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盛优选即将完成30亿美元融资 红杉资本领投

    热点聚焦 2021-02-19
    联商快讯:2月18日晚间,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兴盛优选将完成30亿美元融资,红杉资本领投,腾讯、方源资本、淡马锡、KKR、DCP、春华资本、恒大等跟投。据悉,兴盛优选本轮融资完成后估值至少达8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本轮融资将在近期完成,这也将是目前社区团购领域完成的最大一笔融资。兴盛优选成立于2013年,率先摸索出了 “预售 + 自提” 的社区团购模式,目前交易额位居行业首位,2020 年完成 400 亿元的交易。兴盛优选2020年底的单量大约在1000万单,而湖南大约在400万单,仍旧是其核心根据地。兴盛优选模式的核心是“便利店+生鲜”。起初是在已有的9000多家芙蓉兴盛便利店(现在数目已超过13000家)的基础上,帮助店主做收入增量,同时靠门店增加履约的稳定性和社区用户信赖感。此外,兴盛优选在根据地市场比如湖南市场有很强的本地化供应链能力,比如能够提供12种以上的湖南本地辣椒等等。现阶段兴盛优选真正具有独特性的护城河,还是物流。兴盛优选的物流团队据说有1万5千多人。物流这件事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整个体系的搭建需要时间、团队、基础设施同步成熟,耗时耗力。社区团购曾是2018年零售行业的最大风口之一,曾获得大量资本青睐,不过一地鸡毛过后,彼时入场玩家多以合并、裁员、破产等结局匆匆收场。不过,受疫情催化,社区团购于2020年再度成为风口。阿里、京东、苏宁、美团、拼多多、物美等巨头相继入局社区团购。巨头们来势汹汹,在菜品价格、前端团长和末端物流上,用激进的价格补贴策略打压对手,抢占市场。互联网巨头杀入社区团购,还是熟悉的模式——挥舞资本大棒,贴身肉搏,烧钱补贴。对于兴盛优选来说,巨头入局把社区团购从一个区域战争变成了全国战争,兴盛优选以湖南人为主的团队能否适应全国征战?这其实对其组织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来源:联商网
  • 1秒240万,被争夺的春晚前10分钟划算么?

    热点聚焦 2021-02-18
    参与春晚百亿元大项目之余,春晚开播前几分钟广告你可有注意到?自从2012年春晚正式实施“零广告”之后,每次开始前的十分钟就成为了新的广告“黄金时段”。作为每年公司广告投放的制高点,在2021年前十分钟的黄金时间段,你能看到这些企业的名字:古井贡酒、中国银联、中国邮政、飞鹤、猿辅导、中国劲酒、金领冠奶粉、中国移动、作业帮、云南白药、贵州茅台、君乐宝、苏宁易购、老村长、雅迪电动车、青花汾酒、易车、五菱汽车、海尔三翼鸟、安慕希、习酒、快手、海澜之家、梦之蓝 、淘宝、抖音。这其中,有与春晚合作过多年的老伙伴,也有首次登陆的新贵。相比2014年以来就长久被互联网大厂霸占的春晚独家合作伙伴,春晚前十分钟广告相对较多且内容丰富,可以说是过去一年的热点集合:比如,2020年大火的在线教育与短视频,让猿辅导、作业帮、快手、抖音等明星公司成为2021年春晚广告中的大金主。盒饭财经梳理了近十年来春晚前十分钟的广告,了解它们的共性与特点。可以说,这些广告企业所属行业反映了过去一年中国市场经济变化特点,纵观广告主的更迭,是巨头之间地位的变化,也是中国商业变迁史的缩影。1流水的广告主2010年春晚的植入式广告引发了全民大讨论,2011年央视春晚宣布“零植入”广告,2012年起,“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及其广告冠名等也被取消。也正因此,2012年以后,春晚开播前几分钟的黄金时段,成了最紧俏的广告时间。近十年春晚前广告,盒饭财经制图 梳理2012年到2021年这十年的广告发现,在春晚开播前的十分钟内,每年出现的广告品牌数不等,大多在20个左右,单只广告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不等。这些广告形式各异,有的是将其他周期的广告投放内容照搬过来,有的则将病毒视频风格的广告搬上了电视,有的选用员工拜年的形式,也有不少企业会贴合春节、家、温情等主题专门推出制作精良的广告,打感情牌,比如小米春晚广告片《我们的时代》,滴滴《滴滴是一种习惯》、美团《致敬在每一个岗位努力奋斗的人》等。这些广告主所涉行业主要集中在酒业、家电、金融、汽车、消费、零售、互联网。其中,梦之蓝、美的、苏宁、古井贡酒是常客,在2012年到2021年间,均上过7届春晚,小米、伊利、太平洋保险、君乐宝也都数次携手春晚。广告内容通常是以产品或者品牌为主,比如2015年,美的集团便以蒸汽洗和变频空调两款产品各推出一条广告;2017年和2018年,支付宝分别就集五福活动和蚂蚁森林产品推出广告;而对于一些只“露脸”几秒钟的品牌,则主要以宣传品牌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也曾登陆过春晚前的黄金位广告。2018年,《捉妖记2》出现在两则春晚前广告里,一则是宣传电影本身,另一则是与麦当劳合作款。彼时,《捉妖记2》近亿元投入春晚60秒广告的新闻稿现身各大网络平台,该电影宣传公司对外称,这也是国产电影第一次和央视春晚深度合作。遗憾的是,尽管票房冲到20亿,还有梁朝伟与李宇春助阵,依然口碑坍塌。春晚广告战中争夺最激烈的就是开场前的十个广告时段,也被称为8点前倒数前十,因为越靠近8点的含金量越高,总体看来这些黄金时间段的费用在几千万到亿元不等。比如,2015年,小米以2238万元竞得标底价为1890万元的倒十(春晚开始前倒数第十个广告)位置。而彼时想要把生态故事讲上春晚的乐视,2015年用7199万竞得了标底价为3780万人民币的倒四位置,30秒,相当于贾跃亭的脸每出现一秒,就烧掉240万投资人的钱。由于一些资源会打包卖出,最终算下来可能就上亿了。虽然广告费动辄数亿,但对于商家而言,能在央视春晚做个广告,还是非常划算的。“在央视春晚做广告按投入和产出比来说是最合算的。”蒙牛乳业联合创始人孙先红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家往往看重的是央视春晚的传播力度和收视率,“在春晚做广告是塑造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的好机会”。虽然随着新媒体的分流,春晚的魔弹效应不再,但它依然是灭霸级的传播机器。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 2001至2019年,央视春晚保持了平均30%的高收视率,这意味着至少7亿人次观看央视春晚。为了吸引广告赞助商,央视也从每年8月份选导演开始,一直到明年2月份,通过巧妙的议程设置,持续制造热点,增加曝光度。还开办了《我要上春晚》等一系列对标春晚的互动类综艺节目。2流量模型的投影从财经角度看,春晚自带吸金光环,是中国经济的放大镜。总体看来,春晚广告见证中国商业的四轮变迁:上个世纪80年代,春晚主流赞助商以钟表、自行车等“老三样”为主流;90年代则开始过渡到家电厂商争夺战,中国制造业偏爱春晚,吸引了海尔与美的等家电龙头展开争抢,美的开启一段霸屏时代;21世纪以来,知名酒类品牌与快消产品迅速加入大战阵营,国窖、五粮液、洋河梦之蓝、伊利、蒙牛等主流快消品牌入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互联网巨头则成为重要替代力量。如今,互联网公司成为主角。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2014年,腾讯、百度、360、小米、京东开始在春晚黄金时间段打广告。也是在那一年,微信支付“偷袭珍珠港”,推出微信红包,开启了全民微信发红包模式,从除夕到初八,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也开始对支付宝构成了威胁。随即,阿里、百度相继押注这一赛道,BAT成为春晚常客,一众互联网企业也相继登上春晚前广告,包括店连店打折网、赶集网、易车等,到2021年,有四分之一广告主为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公司在春晚的地位也面临更替。2019年春节时,中国移动互联网形成两大主要梯队,占据中国用户上网总时长超70%。第一梯队腾讯、阿里、百度,用户量分别达到10.8亿、10.6亿、9.8亿;第二梯队新浪、头条、美团、网易,用户量则达到3亿到5亿级别。但与此同时,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短视频开始成为春晚主角,快手、抖音相继成为2020年、2021年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也在春晚前的黄金时间段占据重要位置。支撑短视频巨头上春晚的,是整个互联网流量模型的变化,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止到2020年,短视频平台平均日活跃用户达6.29亿,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84.3分钟,且数据仍有不断增长趋势。可以看出,广告主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也是我国商业权力变更的一个缩影。在2021年,共有26个品牌登上春晚广告黄金档。从广告主所属行业上看,这次春晚前的广告投放延续了快消、互联网、零售为主的结构,快消与互联网仍是投放大头,可以看到,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逐步恢复。3王者or陪跑2015年春晚前的广告中,出现了一则思埠集团的广告。许多人当时对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对于旗下的产品应该有所耳闻。这是一家依靠微商起家的公司,除了面膜品牌天使之魅、黛莱美之外,公司还有素佳、植美村、纾雅等女性品牌,庞大的产品线曾经一度占领朋友圈。出现在春晚前的广告时,思埠集团成立不到一年,却控股四十余家企业,成功借壳上市,据称,为了登上春晚,思埠斥资2501万元,露出了旗下黛莱美、天使之魅、素佳、植美村等产品。不过仅一年之后,微商就开始面临行业整体整治,思埠自身也被负面新闻缠身,信誉受损,集团也渐渐走向下坡。在春晚黄金时段,品牌商你来我往,有的旋踵即逝,有的盘亘多年。这就像商业权力的变迁中,有胜出的,也有被抛弃的。被视为正面的典型,是表现最为“财大气粗”的是中国家电龙头美的,已经连续十几年在春晚上的广告投入,常年盘踞零点报时。美的霸屏的时期,国民家电消费处于国产替代的黄金期,美的集团也高速发展,数据显示,美的集团2003年到2007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每年都在110%到270%之间,在2010年成功跨越37亿元规模。也不乏被在时代洪流中消失的,2014年,国内网约车市场曾掀起了一轮疯狂补贴大战,当时打得最火热的就是分别背靠腾讯和阿里的滴滴与快的。在四个月时间里双方曾烧掉了将近20个亿。激烈竞争中的滴滴与快的为了争夺市场,到2015年也同时买下了春晚广告的席位。但最终,二者在春晚还未开播前就选择了合并,春晚前的两个广告算是两家大战的谢幕。此外,类似于店连店打折网、赶集网、微店、百合网、世纪佳缘等品牌,也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游戏中日渐式微。在今年的广告中,作业帮、猿辅导备受关注,过去一年中,在线教育的火热催熟了行业的头部企业,在这场持久赛上,未来行业又会生出怎样的变化?能否在2022年春晚前的广告中发扬下去,还需要观望。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发现,目前春晚合作品牌已经稳定在行业巨头或者层层合作过的品牌上。替换频率渐渐变低,对于许多品牌而言,春晚只是的一个过场,在商业的变迁中,发展才是王道。文章来源:联商网
  • 午报 | 唯品会回应被罚300万元;魅族更换CEO

    热点聚焦 2021-02-09
    唯品会回应被罚300万元2月8日,唯品会发布微博称,唯品会已经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唯品会对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违法事实没有异议,接受行政处罚决定,将及时履行,并将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进行全面整改。唯品会将以此为戒,全面加强公司经营合规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利益。:-0 以后全网最低价一去不复返。网店售卖可定制生病视频近日,网友发现有网店卖生病视频,包括打吊瓶打石膏抽血等项目。根据卖家发来的链接,搜索“生病”即可根据编号购买。同时,生病视频可提供定制服务,加买家声音8元去原声5元。对此,有律师认为,如员工在网上购买虚假“输液视频”,是为了欺骗公司自己患病,骗取带薪病假,情节严重可能涉嫌诈骗犯罪。:-0 为了请个假大可不必。魅族更换CEO,黄章亲弟弟黄质潘上任近日,一封来自魅族的全员信显示,魅族更换了CEO,新任CEO为黄质潘。据悉,黄质潘是魅族创始人黄章的亲弟弟。黄质潘共关联11家公司,目前担任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职务,2020年5月还曾对外投资珠海舒心堂保健按摩有限公司,持有20%公司股份。:-0 黄质潘之前负责魅族供应链和乌克兰市场。乐视回应App欠122亿乐视视频图标更新,显示“欠122亿”。对此,乐视回应称:逆境时更要乐观面对,此次更新不影响使用,乐视网虽已退市,但乐视视频仍在坚持运营。:-0 希望尽快还钱。冒充老干妈员工诈骗腾讯者被公诉据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消息,2021年2月7日,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将冒充“老干妈”公司工作人员行骗的曹某等三人向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曹某、郑某君、刘某利享有的诉讼权利,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并听取了辩护人意见。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曹某、郑某君、刘某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冒充“老干妈”公司员工骗取腾讯公司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三被告人刑事责任。:-0 骗了鹅迟早要还。来源:艾瑞网
  • “就地过年”催热线上年货节

    热点聚焦 2021-02-08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初步数据显示,2021网上年货节启动以来(1月20日-2月3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超5100亿元,在线餐饮销售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40%。重点监测在线餐饮平台年夜饭系列商品销售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96%,其中,半成品、特色年菜、年夜饭分别增长380%、110%和70%以上。商务部此前曾表示,年货节期间,各地通过政企联动、区域联动、商旅文联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和公益助农等举措,打出网上过年“组合拳”,让消费者饱眼福、享口福、晒幸福。同时,各地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春节消费特点,围绕“就地过年”人群需求,丰富特色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品家乡味、享家乡情,在当地安心过年。各大平台纷纷通过大额补贴、大牌贺岁、爆款直降等优惠措施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本地出游的场景选择;围绕年饭年俗、滑雪温泉、文化品位、情侣亲子等需求,精选服务供给,为“就地过年”的消费者创造更好的过节体验。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春节是居民消费的高峰期,但由于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很多地方都在鼓励“就地过年”,这可能会对交通运输、旅游酒店等消费市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网上年货节这个形式采用打折或优惠补贴等方式来促进消费,相当于降低了消费者购物的成本,进而充分激发他们的消费意愿,对消费市场将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这有利于消费市场能够保持前几个月持续回暖的势头,进而为整个经济的增长注入动力。据了解,网上年货节期间,各地联合电商企业共同推出了凸显春节特色的活动和服务。其中,上海某企业实体门店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同步经营,在线下折扣基础上叠加远程订单优惠券,同时开展直播拜年带货,方便消费者居家嗨购;河北石家庄通过与电商企业合作,推动6000多个商超小店开展网上销售;贵州依托地方电商平台打造特色年货集市,实折实扣为市民提供品质好货;广西财政安排6亿元,依托主要电商平台发放消费券,引导网络消费。各色活动中,年夜饭成为重要主题之一。北京发起“京城线上过大年”活动,发布年饭、年菜、餐厅等特色榜单,推出网上预订、配送到家服务;福建开启“云上跨年购”系列活动,推出“春节云上餐厅”,制作闽菜教学视频,提供年夜饭网上订餐、送餐到家服务,引导群众宅家过年,还动员志愿者向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等提供年夜饭配送等爱心服务。“年夜饭及半成品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能够真正地满足就地过年的现实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送餐到家、小份菜、预制菜等,能够融入到就地过年的异乡人的生活中。”付一夫说。针对网上年货热,付一夫指出,从长期来看,餐饮行业还要强化对食材质量的把控,疫情唤醒了人们对食材新鲜程度以及质量安全的重视,而餐饮业的立足之本就是食材质量。同时,餐饮业应该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与互联网平台、直播平台、外卖平台的合作,去拓展线上的新盈利渠道;此外,还要推动餐厅的场景化升级,因为餐饮其实是典型的体验式消费,除了食材口感之外,用餐的场景同样是激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在场景升级、提升客人消费体验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在做好网上年货保供的同时,年货节期间的运力保障和疫情防控也毫不松懈。据了解,国家邮政局组织邮政快递企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年货节期间的寄递服务保障工作,并落实关心关爱快递小哥的有关要求,维护一线快递员合法权益。江西等地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外卖骑手、仓储配送员等电商从业人员发放防疫物资、接种疫苗;天津还建立了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为电商企业出具保供通行证明。此外,为实现商品销售可追溯,广东指导企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通过“人车物”三定位,确保商品销售全流程可追溯、可管理、可控制;陕西依托“陕冷链”追溯系统,对进口冷藏冷冻产品加强追溯管理,保障商品运输过程中安全可控。文章来源:艾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