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幸咖啡“东山再起”,万亿咖啡市场待掘金

    热点聚焦 2022-11-28
    近日,瑞幸咖啡公布了最新第三季度的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瑞幸咖啡实现净收入约38.95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65.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5.29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350万元。与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72.4%相比,第三季度瑞幸咖啡收入略有降速,净利润则扭亏为盈。  瑞幸咖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大类,一类是产品销售收入,另一类是加盟店收入。第三季度,瑞幸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9.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9%,加盟店收入为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  跨界选手陆续入局,咖啡行业内卷加剧  瑞幸咖啡“浴火重生”实现逆袭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品牌的围剿。  四年一届的卡塔尔世界杯正火热进行中,前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的新创业项目“库迪咖啡”因成为阿根廷队中国区赞助商而受到广泛关注。  据了解,库迪咖啡自今年10月在福州开出第一家门店以来,大胆提出三年开万店的计划。如今,已相继在杭州、沈阳、南京、北京等城市开设10多家门店,迅速开启全国化布局,库迪咖啡与瑞幸咖啡之间的“大战”或将无可避免。  此外,蜜雪冰城旗下的咖啡品牌“幸运咖”也在疯狂开店。据了解,幸运咖的咖啡平均客单价在10元左右。在价格带上,虽然幸运咖和瑞幸咖啡20元左右单杯的价格带不同,但是在下沉市场,幸运咖越来越多的门店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分走瑞幸咖啡的客户。  此外,咖啡市场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跨界选手。  今年以来,喜茶、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7分甜、CoCo、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咖啡产品和品牌。  茶饮跨界布局咖啡,倒也还算契合,在消费者眼里无非是从主业开辟了不同品类的一个方式。但中国邮政、李宁、特步、猿辅导、太二酸菜鱼等与咖啡毫不相干的企业也相继跨界入局咖啡赛道,甚至卖电子烟的雾芯科技,也开出了“醒刻ON”咖啡店,卖鞋子的老字号内联升也在北京开起了咖啡馆。从这些企业的加入可以看出咖啡市场真的是炙手可热。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中国咖啡相关企业总注册量超10万家。2021年开始,中国咖啡相关企业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行业处于一个稳定增长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内卷或将进一步加剧。  咖啡受消费者青睐,万亿咖啡市场待掘金  为什么各大企业都如此看好咖啡市场?究其原因,这与近年来中国咖啡文化盛行,消费者的热捧有关。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每天消费咖啡的顾客占比达21.5%,接近六成的受访消费者会每周购买咖啡,仅有1.6%的消费者不常喝咖啡。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式茶饮的兴起,咖啡种类不断多样化,消费者的消费频率将逐渐增加。  但归根究底,咖啡行业高度内卷,各路品牌跨界出击,还是因为诱惑足够大。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3817亿元,预计2022年达4856亿元。随着公众饮食观念的改变,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新品牌崛起的速度更快,预计咖啡行业将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陆正耀和钱治亚决定再次入局咖啡,就证明业内人士也认为咖啡行业还没有‘喂饱’中国消费者。”咖啡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尤其是中国市场并未饱和,拥有巨大的增量空间,未来两年内,内卷现象不会很明显地出现,但与此同时,正常的优胜劣汰无法避免。“未来,谁最先开发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咖啡和经营模式,谁将掌握中国咖啡市场。”张毅对《IT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市场上的“咖啡战争”远未结束,三四线城市也将成为咖啡企业竞争的重要市场。来源:艾媒网
  • 淘特免服务费、减保证金以及送推广券招商新政策

    热点聚焦 2022-11-28
    淘特今日发布招商新政策,自2022年11月25日起新商入驻即可获得三大福利,其中包括全店服务费减免、保证金减50%、开店即得300元推广券,该政策自今日起生效。从2022年11月1日及之后成功开通淘特店铺的商家,需同时满足以下基础要求,可享受发布的三大福利政策:首先是开店时长≤180天,以店铺认证成功之日开始计算开店时长。其次是店铺主营一级类目范围在以下类目范围内:珠宝/钻石/翡翠/黄金、自行车/骑行装备/零配件、彩妆/香水/美妆工具、美容护肤/美体 精油、咖啡/麦片/冲饮、茶、酒类、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熟食、粮油调味/速食/干货/烘焙、零食/坚果/特产、书籍/杂志/报纸、大家电、手机、智能设备、平板电脑/MID、笔记本电脑、个人护理/保健/按摩器材、厨房电器等。最后是店铺至少提供一种在架趋势品。其中,全店服务费减免规则为:在本政策有效期内,平台将会实时校验店铺是否同时满足政策的基础要求,若满足,则该订单可享受服务费减免(仅收取 0.6%的支付手续费)。类目保证金减50%规则为:满足基本要求后,店铺可享受类目保证金减50%。店铺解锁类目保证金减 50%权益后的第二个月开始,平台将会在每个月月末对享受类目保证金减 50%的店铺进行考核,若不达标则自考核当日始不再享受类目保证金减 50% 的权益,若达标则可继续享受。300元推广券的规则为:商家无需领取,签约淘特推广后,系统将自动发放推广券,该券仅能用于淘特推广服务,当商家使用淘特推广服务时,优先使用淘特赠送的推广券进行抵扣,不支持提现,推广券有效期是自发放之日的90天内。据了解,今年9月,淘特取消搜索“首坑”竞价,零广告招租,商家可以免费申请搜索“首坑”黄金位。今年10月,淘特还推出商家分层、会员服务体系以及隔日达等政策。此外,淘特推出了“比价王者”、“官方补贴”以及“微店铺”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助力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淘特对供给端商家利好福利的释放。据淘特数据,以食品类目为例,淘特端内搜索量较上月环比增长300%,小家电中的空气炸锅需求环比增长394%;个护类目销售增长,洗脸巾需求增长215%。淘特10月22日、11月11日两个大促爆发日后,商家晒出战报:来自湖北的图书商家订单环比增长150%;母婴商家单日销售额突破100万,大米商家单日订单近5万单,揭阳男装爆款单品销量翻3倍,来自湖南的渔具工厂单日访客、订单量、成交额翻倍。来源:卖家网
  • 百度迎来技术红利期,核心经营利润强势增长

    热点聚焦 2022-11-23
    百度又交了一份“令人惊喜不已”的财报。第三季度,百度营收325亿元,同比上涨2%;归属百度的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达到58.9亿元,同比增长16%。百度核心经营利润(non-GAAP)66.5亿元,同比增长14%,经营利润率(non-GAAP)为26.3%,实现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百度核心收入为252亿元,同比增长2%。从具体业务来看,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两大新增长引擎。其中,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24%,第二大增长引擎持续发力。自动驾驶板块也有不少新进展。一方面,百度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近期累计定点及签约金额预计达到114亿元。另一方面,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运营规模持续扩大。第三季度,萝卜快跑共提供47.4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65%。截至2022 年第三季度末,萝卜快跑向公众提供的乘车服务次数累计达到140万。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正深入走进用户的生活,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萝卜快跑平均每天每车完成15次以上乘车服务。百度的技术红利期,已然来临。1、“飞轮效应”深入百度新引擎AI时代,离不开三大核心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其中,算法和算力作为基础设施而存在,核心关键点还是在于数据。想让人工智能变得更智能,必然需要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数据进行训练。这一原理,放在自动驾驶上同样适用。百度的自动驾驶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原因即在于此。尤其是到了自动驾驶下半场,规模化商业运营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从规模化商业运营中发现问题,再倒逼技术迭代,将产生不断强化的正向飞轮。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前提,是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力。百度的自动驾驶研发启动于2013年,到目前已经走过了十年。这十年,百度Apollo 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测试现已进入 Apollo 7.0 版本,顺利完成11 个版本的迭代,车队规模达 500 辆,获得专利数 3700 余项,位居中国第一。近三万公里的测试,百度自动驾驶技术也从L0大步走向L4,自动驾驶车辆也历经了多次更迭。每次迭代背后都是新一轮的技术升级,自动驾驶车辆成本降低,能力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百度的技术底色也吸引来了更多汽车制造商,今年年初,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后,百度也收到了来自东风汽车的合作意向,计划在其热门车型中采用百度行泊一体的ANP和人机共驾地图产品。有了技术积累以及市场培育,Apollo 业务模式也逐渐转向商业化。目前,百度的自动驾驶板块,有两大核心业务。一个是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又称ASD;另一个是萝卜快跑。目前,ASD和萝卜快跑均已实现商业化试运营。百度为各大厂主机商提供了包括智驾、智云、智图、智舱在内的兼具高品质、可组装、更开放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目前,市场对百度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近期其累计定点及签约金额预计达到114亿元。萝卜快跑数据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萝卜快跑共提供47.4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65%。截至2022 年第三季度末,萝卜快跑向公众提供的乘车服务次数累计达到140万。这个数量,在全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中保持了绝对领先,百度坐稳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同时,萝卜快跑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落地。早前,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首席研发架构师、IDG技术委员会主席王亮曾公开表示,自动驾驶软件、传感器是自动驾驶的躯体,根据数据的自我演进才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灵魂。“未来数据可以促进汽车根据用户的习惯,根据它所处的环境自己演进,让车具备越来越智能的能力。”“我们的重点在于怎么将驾驶数据转换为驾驶能力,车企不缺数据,但是百度能够帮助车企通过数据获得更大的价值。”王亮谈到,在与车厂的合作中,百度也意识到数据是核心,因此扮演的是技术供应商的角色,为车企提供软硬一体的软件能力。百度的品牌背书和强劲的技术能力,吸引了更多的汽车制造厂商的合作,同时也开启了萝卜快跑规模化阶段。规模化的商业试运营,让百度在拓展服务的同时,也更能应对中国复杂交通环境带来的独特技术挑战,进一步完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和ASD服务能力,进一步加速规模增长。可以说,正向飞轮效应在百度自动驾驶业务板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细数百度近两年财报,除了稳定的移动生态板块外,百度智能云和自动驾驶已经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百度开始跨入AI新时代。飞轮效应,已经深入百度的业务基本盘之中。其一是移动生态为百度整体发展提供充足现金流,推动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基于完整的财务模型加速扩张,巩固百度在AI业务上的领先地位。其二是AI为技术底盘,智能云和自动驾驶,百度两大新增长引擎齿轮完美咬合。2、百度自动驾驶,押注长期主义押注自动驾驶,百度赌的是未来。近日,福特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投资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rgo AI破产、Cruise旧金山测试中引发交通问题、以及埃隆·马斯克坚称将特斯拉变成机器人出租车的诺言却未曾实现,种种迹象,也使得外界不由发问,自动驾驶的未来何在。实际上,对自动驾驶的质疑,从一开始就未曾停过。反倒是在质疑声之下,不少玩家依旧在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自动驾驶赛道好比一场马拉松长跑,是一场比拼耐力的持久战,过程中肯定会有人跌倒、有人到不了终点,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预言结果。在这场马拉松赛道上,典型的选手代表国外有特斯拉,国内则是百度。今年以来,全球自动驾驶行业都开启了新一轮调整期,大刀阔斧的高投入时代已过,现在到了验证技术,走向运营规模化、商业化的关键时刻。凭借着十年的经验积累,百度已经跑在了第一梯队,并作为领头羊带领着国内一众玩家突出重围。甚至在量产落地这一块,百度早已跑到了世界领先地位。2015年,百度的无人车第一次在北京五环路上测试,拉起了百度自动驾驶路测帷幕。如今,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测试车队规模达500辆,获得专利数3700余项,位居中国第一,测试总里程超过2700万公里。近年来,百度也开始加速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至今,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全面布局了车(ASD汽车智能化)、路(ACE智能交通)、行(萝卜快跑)三条商业化路径。百度的自动驾驶路测以及运营,迄今已经落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另外,百度也将自动驾驶技术推至L4、L5级别。今年,百度发布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此前Waymo解决不了的Robotaxi的安全、质量与成本难题,百度一一成功解决。百度同样坚信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未来。“真正实现L4普及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也把L4的技术用在辅助驾驶产品中带来利润,同时辅助驾驶收集到的技术也可以反哺L4,形成一个正向的闭环。我对L4在中国的未来保持乐观。”王亮说。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针对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前景这一话题,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L2级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后,L4级自动驾驶技术或许会率先进入商用阶段,而非大家普遍认为的L3级,这种循序渐进路线。政策持续加码,也为百度坚持走自动驾驶道路增添了不少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自动驾驶符合国家交通领域的整体发展规划与战略,将同时带动芯片、传感器、整车制造、AI算法、车路协同等一系列配套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首批18个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出炉,为自动驾驶优化算法。而就在上月初,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外,包括深圳、上海、重庆、武汉等地相继出台支持自动驾驶相关政策。在政策的利好下,百度也开始牵头为制定行业标准。今年年初,在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指导下,由百度牵头,联合信通院、深智联创新中心、同济大学、赛目科技、厦门金龙、湖南湘江智能、中兴、吉利汽车等单位共同起草的《自动驾驶公交车》系列团标正式发布。“攀登珠峰,沿途下蛋。”这是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对百度在智能交通商业化形象的比喻。一方面,百度十年如一日,坚定地投入到无人驾驶攻关的珠穆朗玛峰,是为了打造规模商业化场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另一方面,百度在攀峰途中,通过技术降维实现商业化造血,又把落地场景中的积累的能力反哺到无人驾驶。来源:DoNews
  • Vfine与金刚文化达成商用音乐企服合作;科大讯飞发布“工业六感”产品

    热点聚焦 2022-11-23
    【互联网新鲜事】  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 Global宣布在深圳开设中国总部办公室  据悉,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 Global宣布在深圳开设中国总部办公室。Ozon Global计划在2024年吸引超过10万名中国卖家入驻,并将来自中国卖家的营业额提高10倍。据介绍,目前,Ozon Global跨境业务中大约90%的产品来自中国卖家,活跃卖家数量超过一万家。  Vfine与自媒体机构金刚文化达成商用音乐企服合作  近日消息,商用音乐服务商Vfine Music与自媒体机构金刚文化达成商用音乐企服合作,为金刚文化各项业务提供正版音乐授权、IP采购、音乐定制等一站立体式音乐服务。金刚文化旗下涉足网红孵化、新媒体课程培训、本地生活服务、艺术跨界、时尚潮牌等多个业务板块。目前金刚文化旗下IP全网累计粉丝数超过1亿,累计视频总播放量超过80亿。  马蜂窝:近一周“卡塔尔世界杯”热度上涨1133%  据马蜂窝旅行玩乐大数据显示,近一周,“卡塔尔”相关热度上涨明显。其中,“卡塔尔世界杯”热度上涨1133%,“卡塔尔攻略”、“卡特尔签证”、“卡塔尔住宿”等关键词热度上升均超过600%。卡塔尔热度排名前五的景点/景区分别为: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瓦吉夫市场、滨海大道、卡塔尔文化村、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上市公司动态】  抖音旗下公司申请“懂车咖啡”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抖音旗下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个“懂车咖啡”商标,国际分类包括餐饮住宿、教育娱乐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由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科大讯飞发布“工业六感”产品  据悉,近日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上,科大讯飞工业智能业务部副总经理宫韬发布工业六感产品。据官方介绍,工业六感模拟人的视听嗅味触思六感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基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及工业大脑,融合AI技术让工业生产过程具备一系列智能感知能力,并逐步拥有运动、认知能力,支持智能决策。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拟发行日元债券  近日消息,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正在考虑发行以日元计价的债券。这是一系列全球借款人转向日本信用市场的又一例,此前,伯克希尔2019年定价发行日元债券,是海外公司进行的最大规模日元债券发行交易,自那之后该公司每年都发行日元债券,最近一次发行是在今年1月份。  【企业投融资资讯】  钙钛矿组件公司“光晶能源”获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钙钛矿组件公司“光晶能源”宣布完成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正轩投资领投,创新工场、鼎祥资本跟投。据官方介绍,公司已在20 cm×20 cm的钙钛矿组件上获得超过20%的效率;已建成30 cm×30 cm组件10MW小试线,目标效率20%。  “喆塔科技”获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喆塔科技”宣布完成近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合肥产投、耀途资本联合领投,中南创投跟投,芯湃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扩大专家团队规模。喆塔科技成立于2017年,定位泛半导体+新能源行业一站式数据平台的CIM全矩阵数字化产品供应商,专注高精尖客户,深耕半导体、面板、新能源光伏和锂电等行业。  “戴世智能”完成亿元A轮融资,光速中国独家投资  据悉,智驾级惯性导航产品科技企业“戴世智能”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近亿元人民币,由光速中国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供货交付能力、进一步拓展产品线布局和增强市场拓展能力。来源:艾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