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支付牌照叫价4亿? 自去年以来涨了近10倍

    热点聚焦 2016-10-20
    导语:去年以来,互联网支付的牌照价格差不多已经涨了10倍。产业资本加速布局、叠加监管收紧第三方支付牌照审批,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并购高潮,而其背后牌照价格正在水涨船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去年以来,互联网支付的牌照价格差不多已经涨了10倍,“一年前,支付牌照价格大概5000万元,半年以来,一张没有业务资质的网络支付牌照价格已经涨至2亿元左右。”互联网支付牌照现转让潮唯品会收购浙江贝付,键桥通讯现金9 .45亿元购买上海即富45%股权,以及新华金控7000万全资收购国华汇银……本周前三个工作日,陆续传出3起第三方支付并购案件,而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并购案件已经屡见不鲜……国内此前已掀起了支付牌照收购潮,京东、小米、万达、海尔、恒大等明星企业,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将支付牌照纳入囊中。其中,恒大集团完成对广西集付通的收购,曲线获得了支付牌照;美的集团收购深圳神州通付的事项也已经完成了50%股权的变更。第三方支付收购明显增多,与产业公司正加速金融、互联网金融布局分不开。刚完成对国华汇银收购的新华金控常务副总裁高凡向南都记者表示,收购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基于公司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第三方支付成为众多公司打造金融生态闭环的重要“基础设施”。唯品会互联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朱敬对南都记者表示,唯品会通过收购浙江贝付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将其平台用户构建完整的交易闭环,打造自身生态圈。众多收购案背后,重要原因是当前企业已无法通过向央行申请的方式取得支付牌照。今年8月12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首批牌照续展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这意味着,合规监管压力下,股权收购持牌公司成为可取之道。“实际上,在收购之前我们已经自建了一套第三方支付系统,并已经递交至央行。”高凡向南都记者透露,不过,央行今年以来收紧第三方支付牌照,以致申请迟迟没有下文。互联网支付牌照叫价4亿高凡表示,收购过程中新华金控发现,随着监管收紧牌照审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变得稀贵,加之包括产业巨头加速布局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价格水涨船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去年以来,互联网支付的牌照价格差不多已经涨了10倍,“一年以前,市场上支付牌照的价格大概在5000万元,半年以前,没有业务资质的网络支付牌照价格已经涨至2亿元左右。”南都记者从业内获悉,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的高涨,第三方支付并购甚至出现了专业“中介人士”。资深支付人士老莫(化名)今年开始做起了金融牌照转让的掮客。老莫称,存量的支付牌照仅有267张,还要刨除不可能转让的牌照,如支付宝、财付通等,可转让牌照是稀缺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仍持续看涨。不过,牌照转让生意中,如何定价是关键问题。据老莫和北京一家金融中介负责人介绍,成交价格主要看牌照类型和牌照期限,以及是否有业务流水、团队情况等。前述中介人士表示,各家公司评估的权重不一样,具体要视买卖双方自身的诉求,并无统一标准。在价格商定上,买卖方的互相报价采取了加分项累计加价的模式。老莫举个例子,A公司要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获得B公司的支付牌照,那么根据牌照类型确定一个底价,再根据牌照期限,是否续展成功、已有业务量以及是否有过处罚污点等逐一加减价格,确定一个彼此合意的价格区间。事实上,在判断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价值上,业内已对各类牌照类型的价格形成了基本共识。据南都记者从业内了解,价值最高的是互联网支付牌照、其次是移动支付牌照,再次是银行卡收单牌照和预付卡牌照。以唯品会收购浙江贝付为例,有消息称,唯品会收购浙江贝付耗资4亿,唯品会互金负责人朱敬并未向南都记者证实此消息。老莫表示,4亿是互联网支付牌照的行价,如果业务基础较好,还要加价1亿-2亿元。
  • 苏宁阿里10亿再造合资公司 剑指京东沃尔玛

    热点聚焦 2016-10-20
    导语:走过了各自为战的电商争霸时代,强强联合下的电商竞争更加激烈。在“双11”大战打响前夜,相互持股的苏宁阿里又成立了合资公司——猫宁电商。走过了各自为战的电商争霸时代,强强联合下的电商竞争更加激烈。在“双11”大战打响前夜,相互持股的苏宁阿里又成立了合资公司——猫宁电商,从负责的业务看,在阿里与苏宁各自独立的业务外,猫宁主要推动双方资源与业务的融合。有分析指出,此次“猫宁”的诞生,大有与此前京东联合沃尔玛分庭抗礼的态势。苏宁阿里“合体”根据苏宁云商发布的公告显示,南京苏宁易购与阿里巴巴中国拟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猫宁电商。其中,南京苏宁易购出5.1亿元,持有猫宁电商51%的股权,阿里巴巴中国出资4.9亿元,持有猫宁电商49%的股权。据悉,猫宁电商成立后,将以公司化模式管理、运营苏宁云商集团各业务板块在阿里巴巴集团平台上开设的相关店铺和频道,包括但不限于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以此达到提升苏宁云商集团在天猫上的销售和品牌提升的效果。同时,合资公司成立后,双方将在电商、供应链、O2O运营模式等方面推进业务合作。通过基于C2B反向驱动的产品包销定制的业务拓展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对品牌商的服务能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通过创新O2O运营模式,强化对中小零售商、消费者的服务品质提升。苏宁云商方面表示,随着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逐步深入,为了更加有效地整合双方资源,双方在保持业务独立性的基础上,将协同各自在用户、平台、商品、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服务消费者、激能品牌商、赋能零售商,创新变革零售行业。同时,猫宁电商的设立将对苏宁云商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平台业务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代表双方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落地。合作互动升级此次猫宁电商的设立,无疑是给自一年前就开始的苏宁阿里联姻再度添加了一个新彩头。去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投资约283亿元认购苏宁云商19.99%的股权,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尽管这场盛大联姻当时震动业界,但从一年来的成果看,双方仍有诸多有待磨合之处。阿苏阵营和京沃阵营的PK就苏宁方面而言,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尽管与阿里的合作正在逐层深入,但打开苏宁易购App,在选择支付方式时仍不支持支付宝付款。从流量引入的角度来看,在天猫主页上难以看到苏宁易购的独立广告位。而对于阿里方面而言,此前双方曾表示将把电商、物流和售后体系全面打通,将苏宁物流接入菜鸟系统,在天猫平台购物的消费者将享受苏宁提供的上门送装、售后维修等服务。但从效果来看,这种建立在各自独立基础上的合作方式很难与阿里体系内部的生态联动效果相媲美。“猫宁电商的成立可以看做是苏宁阿里打破以往合作模式,进行的一种全新探索。”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成立猫宁电商将使得双方在各自独立运作的前提下,加速将资源彻底打通,以往可能存在的流量分配不均、平台自身黏性受损等担忧,在合资成立的新平台上将得以解决。苏宁云商方面也表示,随着双方合作加大加深,双方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流资源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未来有利于推进双方在电商、供应链、物流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多方位合作。对垒京东沃尔玛如今的电商行业竞争,已经从此前的各自为战,向强强联合下的团体竞赛转变。京东结盟沃尔玛、加速O2O业务布局后,双方近期互动频繁。先是沃尔玛增持京东股份超10%、并获得京东董事会观察员资格,此后沃尔玛全球购旗舰店、山姆会员店两大“王牌”业务入驻京东,沃尔玛自身的跨境电商业务全球e购将逐渐停止运营。就在昨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又现身沃尔玛组织的“中美商界领袖食品安全对话”活动。此次苏宁阿里再出新招成立合资公司,其中不乏与京东沃尔玛分庭抗礼的意味。苏宁云商COO侯恩龙昨日透露,今年“双11”,天猫对平台上的苏宁易购独立频道将给出较以往4倍的资源支持。同时,猫宁电商将负责联合采购,供应链物流由苏宁负责,流量由阿里支持。于斌表示,虽然表面上猫宁电商的成立,与此前“京东+沃尔玛”布局的重点方向不同,但隐藏在背后团体利益的碰撞不可否认,各方谋求的都是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 iPhone 6被黑遭锁定勒索,黑客却说没动数据不是犯罪

    热点聚焦 2016-10-20
    导语:史无前例的打击电信诈骗风暴下,黑客攻击个人用户并勒索,可能成为漏网之鱼。史无前例的打击电信诈骗风暴下,黑客攻击个人用户并勒索,可能成为漏网之鱼。近日,上海的张先生就因为iPhone 6遭遇黑客攻击,导致被锁定无法使用。张先生家里的其他苹果设备,因为用的是同一苹果ID,也连带都变成“砖头”了。黑客向张先生勒索580元,否则不予解锁,并称:“不怕你去告,只是把你手机给黑掉了,我们也没有动你的数据,我们不是犯罪。”对此,张先生向苹果公司求助。苹果公司,要求张先生提供iPhone购买凭据在内的一系列用来说明手机是自己的证明,并告知整个解锁流程需要一个月左右。没点奇怪链接,没输验证码,苹果ID就被盗了关于这次被黑经历,张先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一天早上,我坐地铁上班过程中,莫名其妙手机突然接到苹果推送的更新短信,提示iCloud需要更新,在地铁里手机信号不稳定,我就选择’以后’。苹果连续推送多条短信,我都选择’以后’,等到办公室在说。”张先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以后”就是要晚点开始更新,而不是现在开始更新。但黑客已经入侵了张先生的苹果ID,更改了他的相关登陆信息。张先生到达公司后,微信(张先生苹果ID使用的QQ邮箱,微信会提供QQ邮箱内容)显示了十几条苹果邮件。点击邮件后手机就黑屏了,随后手机屏幕显示一行字“你的手机无法使用了,如果想使用,请联系我,QQ*****”。张先生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手机被黑客黑掉了。苹果ID被黑客拿到,不仅导致张先生的手机无法使用,家里用同一苹果ID的其他苹果设备也变砖。随后,张先生用QQ跟黑客沟通,黑客开价580元,并称付款收到后就会给解锁,不给钱就不给解锁,“黑客很嚣张的,他说我们也不怕用户去告,不算犯罪,手机也还在你手里。”“他给我说,很多个人用户信息都是来自很多小的app,有的小app甚至主动对外售卖用户信息。我被黑之前,我什么都没有做过,也没有点击莫名其妙的链接,也没有输入过什么验证码。”张先生至今还不清楚,自己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派出所称无法立案,黑客公司化运作针对黑客黑手机的行为,眼下处理还是个难题。据张先生讲述,他为此前往派出所报案,值班的民警告知,个人财务损失2万以上或黑客同时攻击20台服务器才能立案,像个人手机变砖这种,无法立案。在多部门高压打击电信诈骗的大环境下,这些黑手机的黑客业务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前述黑客对张先生称,他们公司内部有分工,有人负责购买数据信息,有人负责黑,有人负责解锁,公司也有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确认收到你的费用后,我就给你解锁了。”黑他的这家公司,大概有七八个人。据这名黑客对张先生讲,他们公司每天都能黑掉几百台的设备。很多人为了减少麻烦,往往给客户打钱解锁,这让这些黑客公司活得相当滋润。李铁军称,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用户不仅要把苹果的ID要列为关键的信息,其他品牌手机的ID也非常重要,尽量做到多种认证,让黑客没有可乘之机。对于苹果1个多月的解锁流程,李铁军认为,苹果要非常确定这台手机是你的,才能给你解锁,如果草率给用户解锁又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工程师提醒:不要上不安全的公众WiFi,使用更安全的邮箱来设置苹果ID张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前两年也发生过用户iPhone手机被黑的情况。张先生一个朋友的iPhone一个月前也有被黑的经历。猎豹移动安全工程师李铁军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用户信息泄露导致的,中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苹果ID的重要性,使用很随意。在不安全的网络中使用,就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李铁军称,黑客惯用的做法是入侵不安全的网站,获取大量数据,黑客先洗号、脱库,去碰撞更有价值的信息,一旦碰撞成功,就得到了新的数据。相当一部分用户使用智能设备保护措施做得不到位。“苹果对app的审核很严格的,应该说iOS系统的app,恶意出售手机用户信息的可能性很小,用户更大可能还是在其他环境下信息被盗取的。很多用户没有启用官方的保护方案,比如账号的多重认证,导致ID被修改,账号被彻底盗取。”李铁军称,智能手机用户的ID一定要引起用户重视,草率地使用会导致安全事故。苹果零售店的维修工程师则对张先生建议,不要上不安全的公众WiFi,使用更安全的邮箱来设置苹果ID等等。去年曾有网易邮箱被黑客暴力破解,导致很多用网易邮箱绑定苹果ID的人手机变砖。
  • 网络盗刷出现新手段:点个链接卡里的钱就没了

    热点聚焦 2016-10-19
    导语:被盗刷的资金一般很难追回,由谁担责也存在争议。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通知,于今年9月至2017年4月在全国开展联合整治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专项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打击网络盗刷银行卡。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不法分子通过电信技术、黑客技术等手段,窃取银行卡信息进而盗取卡内资金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记者多地采访了解到,和以往窃取储户磁条卡信息后“克隆”卡盗取账户资金不同,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银行卡盗刷出现新特点,用户可能点个链接卡里的钱就没了。诈骗分子发木马短信据公安部经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5个月,全国立案查处窃取、收买、非法提供银行卡信息犯罪案件177起,同比上升4.5倍。银行卡信息泄露方式从以往的改装POS机、ATM机窃取数据和密码等,发展为利用黑客技术或伪基站、钓鱼网站等批量盗取方式。广东银行卡发卡量全国第一,银行卡犯罪占到全省经济犯罪的40%。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政委黄培富说,当前打击银行卡盗刷犯罪的战场正逐渐转向互联网,网上盗刷等犯罪发案数多,涉及金额大。记者在福建、湖南、广东等地采访了解到,在网上盗刷案件中,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人员,以“订单出现异常需退款”发短信,或是虚拟银行客服号码发送“积分兑换”、“网上银行升级”等短信,诱骗受害者点击木马链接或登录钓鱼网站,获取受害者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窃取其账户存款。动态验证码易被盗取银行业内人士介绍,各银行基本都是通过动态验证码来保障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安全。但从发案情况看,看似安全的动态验证码也容易被诈骗分子盗取,造成盗刷高发。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陈鸿说:“储户点击手机短信中的木马链接后,手机上的通讯录、短信等个人信息全部被诈骗分子窃取。该手机其后接收的新短信也会自动转入诈骗分子的邮箱,银行发送的动态验证码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掌握。”公安部经侦局向记者披露了一起典型案例,2015年7月,犯罪分子利用重庆三峡银行研发的在线支付平台“三峡付”,3天之内窃取43名客户逾百万元银行卡资金。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民警调查还发现,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落实央行关于账户转账金额限制和实名制要求。诈骗分子窃取银行卡信息后,将卡内资金盗刷到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并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手机充值卡、比特币等,再转卖套现。公安机关查处资金流向、追回赃款面临较大难度。网上盗刷银行多不担责据了解,被盗刷的资金一般很难追回,由谁担责也存在争议。福州中级法院近年来审理多起银行卡盗刷案件,该院民二庭相关负责人表示,储户和银行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持卡人对密码等个人信息泄露是否存在过错,储户对银行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举证能力较弱,在维权中处于弱势。记者在湖南、福建等地法院采访了解到,从司法判例看,犯罪分子窃取受害者磁条卡信息后“克隆”银行卡的,法院判决银行承担部分乃至全部赔偿责任的案例较多,但受害者被木马病毒入侵或钓鱼网站窃取银行卡信息后盗刷的案件中,银行不承担责任是多地法院的普遍观点。多名银行业人士认为,网络盗刷案件中,信息泄露的源头是受害者本人,很难认为银行方面存在过错。一些公安民警、银行业人士和法律专家表示,防范银行卡盗刷应当多措并举。储户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图片等信息;从银行的角度,要升级技术手段,包括改进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单纯依靠短信验证码进行资金账户操作的模式,采用更高防护技术防范盗刷,同时对反常资金流动加强追踪监管;公安部门应加强对伪基站犯罪活动的打击,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模拟银行、通信等部门号码发送带有木马病毒、钓鱼网址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