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注(2017年2月23日)

    热点聚焦 2017-02-23
    创业头条2017.2.23 星期四【周边新闻】1、Uber无人驾驶汽车开始接送客2、共享单车押金问题引关注,部分平台已能“秒退3、HTC Vive与国家旅游局联手打造VR旅游数据平台4、电竞选手生存调差:多数月薪数千 淘汰率达99%【科技新闻】1、天猫实现可挑选“当日/次日达”商品下单天猫近日悄然上线了一项新功能——在搜索商品关键词后,筛选项中新增了“当日/次日达”服务供消费者选择。这意味着消费者在网购时,可以挑选那些送得更快更准时的商品来下单。今后,物流不再仅仅是下单购买后的配套服务,而是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项物流服务是由菜鸟联盟提供的。菜鸟联盟负责表示,这是电商领域第二次以物流驱动消费的标志性事件,上一次是淘宝推出“包邮”服务创业在线2、搜房确认耗时两年借壳回A之路终止2月21日晚间,搜房控股有限公司(SoufunHoldings Limited,SFUN.N,简称“搜房”)宣布,因国内监管不确定性,公司已达成协议终止借壳万里股份,该协议将在双方董事会审议后生效。这意味着,曾被认为中概股回归典范,耗时两年的搜房借壳计划彻底终止。3、“知乎指数”开启内测有部分知乎用户收到了知乎官方的私信,邀请其加入“知乎指数”功能的内测。“知乎指数”是去年底周源在 知乎品牌开放日 活动上宣布的未来规划功能其中之一,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让品牌主了解自己品牌的运营情况,但没有机构营销任务的普通人,一样可以追踪某个热点在知乎发酵的全过程。从一张泄露出来的截图看(不能公布),知乎指数的用法和百度指数基本一致。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所有知乎用户的行为(赞同/反对、评论、回答、收藏、引用等)都是占了多大权重。4、末日求生沙盒游戏《H1Z1》解锁国区IP《H1Z1(King of the Kill)》是一款末日求生沙盒网游,故事背景发生在丧尸病毒爆发后的15年、美国中部地区。玩家会在地图某处随机“出生”,然后便踏上了探索城市与荒野的道路。不得不说这个设计主题很好,游戏刚出时大家也都是如此,勾心斗角,处处提防着他人。直到一部分中国玩家的出现彻底破坏了游戏既定的规则,这一小批玩家配合默契训练有素,使用语音软件集结在线上统一指挥,可谓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十步一人少有敌手。智库【融资收购】1、妇女儿童移动医疗平台”安心医生“完成2亿人民币B+轮融资亿卓2、3D识别引擎研发公司”皓图智能“获3000万元Pre-A轮战略融资3、儿童美发连锁机构”Qkuts 剪酷“获数百万美元 Pre-A 轮融资4、天然气大数据平台“云顶科技”获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5、鲁大师完成1.125亿元A轮融资6、亲子平台“麦淘亲子”获7000万元B轮融资7、口腔美学品牌“EZ美学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8、餐饮服务品牌“阿拉提餐饮”获得千万元首轮融资亿卓智库9、债券B2C理财平台“草根投资网”获1亿元C轮融资
  • 运营商“无限流量”有猫腻:超出1.5G就限速128Kbps

    热点聚焦 2017-02-22
    导语:大洋彼岸无限流量服务重启,不过,运营商们推出的“无限流量”猫腻不断,限本地使用、超出套餐强制限速等条件苛刻,“无限流量”已名不副实。大洋彼岸无限流量服务重启,国内运营商们“无限流量”猫腻仍在持续。日前,美国第一、二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和AT&T接连宣布将为用户提供“上不封顶”的流量服务,至此,美国四大运营商都恢复了无限流量。与此同时,大洋此岸的中国电信市场在去年也都纷纷推出了无限流量套餐,不过,运营商们推出的“无限流量”猫腻不断,限本地使用、超出套餐强制限速等条件苛刻,“无限流量”已名不副实。运营商“无限流量”藏猫腻 无限流量业务在中美两国电信市场成为标配。美国市场,Verizon日前宣布将为用户提供“上不封顶”的流量服务,客户同时可以享受不限时的语音通话时间、流量和短信。Verizon证实,Verizon无限流量套餐单月资费80美元,四口之家优惠为每个号码45美元,双人套餐每人每月70美元,三人套餐每人每月54美元。每月80美元的单人无限套餐包含了20美元的线路接入费。无限流量套餐还允许用户将手机的流量分享给笔记本电脑或其他设备。Verizon之后,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也正式宣布,重新面向全部用户提供无限流量套餐。至此,美国四大运营商都重新向用户开放了无限流量套餐。除了美国电信市场的四家巨头,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在去年陆续推出“无限流量”套餐。北京联通去年率先推出4G本地流量随意享套餐,月费46元,包含60分钟语音,市话长途都能打,在北京地区使用时,接听、流量全免费。随后,北京移动推出一款46元4G流量随意享的套餐。每月用户拥有1.5G本地4G流量和全国60分钟通话时长。中国电信的磅礴卡套餐费用每月也是46元,用户每月享受2GB的本地4G网速流量。此外,上海联通、河南联通和广东联通此前也相继推出了无限流量、通话的“冰激凌套餐”,目前月费5折,199元起(截止到3月31日)。“假无限”流量不过,看似即将成为用户标配的“无限流量”业务暗藏不少猫腻。北京联通用户陈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己办理的联通“无限流量”业务后,只能在北京本地区时享受高速上网,走出北京进入河北省便无法享受“无限流量”服务,同时,陈先生透露说,当用户所办理的套餐超出规定流量数时,还会被限速,上网体验奇差。北京商报记者从联通方面了解到,北京联通推出的46元套餐,用户在北京地区上网时,使用本地流量超过1.5G后,上网速率限速至最高128Kbps,次月1日起恢复正常网速。不过,联通方面表示,128Kpbs的上网速率完全可支持用户浏览网页、使用手机社交App等基本上网需求。当用户在外地上网时,上网速率不受影响,流量单独计费。移动和电信也推出类似条件苛刻的“无限流量”业务。北京商报记者分别从北京移动和中国电信方面了解到,北京移动用户使用流量超出套餐内的流量后,手机网速将降到最高只有128Kbps的2G模式,可以无限使用,不再额外收费。电信用户超出2GB后,本地流量可以继续免费使用,但是将会限速,最高速度为3.1MB。除流量限速之外,国内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业务还有使用地限制,一般情况下“无限流量”只能在本地使用,异地使用将另外产生费用。甚至有部分运营商提出,“无限流量”套餐业务只支持新用户使用,老用户无法办理。对于有条件的“无限流量”,用户的意见褒贬不一。有的用户认为,不管是降为3G还是2G,能够满足用户浏览网页、使用手机社交App等需求足矣;也有用户指责这是运营商对消费者的“恶意欺诈”,徒有其名,2G和3G的网络速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各式各样的上网需求,尤其是对于图片下载和视频观看。另有网友称:“网速有点坑,感觉回到了2G时代,刷个网页都要几分钟,不希望继续使用这项服务了。”资深通信专家项立刚表示,限速最高128Kbps,这个速率大体上相当于2G,但用户实际体验时,下载速率已不到20Kbps。一般情况下,打开一个网站往往需要20Kbps的速度,尤其是刚刚享受完4G高速网络之后的用户,瞬间跳转至2G网络,体验糟糕。技术成本关难破对于“无限流量”为何猫腻不断、条件苛刻,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到国内三大运营商,但截至发稿,三家都未给出回复。律师表示,如果运营商在相关介绍里面清晰、准确地告知消费者,网速会在什么情况下降速,有哪些限制条件,就不会涉及到虚假宣传和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但如果没有详细告知消费者,只是夸大“无限流量”,就触及到了法律。亿卓智库北京商报记者拨打了中国移动10086查询电话,咨询46元“无限流量”套餐,客服清楚详细地介绍了该套餐包含的分钟数和流量,也对超出1.5G流量后将降速做了详细说明。另外,联通和电信也对这些限制条件做出明确标示。亿卓通信世界网总编辑刘启诚认为,运营商推出这项服务显然是一种市场策略,也是一种炒作手段,虽然是“无限流量”,却被转化为低速网络,这会造成用户体验差的后果,也砸了自己的牌子。智库产业观察家洪仕斌也指出,从本质上来说,各大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只是运营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入网的一种营销方式,虽然说让利给用户,但这种套餐的成本并不高,所谓的“无限”其实是有水分的,但通信市场的竞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为了争夺用户,运营商们都得适应“时代潮流”。创业在线一位不愿具名的通信技术专家分析称,运营商每个基站的接入数量是恒定的,如果都给用户优惠接入,结果就会影响所有用户的上网速度。目前的通信技术还达不到为所有用户都提供无限的高速网络。同时,如果给用户提供“无限”的流量,在成本方面,运营商也要承担不小的压力。国内某运营商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运营商提供无限流量确实要为此付出更多成本,最基础的成本就包括计费体系增加模块的成本,加之运营商流量收入也会减少。项立刚也指出,运营商的一部分重要成本来自于为保证高质量服务必须不断增加基站建设,基站包括微微基站、微基站、宏基站,成本从1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基站建设还包括占地费用、后期维护费用、用电费用等,粗略估算,运营商整个网络运营、维护、用电等花费可达约1000亿元/年。
  • 兔死狗烹的故事会在华为上演吗?华为清理老员工

    热点聚焦 2017-02-22
    导语:有人把这个清退行动与2000研发将士出征联系起来,认为华为通过把老员工派驻海外自然淘汰来完成变相清退。最近两天,华为裁员的事情从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发酵,进而出现在各个网站和媒体上,引发了各方关注。具体的内容是华为职工反映,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亿卓智库有人把这个清退行动与2000研发将士出征联系起来,认为华为通过把老员工派驻海外自然淘汰来完成变相清退。对此,华为表示纯属谣言,也有海外老员工表示自己并未被清退。亿卓那么,这件事情真相如何?为何会引发广泛关注?这个事情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智库一、无风不起浪所谓华为34岁裁员这个事情,最早是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爆出,多个ID证实。然后裁员这个事情从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到通信行业的C114论坛,再到知乎,进而出现在各个媒体之上。创业在线其实,华为裁员并不是新闻,华为的人员流动一直比较大,但是出现以年龄裁人的传言,这还是第一次,这让华为内部外部震动都很大。2016年,华为的业绩喜忧参半,一方面华为的销售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在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华为的利润并没有与营业收入同步快速增长。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7新年献词中便明确表示:“过去几年,公司保持两位数收入增长,但运作效率和现金流的改善不足,管理费用增长超过收入和销售毛利的增长,现金收入比下降。”另外,他认为华为要优化人员结构,对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对内开展不合格调整。这个优化人员结构并不是徐直军个人的意思,任正非也是2017年开年就提出要破格提拔4000人。一个公司盈利下降,同时还要优化人员结构,破格提拔干部,薪酬较高而性价比不高的老人自然会成为调整目标。虽然心声论坛这种34岁一刀切的说法并不完全可信,但是老员工要被冲击这个事情恐怕是很难避免的。二、为何引发广泛关注互联网公司,IT公司裁员这个事情并不奇怪。为何华为的举动会引发各方关注和广泛讨论呢?这是因为华为员工的高收入和年龄划线让众多科技公司的从业人员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觉。华为的薪酬体系包括工资、奖金和虚拟股的分红,华为工资高,但是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华为的奖金再加虚拟股的分红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华为的老员工随着年头工资涨幅也许不是很大,但是一年年奖金的积累再加越来越多的虚拟股,一个级别不高的老员工一年也能拿到百万以上,相当于其它公司高级经理人的水平。而通信行业的技术细分的很细,一些职位并不是随着年龄和经验丰富就有更高的水平,而是达到一定层次水平和职位就遇到天花板。这种情况下,没有家庭拖累,精力充沛,体力旺盛、学习能力更强的新人就会有竞争优势。而在华为的薪酬体系下,新人的工资、奖金、分红综合下来要比老人少的多。性价比高的多。在总体效益好,利润丰厚的情况下,华为可以容忍众多性价比不高的职位,而到了利润增长不那么乐观的时候,就要适当吐故纳新了。事实上,在其他行业这种情况非常多见,而且不限于老员工(其他行业薪酬一般与职位挂钩,同职位老员工相比新员工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40岁的服务员并不能比20岁的服务员赚的更多)。中高管理层如果性价比低了一样会新人换旧人的。只是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历史太短,流动性太大,入职多年的人是少数,还感知不到这一点罢了。华为的举动,让其他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有了警醒。如果你一直遇到职位的天花板无法上升,那么在技术岗位也好,营销岗位也好,一旦你年龄大了就无法和年轻人竞争,你的性价比低就会被替换掉。三、做好人生规划,未雨绸缪中国从1949年建国到90年代大下岗之前,实行了相当长时间的终身雇佣制。你只要加入一个企业,就可以从入职干到退休,在你20多岁的时候为企业做贡献,而企业也不会在你50岁以后抛弃你,而会给你合适的职位和工作一直到你60岁退休。90年代改革之后,终身雇佣制事实上仅存在于体制内了,大部分企业都会根据企业需要选择雇员。2000年到2017年,仅仅过了17年,时间还不够一代人从入职走到退休。很多人也没有意识要做终身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事实上,没有终身雇佣阶段的香港有过统计,平均在45岁的时候,一个人一生的收入达到巅峰。除了极少部分人能继续上升,大部分人是要下降的,转而和新加入工作的年轻人一起去竞争低工资高强度的低级职位。所以,无论你在多么知名的企业,多么优秀的行业,都要在20多岁,30岁就有所准备。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水平,适当积累财富,准备被动的财产性收入应对不时之需。以华为为例,华为40多岁的人,在华为已经工作10多年,早年间每年有几十万的收入,后来一年有百万的收入。如果适当积攒,购买深圳的房产。那么到了2017年,他应该有数套价值不菲的房产,资产总额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仅仅靠房租或者房屋出售后的理财产品收入,就可以维持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准。离职完全可以当作提前退休,享受生活或者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如果没有规划,高收入都用高消费花掉。不积累财产,那么这次离职就会是灭顶之灾。高档住宅的贷款要还,豪车要养,老婆的包包化妆品要买,子女国际学校的费用要拿……这都依赖于你的工资,而你离职后再找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你也许无法掌握企业的命运,无法预测未来的危机,但是你至少应该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一点准备。
  • 鹿晗玩创投,携新希望、华视娱乐等成立清晗基金,有望成为新一代创投人

    热点聚焦 2017-02-22
    导语:此前,一则鹿晗与其他投资者联手成立“清晗基金”的消息亦霸屏了财经头条,透露出这位当红“90后小鲜肉”进入创投圈的信息。还记得那个上海外滩的邮筒吗,因被鹿晗摸过之后,粉丝为了与之合照,排队到凌晨的“奇观”甚至登上了BBC、VOA等权威外媒版面。2月6日,一则鹿晗与其他投资者联手成立“清晗基金”的消息亦霸屏了财经头条,透露出这位当红“90后小鲜肉”进入创投圈的信息。@投中信息的微博内容显示,“2月6日,清流资本联合新生代现象级优质偶像艺人鹿晗、新希望集团宣布,共同成立清晗基金。鹿晗作为90后现象级艺人,本身就是年轻一代潮流文化代表,在引领新生代生活方式方面,拥有超强的年轻受众群体号召力。据悉,基金早前已完成了首轮募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希望集团官方微博评论并转发此条微博内容时表示,“#清晗基金#你负责颜值,我们负责养家。”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亦从新希望相关人士处确认了这一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希望集团与华视娱乐外,清晗基金的另一股东背后隐藏着鹿晗的“迷妹”。公司资料显示,清晗基金的第二大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清晗高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清晗高源)为清流资本旗下资本运作平台,公司第一大股东是清流资本总经理、被誉为“度娘”真人版的百度前副总裁王梦秋。作为资本圈的大佬,王梦秋实谓鹿晗最具“钱力”的铁杆粉丝,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其对鹿晗的喜爱。王梦秋丈夫创办的“美丽说”更是请来了鹿晗作为代言人。有了这位“钱力十足”的粉丝支持,鹿晗未来的资本之路着实令人引发想象。未透露基金具体投资项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检索工商信息发现,清晗基金注册名称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清晗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6年6月,其股东除了自然人高苏尧、陈春连、李昕昊、盛希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清晗高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清晗高源)外,还有企业法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根合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根合创)和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视娱乐)。公司资料显示,草根合创、清晗高源、华视娱乐分别以3000万元、1000万元、900万元的认缴出资额位列清晗基金前三大股东,分别占比46.15%、15.38%和13.85%,其中草根合创、清晗高源分别为新希望集团和清流资本旗下资本运作平台。“我们跟其他合作方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接触。”新希望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对于清晗基金的投资方向,该人士亦透露,将主要投资于能顺应年轻一代生活方式及消费升级需求的各类早期内容制作团队、媒体及平台,旨在扶持更多年轻的文化内容创业者。虽然并未透露基金具体的投资项目,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家深圳的创投公司股东名单中发现了清晗基金的身影。据深圳对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对对科技)的工商资料信息,清晗基金及清流资本旗下公司位列其中。除此之外,与昆仑万维有合作关系的上海辰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也为对对科技的股东。亿卓智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开检索对对科技发现,公司开发过一款名为“假装情侣”的App,并不甚知名。一家注册资本仅16万元的创投公司是如何吸引到清晗基金的?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对对科技进行了解,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并不方便接受采访。王梦秋是鹿晗背后“金主”?亿卓值得一提的是,清晗基金的第二大股东——清晗高源大股东王梦秋与鹿晗“关系匪浅”。智库记者梳理王梦秋简历发现,这位被誉为“度娘”真人版的百度前副总裁实谓鹿晗的“迷妹”,曾数度在公开场合表达其对鹿晗的喜爱,带有“鹿晗”标签的状态布满了王梦秋的微博。亦有无数八卦娱乐帖中将王梦秋称为鹿晗的“贵人”,背后的“金主”。创业在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王梦秋为法定代表人的珠海清流鑫源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与鹿晗工作室——珠海鹿之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其工商注册地址同在珠海市横琴新区宝华路6号105室。除此之外,王梦秋丈夫徐易容为“美丽说”的CEO,而鹿晗恰为“美丽说”的代言人。除了粉丝和偶像外,两人的关系不得而知,但身为清流资本的总经理,不容忽视的是坐拥资本实力的王梦秋可能为鹿晗带来的帮助,此次共同成立清晗基金亦是双方合作的开端。有了这位“钱力十足”的粉丝,鹿晗未来的资本之路着实令人引发想象。事实上,鹿晗早在清晗基金成立之前便踏入创投圈,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移动电商“达令”,而达令背后的投资人实谓豪华——IDG资本、红杉资本、今日资本等,而鹿晗与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达令创始人齐燕的一张合照也可谓是聚集起创投圈的“顶级阵容”。作为当红的“90后小鲜肉”,鹿晗的号召力十分惊人。据创业邦消息,鹿晗一则看似漫不经心的“嗨,达令”的微博当天便为“达令”App增加100万用户。据桔子IT数据,去年8月,上线不足两年的达令已完成了3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