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站会员制上线一月就流产 高清资源难成收费砝码

    热点聚焦 2016-11-15
    导语:业内人士指出,B站正试图通过效仿普通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制,来谋求新的盈利点,但B站作为视频交流平台,本身不具备内容资源优势。一直在探索新盈利模式的B站于10月9日推出了付费“大会员”制,但这项以高清资源为卖点、年费高达233元的会员制运行一个月,便于11月8日宣告流产。B站付费会员推行的失败,其实是二次元视频网站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大量类似于B站的视频网站纷纷开始效仿普通视频网站的运营模式,寻求新的盈利点。但这些方式是否真的适合此类二次元视频网站?它们又该建立怎样的盈利模式?233元年费“物不及所值”B站于10月9日推出的“大会员”制度,上线一个月就因用户反馈不佳而草草收场。但这些用户的不满并非针对会员付费制本身,更主要的是因为没有享受到与价格相匹配的会员服务。与爱奇艺黄金会员198元的年费、优酷黄金会员169元的年费、腾讯视频VIP会员168元的年费、搜狐视频会员148元的年费相比,B站“大会员”233元年费的定价显然过高。用户徐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于更关注线上体验的用户来讲,大会员所包含的专属游戏礼包及周边商品折扣基本形同虚设,而评论区使用表情、空间自助头图和红色昵称等内容也并非用户“刚需”,除了可以观看高清原生分辨率视频,大会员的服务内容并没特别出彩的地方。相较之下,普通视频网站提供的会员服务显然更吸引人。仅以腾讯视频为例,VIP会员不但可以享受院线新片、VIP会员片库、跳过贴片广告以及超清高速下载等福利,还提供诸如《权利的游戏》等独家版权热门美剧免费观看、每月赠送观影券等物超所值的内容。业内人士指出,B站正试图通过效仿普通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制,来谋求新的盈利点,但B站作为视频交流平台,本身不具备内容资源优势。再加上定价颇高的“大会员”既不能提供实用性功能,也没有与其他注册会员形成直观的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有用户愿意买账。高清资源用户不买账“因为追求视频清晰度才想购买B站的大会员,但这样的高清视频资源只针对番剧或特定的影视片源而设定,并不包含up主常规的投稿内容。”用户蔡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大部分用户对于B站主流内容并没有太多清晰度上的要求,但是在特定内容的高清资源方面,B站又难以与其他视频网站展开竞争。据B站董事长陈睿介绍,B站能为用户提供的高清资源主要为购买的正版动漫、电影版权,但这些高清资源只占B站全部视频资源的1/3不到。其他的内容都是由B站超过100万活跃的up主创造,这些up主每天投稿视频数量达数万条,其中90%是自制或者原创的视频。由此可见,B站真正的高清资源数量实在不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中心主任张之益表示,B站的发展要契合主流用户群体的需求。早期B站通过深耕二次元文化获得了大量二次元粉丝的支持,如今B站作为一个大型的视频文化交流平台,相当数量的内容是用户自己创造。在这样的情况下,视频清晰度根本得不到保证,更遑论以高清资源为卖点来吸引付费用户了。内容付费绝非盈利点B站的付费“大会员”制是B站在转型过程中的探索,无论成功与否,其实都映射出二次元视频网站整体的发展进程。近年来,二次元文化愈发火热,国内超过2亿的二次元粉丝正推动着整个市场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对于二次元视频网站来说,探索出合适的盈利模式并不容易。业内人士表示,二次元视频网站应该注意到自身与普通视频网站之间的区别。对于具有分享性质的二次元视频网站来说,在内容资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内容付费也绝非盈利增长点。但如果可以将聚集在线上的用户导流到线下,或许可以发现新的盈利模式。以B站为例,在推出付费会员制之前,游戏代理、联合运营以及周边售卖都是比较直接而主要的营收来源。除此以外,BML(Bilibili Macro Link,B站一年一度线下活动)每年的规模也在扩大,且实现盈亏平衡。今年7月,旅游业务Bilibiliyoo从B站拆分独立发展,目前除在原有的日本旅游项目外,还展开多个国家、更多主题的深度定制游。这些都是比内容付费更值得探索的盈利模式。“虽然目前大部分二次元视频网站的用户年龄层比较低,但这不代表消费力不高,特别是在精神内容消费方面,低龄人群的消费水平甚至高于普通消费人群。”但行业第三方机构分析师黄国锋也强调,二次元视频网站在开发盈利模式时要注意区分用户种类,避免招致反感。毕竟打好用户基础才是视频网站长久发展的关键。
  • Facebook帮助特朗普上位?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热点聚焦 2016-11-15
    导语:本届美国总统大选,为什么口无遮拦的特朗普能够战胜老谋深算的希拉里?诸如Facebook、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站又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10月中旬,在位于俄亥俄州杨斯顿的特朗普办公室,我遇见了科尼·凯斯勒(Coni Kessler)。现年75岁的当地人凯斯勒,让我坐在她旁边的一张椅子上,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她解释了她为什么憎恶希拉里,并欣然地将选票投给特朗普的原因。凯斯勒告诉我,希拉里是一个无神论者,在辩论中戴着耳机,以便乔治·索罗斯可以暗中为她提供帮助。凯斯勒说,在希拉里患肺炎的时候,有一次晕倒在了轿车后面,希拉里特地雇了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在她晕倒时跑过去给她一个拥抱,制造一切正常的假象。凯斯勒还说,她曾看到过一个关于比尔·克林顿强奸一个未成年少女的视频,但该视频后来却神秘地消失了。她很想知道为什么没有人谈论比尔·克林顿和一名黑人女子的私生子。我问凯斯勒在哪里看到的这些故事,她回答说:“在Facebook上。”虽然凯斯勒所说的故事是极端的,但我知道特朗普很希望能够拥有许多像凯斯勒一样的支持者。可以肯定的是,Facebook在这次选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Facebook允许虚假新闻(类似Kessler向我描述的故事)扩散,并且可以让我们只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特朗普的获胜完全是因为Facebook。特朗普之所以获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个社交媒体进化的特定时刻里,特朗普以一种其他任何总统候选人(包括巴拉克·奥巴马)都未曾使用过的方式利用了这种新媒体。虽然我们可能不知道特朗普究竟有多么富有,但在点击率就是金钱的经济体中,特朗普就是点石成金的麦达斯国王(King Midas)。尼克·梅尔(Nicco Mele)和其他人一样,对特朗普的当选感到不可理解。令人称奇的是,梅尔实际上在他于2012年出版的《The End of Big》一书中预测到这一点。梅尔在书中描述了互联网如何通过侵蚀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力结构,使奥巴马这样反叛的总统候选人取得了成功。他写道,在许多方面,这种侵蚀是一件好事,因为政治阶层是腐败和分裂的。“在加速党派灭亡和赋予新人权力的同时,互联网也为危险的民粹主义者掌握我们的政治制度铺平了道路。”梅尔说。“我们选出了像奥巴马这样可以改变这个制度的、激动人心的候选人,也选出了一些极端主义者或边缘候选人——他们如果当选,可能把整个制度都摧毁。”“这正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今天,梅尔这样说道。像奥巴马在参加总统竞选时一样,特朗普将社交媒体作为他和美国人民之间的直接沟通渠道。但与奥巴马不同的是,特朗普花了几年时间培养这个社区——他在Twitter发表了大量言论,其话题囊括一切:从奥巴马总统的出生地到罗伯特·帕丁森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关系。当特朗普开始竞选总统时,他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了大量追随者。从去年夏天开始,特朗普一直主宰着Facebook和Twitter上的谈话。他在社交媒体上的频繁露面不仅吸引了选民,也吸引了媒体。 Never Trump运动的领导者帕特里克·拉夫尼(Patrick Ruffini)说:“他有能力通过未过滤的方式进行沟通,之前从来没有候选人这样做过。”然而希拉里却似乎总是与她在社交媒体上的角色保持着距离。在社交媒体上,希拉里发布的内容是由竞选团队制作的,其中希拉里以第三人称出现。它们让人感觉不是在与一个真实的人接触。希拉里在泄露的邮件中表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自己,而在社交媒体上却不是。不管好坏,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是本色的。“他似乎是一个在凌晨三点就不安分的家伙。”美国新闻评论媒体网站The Young Turks主持人Cenk Uygur说,“我们都等着特朗普发下一条推文。美国人喜欢娱乐,这是一个节目,是一个人气比赛。”Uygur说,大多数媒体都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他们都相信特朗普在Twitter上的发言会毁掉他的候选资格。“那不是缺陷,而是特色。”他说。 “这一切都与真实性有关。”在网络上,特朗普除了给人们真实的印象外,他给人的另一个印象便是愤怒。当希拉里鼓吹乐观时,特朗普鼓吹着失望。根据畅销书 《Contagious:Why Things Catch On》的作者乔纳森·伯杰(Jonathan Berger)的研究,愤怒、焦虑和其他所谓的“高唤起情绪(high arousal emotions)”属于最容易在网络上传播的情绪。2011年,伯杰用三个月的时间跟踪了人们如何分享《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他发现,像敬畏、愤怒和焦虑这样的情绪比悲伤和满足更加容易得到扩散。我们还知道,人们经常分享病毒式传播内容,甚至有时候他们根本不读其所分享的内容。2011年,在线网站实流量统计平台Chartbeat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点击Slate上的文章时,从来没有向下滚动页面,绝大多数人只滚动了一半页面。“他们通过阅读标题,得到一种情绪反应,然后他们就分享出去。”伯杰 说。这种趋势简直就是为特朗普这样的总统候选人量身定制的。Facebook的影响特朗普的崛起并不全是Facebook的功劳,但社交网络也着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德?克鲁兹于2015年3月23日成为当年的第一位总统候选人,到2016年11月1日,1.28亿的美国人在Facebook上发布的与选举有关的帖子、点赞、评论和分享的数量达到了88亿。根据 Pew Research的研究,有44%的美国人选择在Facebook上看新闻。虚假新闻提供者(他们发布的新闻未必是真实的,仅仅是容易被分享)通过Facebook建立观众群。在对党派新闻网站的研究中,聚合类新闻网站BuzzFeed发现,某些右翼分子在Facebook上发布的消息有38%是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而左翼分子发布的消息有20%是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哥本哈根大学信息与泡沫研究中心(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Bubble Studies)主任文森特·亨德里克斯(Vincent Hendricks)说:“虽然真实的不一定是病毒式的,病毒式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Facebook的算法有利于病毒式新闻的传播。”Facebook知道其假新闻问题的存在,并试图用技术解决这个问题。Facebook副总裁亚当·莫塞里(Adam Mosseri)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使用基于社区反馈的各种信号来确定哪些帖子可能包含不准确的信息,并遏制其扩散。但是,“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更难克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只需要几次点击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正如 比尔·毕晓普(Bill Bishop)在他的《The Big Sort》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美国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住在与他们具有相同思想和信仰的地方。这并不奇怪,我们大多数人在选择朋友时都基于共同点。美国已经处于严重的分裂中,包括红色阵营与蓝色阵营的分裂、城市与农村的分裂、不同年龄阶段者之间的分裂和种族的分裂,同样这种分裂也呈现在互联网上。如果说特朗普惊人的愤怒教给了我们任何东西,那就是我们对另一方说的话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分裂的一方与另一方相隔仅有一次点击的距离。特朗普早就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自己拉票。
  • “双11”不只有退运险 40余款保险你都用过吗?

    热点聚焦 2016-11-15
    导语: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的网上购物平台纷纷在原有基础上推出新的保险产品,约40多种,其保障范围和针对人群也各不相同。不知从何时起,“双11”成为了购物狂欢节,围绕这个“节日”,也成就了一些企业和产品。就保险产品而言,让人印象最深、第一时间想到的莫过于退货运费险,这款产品作为“双11”的“吉祥物”,已经成为每年保险业关注较多的焦点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退运险“一枝独秀”的地位正在被打破。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的网上购物平台纷纷在原有基础上推出新的保险产品,约40多种,其保障范围和针对人群也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购物流程而设计的,这些产品既具有个性化,同时兼顾保障性。换句话说,围绕“双11”购物节而产生的保险产品正日趋多元化。对此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结合购物共生的保险产品可有效解决消费者在购买环节发生的大部分问题,从而促成消费达成。产品覆盖质量、物流等环节如今,“双11”成交额突破千亿的背后,消费保险的护航功不可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双11”链条上的保险产品更加多元化,险企提供的保险服务覆盖了质量、物流、售后、价格以及信用等不同环节。如蚂蚁金服联合9家保险公司推出五大类30个消费保险险种:质量保障类(如衣服褪色险、鞋子脱胶险、生鲜腐烂险等)、物流保障类(如退货运费险,物流破损险)、售后保障类(如化妆品过敏险)、价格保障类(如保价险)、信用保障类(如订单险)等。京东商城则推出龟速运货险、价保险、第三方账户安全险、瘦身险、交通全面保、延长保修、无理由退换、意外换新险等;此外,苏宁电商“双11”期间也推出了由苏宁保险开发的“苏宁延保”等。此类保险产品成为今年“双11”的一大亮点,销售数据也相当可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相关数据显示,仅“双11”当天,蚂蚁金服平台就销售出6亿笔保单,平均每分钟41万单,共计提供224亿元保障金额;京东电商方面则有300万用户领取了送货龟速险,同时涉及提升商家服务的电商保障险二次购买率提升6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受欢迎的保险产品并不是大众所熟知的传统保险、健康险或车险。如京东商城推出的龟速运货险,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电商平台的物流时间。也就是说,消费者在11月11日当天在任何电商平台上购物,如果发生订单配送延迟,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京东金融保险业务负责人表示,其针对不同场景以及差异化的细分产品,给用户设计同类不同种的各种商品,这样用户在购买的时候,就会体会到量身定做,量体裁衣的感受。不只是上述产品,“双11”期间的“奇葩”保险产品依然层出不穷。“今年‘双11’期间,有一些听起来有些奇特,甚至有些喜感的保险服务,比如物流破损险、衣服褪色险、鞋子脱胶险、化妆品过敏险、保价险等。”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说。依托特定场景的产品料将增多那么,这些听起来很奇怪的保险产品为何会在“双11”期间大放异彩,并让消费者和商家安心购买呢?“利用保险机制促进了消费达成,从价格、质量、物流等各环节提升消费体验,化解售后纠纷,还提供意外损失后经济补偿的一类保险,都称为消费保险。”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监梁越平表示,这些产品可以解决一些让买家和卖家特别头疼的问题。例如尿不湿过敏险,由于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尿不湿产品后,在给孩子使用的过程中会红屁股,从而发生退货、消费者投诉等纠纷,不仅给商家的盈利和信誉带来问题,还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该保险产品就是因此而生,目标人群是网上卖尿不湿商品的那些商家,这些难以定责的损失都由保险来覆盖,商家并不会因为投诉率上升而影响店铺信誉,同时降低客服压力和人工成本,消费者更轻松便捷的处理售后问题。“如果我的店铺没有打上保险的标签,消费者就会没完没了的问:陶瓷在路上碎了怎么办、刚买就降价怎么办、大件家具要退货谁付运费……现在一看有保险的标签,都不问了,直接下单,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要退、换、验货,我们也不用去扯是谁的责任,直接由保险赔付了。”一位家装电商的负责人夏维君表示。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这些保险产品的诞生符合了当下电商购物场景的需求。“保险的魅力不仅是赔钱,而在投保之前的情绪和投保之后的风险管理。”梁越平表示。某保险业内人士在跟《每日经济新闻》交流时表示,这种依托特定场景和中介平台的保险产品肯定会越来越多,因为消费行为的多元化需要这些产品。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在完善,也给了这些产品的诞生提供了技术依托。
  • 农村电商遭遇物流之痛 还有多少个“最后一公里

    热点聚焦 2016-11-14
    导语:近年来,以农村淘宝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悄然兴起,从电商巨头下乡刷墙,到打工青年回乡创业,农村电商给乡村带来深刻改变,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大多数淘宝卖家不一样,路力今年的“双11”是伴着发电机的轰鸣声度过的。出生于1992年的路力,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古鼎山安新村,2013年年底开始在家乡做淘宝电商。11月10日,就在许多人提前为“双11买买买”做准备的时候,作为农村淘宝店家的路力却无暇顾及可能增长的订单和随时的顾客咨询。由于融水县西廓变电站实行技术改造,11月11~12日,融水县部分地区将间歇性停电。为了保证“双11”期间淘宝店的正常经营,路力不得不开车从县城买回汽油,从10日下午启用发电机供电。 “如果电供不上的话,‘双11’我们就根本做不了生意。”坐在一堆等待发货的衣物中间,路力显得有点急躁。在他看来,停电的事情虽小,但也反映了做农村电商经常会遇到的困难:硬件设施跟不上,服务意识也落后。“为什么要‘双11’的时候停电呢?”他无奈地说。近年来,以农村淘宝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悄然兴起,从电商巨头下乡刷墙,到打工青年回乡创业,农村电商给乡村带来深刻改变,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农村电商怎么才能走上台面今年“双11”的最新数据是,全国共有近2万个村淘点,覆盖425个县,网货下行帮助2万个村,500万村民购买了1150万种商品。然而,农产品上行售卖方面,农村电商目前仍有不少烦恼。杨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的大学生村官,也是当地土特产电商平台苗村倌的负责人。今年10月中旬,杨宁曾以融水县大 学生村官创业联盟负责人的身份找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农村淘宝在当地的负责人寻求合作,希望能把她带领农户种植并加工的一种土特产——高山粉葛推荐到“双 11”的农村淘宝会场,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但对方很明确地拒绝了合作请求。“他们说我们的农产品质量不统一不过关,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而且一般参加‘双11’活动都需要备货,我们的资金也不够。”路力也在11月初报名参与淘宝天天特价的活动,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服装网店的销售量,实现薄利多销,但淘宝平台也没有通过对他的资格审 核。“在以前是报个名大部分活动都能参与,现在必须要有比较高的销量、较好的排名,或者是促销的幅度要足够大。”他分析,可能是因为今年淘宝的管理规则更 加严格了。相比于2年多前自己刚回家开始做电商的时候,现在农村电商的进入门槛变高了。这次的经历让杨宁反思:农村电商该怎么才能走上台面?“现在的情况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每一家宣传的投入都很大,但效果都不好,很难实现品 牌化、标准化,而且分布也比较分散,农村电商要抱团取暖。”为此,杨宁等人筹备成立了融水县农村青年创业协会,希望能撮合几家农村电商合作开展宣传、采 购。如果说杨宁和路力是想参与活动而未获批准,那么广西融水县牧恩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创始人蒙可畅则是很早就断了这个念想。 “今年‘双11’天猫和淘宝的促销活动都没敢去参加,因为买流量太贵了。今年我了解的情况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位置和营销效果,一些商家要去买流量,用户每点击一次卖家的页面,卖家就要给平台不少流量费。”蒙可畅说,昂贵的流量费,农村电商难以承受。物流之痛回到家乡从事农村电商已经两年多,让路力耿耿于怀的是大山里面的物流成本。 “如果在外面(东南沿海)做电商,一个快递3元左右就能送到,但我们这种小地方谈价格很难,因为快递公司比较少,我们的货又多,价钱一般是4~5元一个快递。”路力表示,在所有成本中,仅物流运输成本就占了20%~30%。由于当地快递公司较少,而且大多是加盟连锁性质的快递公司,因此定价权往往都掌握在当地的快递公司手中。“快递都有一个内部的群,他们会相互谈好价格,甚至还会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比如这家公司只能由A来做,那家公司只能由B来做。”从事养殖业的蒙可畅一直很担心今年“双11”快递服务站会不会爆仓。在去年“双11”期间,蒙可畅卖出了平时好几倍数量的融水香鸭(当地一 种特产),但投诉率也从1%上升到了10%,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快递货物太多,导致平时1天即可送达的货物花了三四天才送到,等用户收到时,早已过了保 质期。事实上,快递物流成本高企、价格不透明一直困扰着农村电商的发展。由于不仅要链接为农民服务的商家,还要嫁接农户和农产品,工业产品下行和农业产品上行双向的物流配送能力都令人担忧。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为 48%,还有近一半的乡镇不通快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称,对许多民营物流企业来说,村镇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大部 分物流和快递公司都不愿意涉足村镇快递网点建设。而乡村物流又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往往对物流配送有更为严苛的要求,这进一步加 大了物流的难度。该怎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电商企业纷纷使出了自己的招数。最近,菜鸟网络农村物流宣布搭起了一张覆盖460多个县、2.1万个村的农村物流网络。而京东集团也计划在今年底使其物流覆盖40万至45万个村,并试点用无人机在农村地区配送快递。最缺美工、营销人才虽然已经有不少年轻人接着农村电商的契机回乡创业,但大多都还是单打独斗,优秀的电商人才十分缺乏。路力电商公司的全部员工只有3个,特别忙的时候,路力的母亲也会帮忙发货。创业至今,路力前后招募过十几个“合伙人”,但几乎没有一个能长期留下来。“他们很多是来尝尝鲜的”。从今年6月至今,由于缺少美工设计、网络营销的人才,杨宁已经流失了20多个大客户的订单。“我们一直在招人,但招不到。这类人才一般是高校毕业的,不愿意到农村来工作。”事实上,人才短缺也不仅是广西的问题。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山西长治市调查队调查发现,有5个因素制约着当地农村电商发展,其中人才短缺尤 为令人担心: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素质不高,他们对互联网这样的新科技手段应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普 遍没有受过职业培训,对网络店铺管理、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等营销手段缺乏系统认识。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全国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达200万。其中最缺推广、 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三类人才。在《新三农与电子商务》一书中,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和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晓春统计发现,在农村 20%的人缺少开店知识,14%的人反映不会设计网店,31%的人认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经营管理和发展问题。如今地方政府和电商巨头,已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作为重要发力点之一。以融水所在的柳州市为例,近年来,柳州共青团举办贫困村青年电商创业培 训班50期,培训青年3500人次形成指导村民开展种养殖到农产品电商平台销售一条龙的帮扶体系,覆盖青年350人,共实现销售额约560万元,蒙可畅等 人也成了当地农村电商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