如,目前同程旅游超过300家直营体验店已经全部完成小程序的铺设。艺龙的线下铺设策略已经在制定和推进中。具备与在线旅游企业一样的强大线下能力的还有O2O公司们。猫眼小程序的二维码已经出现在了电影院的电影海报和易拉宝上。“我们会在猫眼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景内做好线下布局,提供无缝对接的良好体验。在用户需要的地方,猫眼小程序能够快速地提供服务。”在小程序上线的第三天,微信官方给出了小程序的示例,也把重点放在了线下。比如公交站台的小程序,扫一扫即可知实时公交信息;KTV的小程序,扫完便可点歌;医院的小程序,扫完可以挂号;加油站的小程序,扫完可以快速充值加油卡等。线下是一个蕴藏着更多小程序机会的市场,而对于纯线上公司而言,小程序对线下扫码能力的强调,除了迫使他们更加专注优化产品,通过口碑传播外,发现线下 O2O 的扫码场景以获得增长也将成为触达用户的新路径。寻找平衡另一个横亘在人们心中的疑问是,当小程序能提供APP的功能后,小程序与APP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猫眼的答案是,微信小程序和APP分别面向的是不同的用户群和使用场景。根据猫眼的设想,对观影频次比较低的用户,无需下载猫眼APP,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小程序完成购票。对于观影频次比较高的电影爱好者,他愿意花时间沉浸在猫眼电影的更多内容中,则用APP较为合适。在徐梧看来,“小程序对APP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和复制,而是扩大了猫眼电影的服务半径。”丁香医生认为,从获取用户的角度上讲,很多APP都提供微信注册登录,获得用户也会依赖微信这样的平台。从产品上讲,小程序和APP本身是不冲突,甚至是互补的。“目前来看,小程序在降低APP下载成本的同时,提供工具类的轻量的功能给用户,扩大自己的用户基数。但是更加复杂的交互,类似社区讨论这样的强互动功能,原生APP目前还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过对这个问题,一些开发者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回答。因为在开发小程序之前,他们APP的存在感并不高,小程序不会困扰APP的定位,反而能成为承载产品化需求的重要渠道。2016年7月拿到A轮融资的毒舌电影,出于沉淀用户、成为中国影迷第一入口的想法,在2016年底推出了自己的APP,但在厮杀激烈的应用市场,毒舌电影尽管在全网拥有众多粉丝,但要说服粉丝下载一个APP,仍旧不是一件易事。亿卓智库在1月9号,毒舌电影的小程序也正式上线,由于微信提供了小程序与公众号之间的关联,这意味着毒舌电影的读者可以通过更加轻松的方式体验到毒舌电影的产品功能。与毒舌电影类似,由公众号“玩车教授”运营方开发的小程序“汽车报价大全”也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被更多人所知。对于公众号运营者而言,小程序及其与公众号之间的关联将大大节省开发成本及导流成本,提供了不错的产品化工具。对于正式上线只有四天的小程序而言,产品尚需要在平台与开发者、公司与用户的互动中逐渐打磨出更好的状态。这可能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但在微信塑造的世界里,尊重用户与规则的玩家,总是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 内容创业的模式思考: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热点聚焦 2017-01-13
    导读:昨日(1月12日)知乎宣布获得今日资本领投的1亿美金融资,内容创业的大额融资越来越多。前几天碰到一位朋友,他问我怎么看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差异,我一时语塞。这两个看上去千差万别的应用,似乎又很难说清楚两者的不同。但是对于这两者的研究意义重大,我曾经说过在移动互联网第一波流量红利结束后,内容是少数还有流量的入口。对于内容应用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思考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演变。而最近对于Costco和沃尔玛的研究,也让我对两者的不同有了一些启发。 罗辑思维:付费阅读模式以及内容的什么值得买经历了几年创业后,我认为罗辑思维越来越清楚自己真正的商业模式。当当卖书不挣钱,罗辑思维卖书却相当挣钱。电商企业需要支付很高的流量成本,而罗辑思维的微信公号粉丝就有1000万。罗振宇早期的定位很聪明:你身边的读书人。每天持续1分钟语音,既输入了内容,也保持和用户的高频互动。而罗辑思维卖书也顺理成章:身边读书的人挑选书给你。这是内容—电商的最好匹配。特别是推出“得到”之后,罗辑思维对于付费内容的模式认识越来越深刻。从最开始通过电商模式变现,到后面推出“得到”增加付费阅读模式,罗辑思维一直在追求做优质内容的平台。而且,用户清楚的知道罗辑思维的商品是什么。罗辑思维卖书,罗振宇就是一位图书的买手,告诉你“什么值得买”。而做内容付费,比如李翔的专栏订阅,罗振宇则变成了专栏的“买手”,告诉你为什么应该订阅这个专栏。许多时候,大家更愿意在罗辑思维上买书,虽然知道比去京东,淘宝买更贵一些。因为这本书是罗胖经过自己阅读给大家筛选的,通过优质内容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服务,节省时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罗辑思维,我觉得是“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 今日头条:信息分发平台+算法成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在一开始就是做信息聚合的平台。从一开始和搜狐的版权诉讼,到后来的头条号平台,可以说今日头条的基因就是将信息和内容聚合在他们的平台,然后再做二次分发。今天的今日头条,已经通过头条号,高度的掌控了上游的内容生产。内容的生产者可以在今日头条完成内容的分发。而今日头条可以对应的给作者分成。但是不同于传统新闻资讯网站,今日头条的优势在于移动端用户,更重要的是,今日头条植入了算法。用户在今日头条上使用越多,这个平台对于用户的认知就越强,从而会推荐和用户匹配的内容。这一模式,移动的场景下,各种长尾的内容,头条都可以分发到不同用户的手中。 我曾经说过互联网一定无法摆脱社交和信息资讯获取的痛点。人与人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高效,也距离更近。从时间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已经将PC互联网的2-3个小时上线,变成了24小时在线。未来互联网时间上的扩张不再可能,那只能是距离和效率的扩张。今日头条和罗辑思维本质上还是帮助用户做信息过滤。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信息不够,而是信息的过载,两者都是做了信息的过滤。差别是,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来推送内容,自己不生产内容;罗辑思维通过自身的生产和得到平台上优质作者,提供用户需要的价值。今日头条抢占用户时间,罗辑思维帮用户节省时间。消耗时间与节省时间,罗辑思维推荐模式或许能走得更长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更喜欢罗辑思维的付费推荐模式。内容付费的核心其实不是付费,而是保证用户持续稳定的优质体验,甚至去不断思索如何把用户体验做的更好。Costco的成功就在于,不断去思考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选择品质更高的商品,压低商品的毛利率,建立长期的员工文化来服务用户。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持续付费增长只是一个结果。比如Costco的牙膏,虽然SKU种类只有几个。但这是Costco严格精选的。你在付Costco会员费的时候,也获得了Costco对于商品的推荐服务。同样的,我们看到罗辑思维几年如一日的输出高品质内容,罗胖每天一条60秒的语音背后是大量阅读,思考,和人的交流等等。在增加了“得到”之后,又聚集了一批能输出优质内容的作者。付费内容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用户知道自己在哪里被“消费”了,而且平台方会不断提供更好的体验,严选更优质的商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长期“滚雪球”的模式,时间越长,用户的黏性就越强,通过口碑建立的护城河也就越强。而且从长期看,中国的中产阶级崛起是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会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但是要持续,稳定输出优质内容,非常不容易。而节省时间这个事,本身就值得付费。 虽然今日头条的模式是算法推荐,但据CEO张一鸣的公开演讲透露,用户使用今日头条的在线时长超过1个小时。从用户体验上,今日头条是一个很能“杀死”用户时间的产品。内容海量、长尾,覆盖的人群宽广。对于大而全的沃尔玛模式来说,就是零售行业的今日头条。通过巨大的用户流量,将赚取用户的“差价”部分压缩到最小。沃尔玛当年能够打败Kmart这样的竞争对手,就是依靠很薄的差价,巨大的规模效应带来采购成本的降低,以及长尾(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这个模式在今日头条上也很明显,因为有了巨大的流量,才能对于上下游有更强的定价权。同时,在通过算法将信息和用户连接的效率提高。然而一旦规模效应被打破,公司的壁垒也会快速消失。历史上,中美所有大而全的百货商场灭亡都是如此。Costco模式的罗辑思维Vs沃尔玛模式的今日头条之前在研究美国Costco好市多的时候,也给了我对于内容创业的启发。罗辑思维是付费内容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推进了“得到”之后,这种思路越来越清晰。这点和Costco的付费用户模式非常像。Costco因为绝大部分依靠用户支付的一年55美元会员费,导致不依靠赚取商品的差价盈利。公司甚至规定商品的毛利率不能超过15%,尽量多的将商品让利给用户。对于付费模式的企业来说,用户和其是在同一利益链条上,必须最大化满足用户的体验才能保持付费的可持续性。对于罗辑思维来说,由于用户开始付费,其得到平台必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亿卓智库对于用户画像来说,罗辑思维和Costco一样,都是针对中产阶级。愿意为高品质,低价的商品付费。两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严选Select模式。 另一边的今日头条,则是沃尔玛模式。从商品类别上,是大而全。虽然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将用户和最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匹配,但商品(内容)的展示还是很多。由于今日头条是免费提供内容的,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用户的注意力来赚钱。沃尔玛本质上还是赚取差价的企业,尽管其赚取的差价已经很低很低了。今日头条也需要通过广告来获取收入,甚至和能够带来点击量的内容平台商分成广告收入。对于用户画像来说,今日头条和沃尔玛也类似,都是针对底层长尾的用户。今日头条有50%以上的用户学历在高中以下,大叔大妈等都是今日头条的用户。 对比美国的发展形态上看,两种模式都能够产生优秀的企业。以用户覆盖面为核心的沃尔玛很长时间是美国市值最大的零售股。以付费用户的粘性为核心的Costco也在亚马逊冲击下,实现了10年5倍的股价增长。关键还是要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而从商业逻辑上,未来的内容和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垂直。比如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用户量比,罗辑思维虽然有1000万的用户,但仍是一个用户量很小的媒体。但罗辑思维可以提供很垂直的内容和服务:专注于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也许罗辑思维未来几年都不能上市,但不妨碍做成一家很赚钱的小而美企业。而今天大家热议的内容创业,真正做到了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其实相当少。绝大多数的内容创业,仍然是内容-广告的模式。通俗的软文,也是广告的一部分。而罗辑思维在商业模式上,已经完成了用户收费的进化。而未来的机会,除了内容和图书。100个领域,能复制100个罗辑思维的机会吗?拭目以待。
  • 今日关注(2107年1月13日)

    热点聚焦 2017-01-13
       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1.苹果iOS生态营收今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2.京东发布《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3.农村淘宝上线招聘平台“村猎”,聚焦蓝领阶层工作岗位4.小米力求在2017年实现10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目标5.联合国报告:中国移民输出全球第4,最爱移民美国             亿卓6.京东到家将关闭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7.中国市场份额:iOS跌破20% 安卓垄断80% WP消亡8.贾跃亭自曝FF91电动车售价 在200万元以内9.支付宝官方承认正在研发“小程序”,功能与微信小程序相仿                    亿卓智库网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支付宝小程序开发者工具页面的截图。支付宝新的面向开发者的平台也取名“小程序”,该板块归属在蚂蚁金服体系,使用的仍是传统前端开发技术。支付宝方面表示:支付宝从去年9月开始研发类似小程序的应用,虽然有了雏形但还在持续打磨的过程中,还需要点时间,我们也想看看市场对这个的接受程度。对于是否命名为小程序,支付宝方面表示,enable B服务C,也就是用互联网的技术、产品帮助商家更好地服务用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希望持续为这个创造价值,这个价值到底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10.传央视2017春晚首推VR全景直播距离2017年鸡年春节只剩十几天了,央视春晚也正在筹备着,日前有消息称今年央视春晚将首推VR全景直播,观众届时可下载央视客户端观看VR版春晚。若今年央视春晚推出VR全景直播消息属实,则将对VR的普及产生重要影响,VR技术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就指日可待。11.微软推出隐私管理网站,允许用户删除个人数据在多年来在隐私设置权方面采取不一致做法之后,微软如今推出了一个隐私管理网站,可让用户对其历史数据和个人信息拥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多的控制权。这个新的网络工具就是account.microsoft.com/privacy,是一个两步计划的第一步。第二步将在今年春季实施,届时Windows 10的一次重要更新将带来更细微的隐私设置。谷歌去年7月也推出的一个类似网站,供用户查看公司收集了哪些有关自己的数据。               智库12.微信朋友圈内测直播功能微信即将推出直播功能,目前已经在内测了。从曝光的截图来看,朋友圈下方出现了“朋友直播”的新栏目,预示微信将成为腾讯布局直播的一个重磅板块。不过,从“朋友直播”的命名来看,该直播不会像其它直播平台一样面向所有人。我们猜测,和朋友圈类似,只有好友才能看到你的直播,而且时间应该会有所限制。融资收购1.儿童营地教育中心“夏山国际童军会”完成了Pre-A轮融资2.儿童教育管理中心“崔玉涛育学园”完成C轮2000万美元融资3.介绍旅游城市的app“麦扑旅游”获300万天使轮融资4.汽车电商平台“一猫汽车网”将完成4亿元的B轮融资5.移动CRM“销售易”完成D轮2.8亿融资6.知乎完成D轮1亿美金融资7.电商ERP“E店宝”及旗下好多数宣布获得8000万元B+轮融资8.社会化电商平台“太火鸟”获得千万美元Pre-B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