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健康吸金业务屡被叫停 招致亏损扩大?

    热点聚焦 2016-06-30
    政策红利和流量红利双失灵风险的背景下,互联网医药正在急需新的业绩支撑点。日前,阿里健康发布2016财年业绩,截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本财年收入5660万元,同比增长90.3%;亏损1.916亿元,较上年扩大135.9%。在外界看来,阿里健康2015年业绩大跌与其唯一能贡献营收的业务被叫停不无关系。此前,食药监总局已公开叫停阿里健康的电子监管码业务,同时被叫停的还有药品第三方平台网上销售试点。阿里健康营收和亏损双双大增阿里健康将业绩下滑原因归结为:去年有一笔甲骨文的一次性付款,导致公司上一财政年度录得7040万元的一性次收益。扣除这部分之后,阿里健康2016财年的亏损增幅为26.4%,且26.4%的亏损增长主要是因为新业务推进而产生巨额支出。从公告行文抽丝剥茧可以发现,阿里健康在过去一个财年中已经明确了其业务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医药追溯体系和医疗网络。不过,前两个主要业务方向,目前都已遭遇政策风险。医药电子商务的方面,广东、上海、河北等地食药监局纷纷暂停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试点。追溯体系方面,则由于药房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关停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2月,国家局发文暂停去年1月要求药品全链条覆盖电子监管码的规定。尽管阿里健康目前已经推出能够兼容前系统的新第三方追溯平台,并被合作方抛出了涨价方案。但由于政策尚未明晰,医药工业企业和商业公司大多还在观望。而众所周知的是,阿里健康集团收入的绝大多数均来自追溯体系和医药电子商务。不过,资深电商分析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医药领域的开放预计还是一个缓慢和谨慎的过程。在他看来,市场在理解阿里健康时,不能简单地以狭义的医疗或者医药去看待它,而是应该以广义的医疗或者说大健康去看待它。医药O2O成医药电商重要发力领域南都记者注意到,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试点业务被“卡”,医药O 2O正在成为医药电商平台的重要发力领域。京东最近就已宣布正式整合推出面向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及流通渠道的“京东医药B 2 B分销平台”,以及为消费者提供自营非处方药(O T C)及健康保健产品的“京东大药房”业务。依照京东的设想,“京东医药”将联手行业合作伙伴,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切入、以药品交易为核心的互联网医药生态体系,以期重塑传统医药流通环节,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品类医疗医药服务平台。京东医药的竞争对手阿里健康,其实也于今年5月发起了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联手65家连锁药房欲共同推动医药O2O业务向纵深发展。目前,其“一分钟诊所”已在甘肃金昌落地,为联盟成员的线下药店提供店内的线上医师服务能力。此外,为了对冲前两块业务方向的风险,阿里健康还试图在医疗网络领域发力。通过家庭医生为入口、网络医院为载体、影像中心等为工具,搭建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据阿里健康负责人透露,目前,其已经面世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包括:和武汉市中心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共同建设的网络医院,已入驻北京市安贞社区、常州市天宁区等全国十几个城市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服务平台,以及联手鱼跃等智能医疗设备厂商,为消费者提供的慢病管理服务。今年3月,阿里健康宣布入股华润万东旗下万里云,开展面向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为建立医学影像数据平台未雨绸缪。这方面最新的动向是在本月22日,阿里健康正式与保定市卫计委签署《保定市网络医院合作框架协议》。此外,阿里健康也开始涉足健康保险业务。4月,阿里健康宣布协同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太平、太平人寿、鱼跃科技等企业一起成立阿里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从事互联网健康保险相关的业务。 采写:南都记者 马建忠相关医疗大数据应用或迎来政策窗口期与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试点业务待遇不同的是,医疗大数据应用则正在迎来政策的“春天”。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次意见进一步明确,将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以及医疗信息化等细分产业。
  • 汽车之家、万科的危机 情怀和资本不可兼得?

    热点聚焦 2016-06-29
    6月26日以来,汽车之家大股东易主,秦致为代表的创始团队管理层随即被清洗,而同一时间,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的创始团队,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危机,其大股东要求召开董事会,罢免管理层为首的几位董事会成员。情怀和资本汽车之家和万科,都是创始团队所代表的管理层,因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不够,遭遇被清洗的危机。在这个真实而残酷的游戏里,人们往往会更容易对创始团队抱有情怀意义上的同情,认为大股东所代表的资本家们,正在因为自己的利益摧毁创始团队一手创立的梦想。但实际上这是一对相辅相生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资本的支持,更多创始团队甚至无法实现最初的梦想。有时候资本看起来是个恶人,但更多时候它成为“救世主”的意义又被无限忽略。古今中外,在这个自由市场里的铁律是:情怀的归情怀,资本的归资本。概莫能外。因为资本的关系,乔布斯于1985年被自己一手创立的苹果赶出了公司。如果不是乔布斯其后创立的NeXT不温不火,但其NEXTSTEP操作系统却被苹果看重,乔布斯和苹果的关系可能始终会是竞品关系。等到1997年,乔布斯时隔12年之后再度重回苹果时,第一件事便是解散了董事会,建立其实际由自己控制的董事会,并成功开发出MacBook、iPod、iPhone和iPad等,带领苹果实现了真正的辉煌。乔布斯和苹果的例子,是一个资本对创始团队造成负面影响的例子。但也有资本对公司形成正面发展的例子,目前大红大紫的特斯拉和马斯克就是一例。硅谷狂人马斯克实际上并非特斯拉的创始人,但作为最大投资人,马斯克对特斯拉从一开始就拥有资本意义上的控制权,等到特斯拉遇到危机,马斯克利用手中的资本权力,接连赶走了特斯拉的创始团队,并自己亲自担任CEO,不仅带领特斯拉成功IPO,还将其强迫症般的品质注入到了特斯拉汽车中,成为新能源车的最杰出作品。一般情况下,股权占比,即意味着董事会里的席位,即意味着对公司的控制权。在汽车之家的股权结构里,新任大股东平安信托占股47.7%,而汽车之家管理层合计5.5%。万科的股份结构里,宝能系持有万科24.26%的股份,华润持股15.24%;安邦持股6.18%,而万科事业合伙人所代表的管理层持股仅4.14%。汽车之家和万科两个案例的共同点,都是因为管理团队股权占比低,董事会席位少,于是无法完成实际意义上对公司的控制——即便这两家公司都是由现有管理层一手创立的。股权≠控制权但现有法律条件和资本市场条件下,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股权占比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实现创始团队或管理层对公司的实际控制,这种方式最常见的就是AB股制度,即实现投票权独立。AB股制度,即公司发行同股不同权的A类、B类股票,B类股票的投票权远高于A股,一般会分别对应股权比例。此类制度一般确保权力能够掌握在公司特定人群受众,在股份被稀释的前提下,仍能保有大量的投票权。目前最典型的有Facebook、阿里巴巴、谷歌、百度和京东。Facebook最初设立了同股不同权的AB股制度,扎克伯格持有投票权更高,且不发行流通的B类股票。IPO时,扎克伯格的B类股占比28.4%,但通过与股东之间协议,拥有了56.9%的投票权,拥有绝对投票优势。即便到今年,扎克伯格的投票权也占到了54%。在今年Facebook股东大会上,扎克伯格为了确保将大部分股份捐献给慈善机构后,不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动用了54%的投票权,通过了公司发行没有投票权的C类股票的决议。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可以看成是另类的AB股制度。由于不符合港股“同股同权”的规定,阿里最终没有选择在香港上市,而是选择了允许AB股的美股。谷歌也通过发行C类股票确保创始人投票权不被稀释。2014年,谷歌将原本的股票拆成了A类股票GOOG和C类股票GOOGL。除非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大比例抛售持有的B类股,否则公司通过GOOGL融资是不会影响到创始人的控制权的。此外,百度李彦宏夫妇持有占公司20%股份的B类股,但投票权超过60%。还有京东,刘强东持有的B类股与其他人持有的A类股投票权比为20:1。IPO时,刘强东持有18.8%股份,投票权却超过50%,将公司命运和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过,上述企业之所以最后能通过AB股制度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在未上市之前投资人的妥协,所以归结起来,创始团队代表的管理层和资本的关系,始终会是永恒的话题,二者的度在哪里?他们的关系应该如何?或许没有是非对错之分,但值得进一步讨论。
  • 直播风光背后:靠融资续命都是亏本买卖

    热点聚焦 2016-06-29
    6月27日下午,股东胡女士一直在斗鱼上看万科股东大会的直播,“我家重仓万科,是万科小股东,复牌要跌成狗吃屎了!”胡女士一边看直播一边埋怨。这场持续2个多小时的直播,让这件事的发酵变成最大化。同一天,演员田朴珺,也就是王石的妻子,一大早就在陌陌@@哈你直播平台上“以王石妻子的身份,开展24小时直播约饭”,但后来以“田朴珺行程奔波导致皮肤过敏”为由延期了。如今,重大事件发生时,直播已经成为重要的扩散路径和发布渠道。但是,当机器人粉丝、注水刷数据成为公开的“潜规则”,一场洗牌之旅的大幕似乎正逐步拉开……刷数据,虚假的繁荣“亲爱的映客用户,您设置的用户头像不符合映客社区阳光健康的宗旨,系统已将头像恢复为默认图片,请您更新属于自己的头像。”白领小曹几天前在映客APP上注册了一个账号,用了一张艺术写真的真人头像,结果遇到“在线小巡警”的警告。网友小杨说,现在映客管得很严,还莫名其妙被禁言,也没有僵尸粉了,播了5分钟也没有人来看……这一幕出现的背景是,前一段时间直播APP刷数据被扒出来,“直播平台黑屏3小时,21个粉丝仍不离不弃”,这里所说的粉丝,其实就是机器人粉。刷数据,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刷打赏”也成为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和网红之间创造“GDP”的手段。如网红经纪公司花2000万人民币向直播平台充值,取得五折优惠后,相当于得到了4000万虚拟货币,再将这4000万虚拟货币花在自己旗下的网红账号,随后,4000万的收入和直播平台五五分成,经纪公司就可以得回付出的2000万,也就是说,经纪公司其实并没有损失,但却捧红了自己的网红,同时网红账号收获了大量流水,直播平台也得到了大量的VC数据。因一举数得,“刷打赏”也变成了直播领域潜规则式的玩法。有分析称,产业链上下游之所以如此“配合”或者说“纵容”,因为没有伤害到用户的根本利益。不过,用户作为围观者,成了这场“假戏”的参与者。百余APP,靠融资续命直播平台泛滥,可以说是一场资本吹出来的泡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116个直播APP已有108个获得融资,知名直播平台的融资2014年约7.9亿元左右,而2015年增长到了23.7亿元。而在2016年上半年,关于直播的融资增长并没有停止。比如,今年1月,映客获得A股公司昆仑万维的6700万元融资,3月斗鱼TV融资1亿美元,腾讯领投出了4亿元人民币。A股公司中,游久游戏、浙报传媒、奥飞娱乐等都为直播行业的“繁荣”贡献了资本力量。近期,大量创业公司融资,募资用途也倾向于当下热门的“直播”,比如疯狂老师,一个在线教育的平台,最近融资1.2亿元,要发力的方向也是直播。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有近200家在线直播平台,这些平台中有相当多还没有过A轮,当下直播平台主要依靠融资烧钱来续命,都是靠资本养大的企业。风光背后都是亏本买卖资本热捧的风光背后,几乎所有的直播平台都是在做亏本的买卖。欢聚时代财报显示,其旗下移动直播平台虎牙2015年4个季度分别营收5500万元、8530万元、8240万元和1.336亿元。但以分成和内容为主的营收成本,却分别支出了6.727亿元、8.333亿元、9.055亿元和8.073亿元。简单计算,虎牙2015年的经营性亏损超过25亿元。在直播行业,目前大体分三种:游戏电竞直播、视频直播、电商平台直播,盈利的模式也无非三种:广告、卖货以及打赏收入,但这些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一年数亿元的成本。单单一个带宽成本,一线直播APP的月成本在2000万元。而游戏电竞类主播平台上,主播的薪水也是很大一笔支出,比如虎牙以3年1亿身价签约炉石主播安德罗妮夫妻。在内容上,各家也是“烧钱”投入。比如映客拿到了2016年BIGBANG演唱会的全程独家总冠名,据说仅三场演唱会直播花絮的签约费就花了2000万元。王菲今年12月30日将在上海举行演唱会,所有合作都谈妥的情况下只剩下直播平台仍在磋商,据说阿里星球曾开价1亿元试图拿下独家直播权。但业内专家表示,行业内大部分平台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的盈利模式,依靠简单的广告变现和打赏模式已经显现疲乏状态。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阿里巴巴投资锤子科技 罗永浩要傍马云大腿?

    热点聚焦 2016-06-29
    6月28日,根据锤子科技最新工商资料显示,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已将部分股权出质给阿里巴巴。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已经以债权的形式向锤子投资,未来这部分债权可能会转化为股权。有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罗永浩将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是阿里巴巴将要入股锤子的前奏。根据资料显示,罗永浩在锤子科技的持股比例由此前的56.30%变为28.46%,减少的27.84%股权已部分或全部质押给阿里巴巴。今年4月初,锤子科技CEO罗永浩现身杭州,被拍到与马云(微博)同行。而罗永浩在此之前也在微博表示最近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而外界普遍认为,阿里巴巴有意对其进行投资。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在智能手机领域曾投资过魅族科技。今年4月,电子行业分析师潘九堂曾在微博爆料称,阿里将以10亿元战略投资锤子。不过,该消息未获得官方确认。据悉,锤子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手机,目前已推出三款产品,分别为锤子T1、坚果手机和锤子T2。锤子科技此前也曾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罗永浩的好友唐岩创办的陌陌。2012年3月,获得天使投资人吴泳铭的900万元人民币投资;2013年5月,获得来自紫辉创投和陌陌的7000万元A轮投资;2014年4月,获得来自金石投资、海通创意资本、紫辉创投和和君资本的2亿元B轮融资;2015年6月,获得来自金石投资、久亦投资、抱团科技、迅游网络和合鲸资本的亿元级别的C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就有报道指出,与阿里巴巴战略结盟的苏宁也投资了锤子科技,并称从北京企业信用信息网上查询显示,锤子科技在C轮融资后新增加了一名企业法人股东,该股东正是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