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检手机合格率为零的背后,到底要如何开发老年人市场?

    热点聚焦 2016-12-05
    导语:而既然主流手机厂商不愿意做这个市场,那么就导致这个市场被很多不知名的小厂商、功能机厂商或者山寨厂商主导。不久前的一条消息指出,国家质检总局在2016年针对电商领域消费品的执法行动发现广东深圳一家通讯企业被查扣的千余台老人手机的合格率为零。随后,又对广东多家涉嫌制售老人手机的通讯企业进行了检测,发现5个品牌31批次近3000部老人手机竟然全部不合格。而这批老人手机涉及的不合格项目包括了爬电距离间隙、漏电、电器绝缘等安全指标,以及辐射骚扰、静电放电等电磁兼容指标。这种老人手机的质量安全状况给老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知道,早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后,许多老人由于并不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依然在用着功能机,这个时候,市场上开始诞生了一大批老人机。而在此次抽检的老人机之所以质量问题多,核心在于老人机产品大多数走的质低价低路线。但事实上我们仔细研究这种老人机就会发现,目前许多老人机的定位还是处于智能手机与功能机的中间地带,老人机市场被人为的主观刻意的区隔了一个细分领域,目前市场上的老人机更多只是在功能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上网,定位、SOS呼救、健康监测等功能,老人机普遍被被认定为功能属性上不需要太多的智能化与娱乐化体验,因此导致产品也粗糙不堪。而更为现实的情况是,很少有大的国产手机厂商真正关注并重视这一市场。这跟老年人群体年龄跨度过大,需求难以定位,加之单机利润成本与厂商基于该市场的投入产出比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老人市场的跨度是从50岁到80岁,而50岁左右则更多是智能手机的用户群体,但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智能手机意愿低。有数据显示,70岁以上老人有购买智能手机倾向的比例低于8%,非智能手机基本就可以满足这部分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目前都面临着从中低端向高端手机市场转型,如果回过头来做老人机,担心可能会压低其整体品牌溢价。加之根据摩尔定律理论,电子元件的成本在不断下降,而老年人换机周期长,这往往导致产品库存积压而降价销售,继而导致元器件成本难以控制进而导致利润被压缩,所以,主流厂商厂商不做老人机一方面是老人机不能快速出货销量,另一方面,年轻人旗舰机即便是降价销售也还有微薄利润,但对于老人机而言就难说了。而如果要做老人机,还需要对现有的安卓系统进行诸多调整,投入高不说,老年人消费节俭,换机周期也长,大力投入资本来做老人机不符合投入产出的有效资本回报率。归根结底,市场是逐利的,没有利润,主流市场就不会专注于这一群体沉下去做产品,对于追求更快销售产品,更快出货的智能机市场来说,做老人机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加之市场认定这部分人群缺乏对品牌理解与扩散的能力,它们处于主流手机厂商所认定的资源配置的底端,市场上也不认可老年人群体的品牌塑造力与消费能力。而既然主流手机厂商不愿意做这个市场,那么就导致这个市场被很多不知名的小厂商、功能机厂商或者山寨厂商主导。而这些厂商无论从制造产品到营销手段,都颇具中国特色。长期以来,中国针对老年人定制的产品,比如从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营养品到老人机,其营销手段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手段对老年人进行各种欺骗与忽悠。一方面,老人最大的需求在于关注健康,因此许多小厂商或山寨厂商做出了专用的医护辅助手机,具备智能GPS定位防走丢等相关符合老年人特性与健康需求的手机功能,但其实这类产品的操作与功能上却非常劣质,很难达到它们所宣传的效果。但这些山寨厂商知道,老年人辨识能力弱,消费水平低,市场上也很少关注老年人的声音与诉求,因此可以通过忽悠式宣传的办法来出售这类产品,既然这个市场缺乏更好的刺激老年人持续消费的优质大品牌,那么山寨的劣质产品就会大行其道。因此,我们看到,老人手机的劣质性体现在材质、功能与外观等诸多方面,在功能上,许多老人机实质是仅仅比功能机多出一两个功能的伪智能机。而且无论是哪一种类型老人机,基本都欠缺美观与品质,他们理所当然认为不用关注老人对美观时尚的需求,不用关注老人对手机智能化操作等方面的需求。因此,这类手机多半大同小异,比如界面红红绿绿,外观笨重,屏幕分辨率又低。九宫格界面、字体大、图标大、声音响亮、有一键SOS等紧急呼救与GPS定位防走丢等功能。而且多年来似乎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这类手机的制造成本低到30元左右,而售价则是100元~500元左右。而针对老人特色服务的老人机如果要真正做好,往往需要和运营商联合起来运营。老人手机应该真正关心老人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和手指运动机能减退等问题,在日本富士通和DoCoMo早前就推出了Raku-Raku老人手机,针对高龄人群增大按键,打电话时能够自动控制对方语速,消除噪音和语音减速,以及防止误操作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很多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和应用以及免费提供电话咨询服务。但小的厂商并没有这个实力来与运营商联合运营,大的国产厂商也不屑于这个市场。本质上看,目前国内市场的多数老人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它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严格的区分开来了,但相对于功能机更为简单实用的操作与主流智能机更人性化的触屏与娱乐化、智能化体验,都不存在优势。从另一方面来看,市场是否需要区分一个老人市场也有疑问,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更多年轻人是否应该多花时间让老年人也适应智能手机的世界。但智能手机触屏的学习,其实对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是一种负担,但是既然老人手机这个市场既然存在,就说明有需求,加之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机市场应该引起各大主流厂商的关注。老人机产品做好不是仅仅是一个粗糙的功能机加上一个GPS定位防走丢功能或者SOS呼救功能,或者美其名曰有健康监测功能,而是需要将智能机功能与特性简化,在硬件质量与品质上把关,针对老人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和手指运动机能减退等特点开发消除噪音和语音减速、操作易用性、实用性、娱乐性等功能上的创新。这个市场竞争者少,反而更容易产生爆款,对于当下日渐趋缓的智能手机市场来说,老人机市场对于厂商来说,有可能会开辟出一个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也值得各大厂商关注并花力气投入。
  • 借贷宝违规赚利差,酿出“裸条”风波

    热点聚焦 2016-12-05
    导语:目前借贷宝已将“赚利差”业务全部取消,官网及APP中都未能搜索到“赚利差”字样,原先的“赚利差”功能页面显示该功能已经关闭。网络P2P平台借贷宝日前风波不断。11月25日,借贷宝的“赚利差”项目正式下线;11月29日,媒体曝光借贷宝上出现网络消费陷阱,有用户未借款却先负债;11月30日晚,有网友曝光借贷宝女大学生借款裸条照片被泄露,大小达到10G。对此,借贷宝回应称借贷宝是合法合规的网络直接借贷平台,平台上从未产生、储存过任何“裸条”照片。此类不雅照系少数用户与第三方不正规借贷公司或放贷人私下交易而产生。同时还将成立用户权益保护部,设百万“打裸基金”。事件:网曝借贷宝10G“裸条”泄露11月30日,有网友爆料借贷宝的“裸条”压缩包在网上流传,其中包含了约167名女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该压缩包大小为10G。据微博爆料,这些借款人大部分是1993年到1997年的女生;她们借钱的条件不光是裸照,还有不雅视频和身份证一起的特写,有的还要以色情视频作为抵押。此外,其中还有借款人的身份证、护照、微信号、学校、班级、专业、学生证、转考证、食堂卡、同学电话、室友电话、家庭地址、父母电话、支付宝账号密码、芝麻信用分等资料。一些借款人甚至把父母的身份证、工作单位都给高利贷了。不过,即使如此,这些女生可以借到的钱数“大部分是几千块,那些年轻漂亮的高利贷肯借2万元,长得丑只能借到800元”。此事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有的认为以自己的信息和照片做抵押贷款,是本人的问题;然而也有网友认为,借贷宝“裸条”问题由来已久,平台听之任之,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表现。回应:借贷宝称“裸条”并非平台产生的对此,借贷宝迅速连发三条回应,撇清与“裸条”照片的关系。借贷宝称,借贷宝是合法合规的网络直接借贷平台,没有沟通功能,无法进行照片发送,因此平台不具有产生、储存“裸条”照片的条件,平台上从未产生、储存过任何“裸条”照片。此类不雅照系少数用户与第三方不正规借贷公司或放贷人私下交易而产生。部分用户因急于借钱,绕过平台规则的限制和监督,通过QQ、微信等渠道,以押“裸条”为条件进行借贷,相关不雅照片皆通过QQ、微信、短信等渠道流传。此类行为,是借贷宝平台一贯高度重视并严厉打击的。不过,借贷宝也在10G“裸条”事件后着手积极处理此事。目前,借贷宝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已通过网传的“裸条”照片及其身份证号确认一批“裸条”借款人的账户,并与部分当事人取得联系,通过交易记录、交易对象的人工交叉比对,初步锁定一批疑似“裸条”放贷者,且已对这些账号进行冻结。同时,借贷宝还成立了用户权益保护部,由副总裁级别高管直接负责,设立百万“打裸基金”。如有用户受不法分子胁迫,进行“裸条”借贷,可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借贷宝将提供积极协助,并承担用户维权所产生的所有费用。追访:“裸条”早已是借贷宝公开的秘密事实上,“裸条”对借贷宝来说并非新闻,早在今年6月,《北京青年报》就曾报道过《借贷宝上“假熟人”放高利贷欠款人遭裸照要挟还钱》一事。当时,北京青年报调查发现,在一些借款群中,女大学生“裸持”借款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有女大学生被要求“裸持”(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进行借款,逾期无法还款将被威胁公布裸照给家人朋友,且借款周利息高达30%。通过“裸持”可以借款的金额是普通借款额度的2至5倍,但逾期未还将面临裸照被公布的威胁,甚至有借款人威胁“裸持”借款的女生提供性服务。当时,借贷宝的回应是,“我们只是一个平台,还款能力和资质需要用户自行判断,而且如果借款人和出借人是私下进行联系达成协商的,平台方无权干涉。”客服还表示,“用户借款时需要风险自担”,建议遇到“裸持”借款这种情况可以报警处理。律师认为,裸照作为借钱的抵押物是无效的。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金融法律事务部主任左胜高认为,如果借钱的学生真拿裸照抵押给出借人,那么从法律上来讲是无效的。裸照不能作为抵押,裸照不是物权,属于名誉权的范畴,因此用照片来当担保法律不认可。如果以此相要挟发到网上,那么不但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还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此外,平台如果存在审查不严的问题,就违反了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应该予以查处。揭秘:“赚利差”成“裸条”推手“裸条”之所以可以成为抵押物,是基于借贷宝平台的模式。作为P2P平台,借贷宝与大多数的“信用中介平台”不同,是属于“信息中介平台”,也就是说,平台不参与借贷人之间的金融交易和风险控制,只是从事信息服务。借给谁钱、向谁借钱等,都由自己来判断风险。不过,这种模式不仅产生了“裸条”,还包括刚刚下线的“赚利差”项目。“赚利差”功能是指用户可根据自己朋友圈的信息不对等,设置低于借款人的利息,转发借贷信息,以低息借入,高息借出,在不需要投入本金的情况下,实现借贷信息的周转,白赚利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始借款人违约,这笔借款得由赚利差的人负责偿还,类似于线下担保人利用自身信用对债权进行担保赚取担保费的做法。这种“赚利差”的行为在一些人的眼中却变了味儿,成了钱生钱的工具。据报道,根据借贷宝的规则,“赚利差”的玩法可以不停地玩下去,只要存在利差,一笔借款可能在经过几位“宝友”(借贷宝上的好友关系)的连环借贷之后,月息从1分涨到2分。因此,花钱买“宝友”,成了一门生意:在淘宝30元即可获得1000名真实的宝友关系;还有的中介专门靠“赚利差”挣钱,他们向女大学生提供“裸贷”服务,将照片作为借款抵押物。应对:“赚利差”功能已下线陌生人之间的借贷,也让这一利益链条放大了风险。有专家表示,熟人之间的担保并不牢靠,如果下家无法还款,则会波及整个链条;而上游的层层加价,涉嫌私加金融杠杆,也会加大逾期风险。对此,借贷宝日前在其官网上发布声明,称借贷宝平台始终高度重视合规事宜,自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来,我们就在第一时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结合大量用户的意见反馈,以及关心借贷宝发展的媒体及各界朋友的建议,公司已于早前决定取消“赚利差”功能,并下调借贷额度(个人用户借入额度不超过20万),以完全符合《暂行办法》的要求。目前借贷宝已将“赚利差”业务全部取消,官网及APP中都未能搜索到“赚利差”字样,原先的“赚利差”功能页面显示该功能已经关闭。
  • 诺基亚手机回来了!第一款确认明年上半年发布

    热点聚焦 2016-12-02
    导语:从网上曝光的产品信息来看,诺基亚明年重返智能手机市场的首款产品名为“D1C”。这是一款中端产品,运行Android 7系统,配备骁龙430处理器、1080P屏幕和3GB RAM。诺基亚手机回来了!HMD Global Oy (以下简称HMD)今日宣布正式运营,将和诺基亚一起带来新一代诺基亚手机。六个月前,HMD与诺基亚签订战略授权协议,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上获得了诺基亚品牌接下来十年间的全球独家使用权,经过近半年的“交接”,今日HMD公司正式投入运营。HMD Global CEO Arto Nummela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表示,第一款安卓手机将于2017年上半年发布, 同时将继续推出诺基亚品牌功能手机。Arto Nummela曾担任微软移动设备销售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副总裁一职。Arto于1994年加入诺基亚,曾在诺基亚历任多个职位,从产品创造、产品组合、业务管理到全球各大市场的销售及市场营销。从网上曝光的产品信息来看,诺基亚明年重返智能手机市场的首款产品名为“D1C”。这是一款中端产品,运行Android 7系统,配备骁龙430处理器、1080P屏幕和3GB RAM。谈及为何会再次选择诺基亚时,他表示:“我在诺基亚待了20多年,对诺基亚的感情很深,所以我非常喜欢诺基亚,我认为现在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据了解,HMD是一个创业型公司,不同于其他传统手机厂商,其创建了一个独特的战略合作模式:与包括诺基亚、富士康以及谷歌等科技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HMD的合作模式中,FIH将为HMD提供生产制造服务,同时还将为HMD 接入其研发资源。而HMD将开发一系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产品,其关注的重点将放在创新、质量和体验上。简而言之,HMD Global将负责手机及配件的开发、营销和销售,而富士康将负责研发和制造。从衰落到转嫁微软,再到今日的重新亮相,诺基亚有机会但也面临挑战。HMD接管了诺基亚的功能机业务,Lumia高端智能手机仍在微软。对HMD而言,现有的功能机市场是其优势。因为,HMD从第一天起已将足迹遍布全球,诺基亚的功能机在包括拉丁美洲、欧洲、亚洲、中东、非洲,以及印度和中国市场均有销售。“我们的功能机质量要好于同类产品十倍。”Arto Nummela说。显然,现在的诺基亚并非我们之前熟悉的诺基亚,而是HMD global和富士康得到授权的诺基亚,加上如今的诺基亚的品牌影响力早已经淡出了市场,即使有富士康的制造技术,包括研发能力,再塑昔日的辉煌难度自然不小。挑战在于,虽然HMD明年将会推出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但在竞争已白热化的智能手机市场,HMD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市场。对此,Arto Nummela说:“他非常重视中国和印度市场,这是目前智能手机最重要的两个市场,HMD会加大在两个市场的渠道、营销投入。”关于未来目标,Arto Nummela告诉腾讯科技,他有信心将诺基亚带回智能手机领导者位置的阵营。今天公布的HMD 全球领导团队包括:- Samuel W. L. Chin, HMD 董事会主席兼创始人。Samuel 此前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 Arto Nummela,HMD 首席执行官。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副总裁一职。Arto 于1994年加入诺基亚,他曾在诺基亚历任多个职位,从产品创造、产品组合、业务管理及全球各大市场的销售及市场营销。- Florian Seiche, HMD 总裁。曾任HTC 品牌智能手机业务联合创始人兼Orange 运营商业务全球总监。他此前在诺基亚和微软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一职,负责欧洲区移动设备的销售和市场营销工作。- Anssi R?nnemaa,HMD 首席财务官及商务官。此前,他曾担任微软移动设备销售集团财务总监及诺基亚公司印度、中东及非洲区财务负责人。- Pekka Rantala, HMD 首席营销官。 作为Rovio 娱乐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他在移动行业拥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曾担任诺基亚公司全球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 Juho Sarvikas, HMD 首席产品官。Juho 将负责HMD 产品从概念到发布,以及产品策略制定的各项事务。在加入HMD 之前,他就职于微软公司和诺基亚,曾担任微软功能机业务部门全球负责人一职。- Pia Kantola,HMD 首席运营官。Pia 在软件、电信和自动化行业拥有二十多年的经验, 曾任微软公司主管产品管理事务的高级总监及诺基亚公司主管客户物流事务的副总裁等职。- Oliver Schulte, HMD 首席策略及业务拓展官。曾效力于Bullitt 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移动部门首席执行官一职。此前,他还曾担任过HTC 公司主管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商务运营工作的副总裁一职。- Jari Koljonen,HMD 法务主管。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法务及企业事务总监和微软法律合规办公室印度、中东及北非区域合规总监。他还曾担任过诺基亚公司法务及企业事务总监一职。- Tiina Topal,HMD 人力资源副总裁。此前,她曾担任微软公司北非、地中海东部及巴基斯坦区人力资源总监及诺基亚公司印度、中东及非洲区人力资源总监。区域市场领导团队- James Rutherfoord,HMD 亚太区副总裁。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亚太区总经理以及诺基亚公司北非、黎凡特及中东区副总裁。- 许立新 先生,HMD 大中华区副总裁。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中国区总经理以及诺基亚公司中国区销售负责人。- Ajey Mehta,HMD 印度区副总裁。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印度总经理,他还曾担任过诺基亚公司印度、中东及非洲地区销售运营负责人。- Per Ekman,HMD 中东及北非区副总裁。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欧洲区销售运营负责人以及诺基亚公司亚太区财务负责人。- Justin Maier,HMD 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副总裁。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撒哈拉以南非洲区负责人以及诺基亚公司南部及东部非洲营销负责人。- Alberto Matrone,HMD 东欧区副总裁。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中东欧区总经理以及诺基亚公司中东欧区副总裁。- Jon French,HMD 西欧区副总裁。他曾担任微软公司移动设备销售集团亚太区总经理。Jon 于1997年加入诺基亚, 并曾在效力于三星和HTC 英国。他还曾担任过HTC 公司欧洲区,以及中东及非洲区副总裁一职。- Maurizio Angelone,HMD 美洲区副总裁。他曾效力于联想公司在拉丁美洲地区建立起了新设立的智能手机业务部门。
  • 评论:围观首富的一天,别中了鸡汤的毒

    热点聚焦 2016-12-02
    导语:继“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后,王健林又一次火了,这回是因为内部的爆料:12月1日,万达集团微信公众号晒出他11月30日的行程单。继“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后,王健林又一次火了,这回是因为内部的爆料:12月1日,万达集团微信公众号晒出他11月30日的行程单。从行程单上来看,王健林在一天之内飞了两个国家三座城市,时间跨度从凌晨4点开始,直到晚上7点10分。消息一出,引得一众网友感喟不已。乍一看,首富很忙很辛苦。可不,凌晨4点起来的事实,多少应了一句戏谑之语,起得比鸡早。然而,首富的早起全无悲情,反倒成了勤奋的象征。新媒体这样描写,你见过凌晨4点的雅加达吗?这分明就是在表扬。而这样的句式,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不错,它最初是用来形容科比勤奋的,只不过,雅加达取代了洛杉矶。王健林到底忙不忙,见仁见智。有人说,他压根就不忙,因为他全天才干了一件事,代表万达集团和海口市签约。更有甚者,说他早起只不过是为了赶飞机,言下之意,他也是被逼无奈。当然,反驳最有力的理由,还在于这个有钱人的一天是出差的一天,并不能代表常态。有钱人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特例还是能传递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据媒体的采访,王健林自爆每天一般6点准时起床,7点10分到公司,基本上雷打不动。晚上下班回去就8点多了,有会议或者宴请,就推迟一两个小时,晚上11点准时休息。这样的时间排布,除了可能比他晚起外,多数上班族不都是这样的吗?以11月30日的行程来看,王健林确实安排得很满,但并不一定很辛苦。其一,他有自己的私人飞机,方便他更好地掌控时间。其二,飞行距离虽然很长,但他尽可以在飞机上休息。其三,他很懂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起床之后的健身更是一种调剂和放松,这让他应对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有网友评论,“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而且这个人还是个首富。”这话诚然不欺,但也不能误读,错把忙碌等同于努力或者说勤奋。忙碌必须建立在战略眼光和平台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穷忙”,陷入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的怪圈。如果公众都把自己的庸常归因于不够忙、不够拼,那就中了鸡汤的毒。世间忙碌的人很多,可为何还是比不了首富?除了个人的禀赋,还有就是平台的价值。当然,很难说清楚,是万达成就了王健林,还是王健林成就了万达。但不管怎么讲,对普通人而言,比之不顾健康去拼命,寻找一个合适的平台才是更紧要的事。段子不也说了嘛———有了好的平台,抓违的交警才能拍一张照片就值200大洋嘛。否则,别人熬成了首富,你再努力熬夜,换来的也只能是黑眼圈。对围观的吃瓜群众而言,不妨多一点“难道他忙的时候大家都不能闲着,他有钱就什么都要向他看齐”?的反鸡汤式智慧。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王健林在深情高歌: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我是谁……是的,首富做到了,除了最后那一句,而这靠的绝不仅仅是勤奋,更不是所谓的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