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注(2016年9月10日)

    热点聚焦 2016-09-10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1.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9日上午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祝贺教师节。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出一批足球人才。2.交通部:开网约车也要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出租车“份子钱”将根据成本、运价等因素及时调整。3.互联网金融行业建共享平台破除“信息孤岛”。4.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全国返乡创业人数超480万。5.快播公司及王欣等人涉嫌非法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一案一审开庭。6.北京封堵假结婚买房:无购房资质无法单独署名。7.发改委: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对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因城施策,落实城市政府调控责任。促进民间投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8.证监会:中小商业银行不同工商企业,没有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上市有利于补充其核心资本,增强贷款能力。9.苹果iPhone 7预约首日:亮黑色全线无现货苹果iPhone 7系列从昨日下午3点01分开始在苹果官网接受预订。预订过程中,由于国内用户对iPhone 7热情高涨,导致一时“围堵”了苹果公司网站,造成短时间拥堵。本次iPhone 7新增的亮黑色最受用户欢迎,全线无货,北京、上海各大Apple Store店都无法成功预约,目前128GB和256GB两款出货时间已经延长至11月。而之前备受国内用户喜欢的玫瑰金和金色目前显示2-3周以内出货,金色32GB版本发货日期仍在16日。10.专车司机也要通过“的哥”从业资格考试 或考人文地理交通部授权新修订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对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新增了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的分类。也就是说,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不单是针对巡游出租车司机,新型的网约车行业,驾驶员也需要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包括地方出租汽车政策法规、经营区域人文地理和交通路线等具有区域服务特征的知识测试。11.消费者在亚马逊买书频遭网络诈骗 130多人已损失近400万今年以来已有多名亚马逊用户遭遇一种线上线下并用的复合型诈骗,导致巨额财产损失。单单在一个同类案件的受害者群里,已有130多人损失近400万元,其中最多的损失40万元。据悉,这类骗子的手法是,诈骗人员在获取用户帐户密码之后,利用亚马逊用户个人主页的编辑功能隐藏订单,植入钓鱼网站,然后伪装成“客服”给用户打电话进行诱骗。12.马云接受印尼政府邀请 要做他们国家的电商顾问上周,在杭州G20峰会期间,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及其代表团访问了阿里巴巴总部,并会见了马云。会面期间,印度尼西亚通信与信息技术部部长提出让马云担任该国指导委员会的顾问。该委员会由10名部长和政府机构负责人组成,负责发展印度尼西亚新生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旨在帮助印度尼西亚的800万中小企业在2020年实现电商化。阿里巴巴集团证实,马云已接受印度尼西亚政府的邀请。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整编
  • 内忧外患 Note 7会成为三星史上最差Note吗?

    热点聚焦 2016-09-10
    导语:三星Note系列自从2011年主打大屏一战成名以来,已成为三星手机的典范之作,但如今面临诸多挑战,也让三星手机借Note 7的复兴之路蒙上了阴影。原本被寄予厚望的Note 7手机,却不想成为三星的心病。近段时间以来,三星最新旗舰手机Note 7因电池燃烧事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昨日凌晨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苹果又发布了最新旗舰手机iPhone 7,更让三星手机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三星Note系列自从2011年主打大屏一战成名以来,已成为三星手机的典范之作,但如今面临诸多挑战,也让三星手机借Note 7的复兴之路蒙上了阴影。召回门撞上iPhone 7面对手机短期内的连续“燃烧”事件,三星最终选择正面接受。日前,三星针对近期来的“燃烧”事件向外界表示,已确定了有35起三星Note 7手机电池燃烧,同时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50万部Note 7问题机型,并暂停该旗舰机在1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针对涉及问题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三星也给出了不同的召回方案。在美国提供两种方案,一是免费换新,时间预计一周左右;二是置换Galaxy S7或S7 edge,至于其他配件则回收并退还差价。另外再额外给用户补偿25美金的礼品卡或等额信用卡刷卡金。而在中国台湾地区,则是即将上线预约换机网站,并给更换用户赠送一张32GB的存储卡。按照瑞信、韩国大信证券和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估计,三星此次召回行动的成本约为10亿美元。对比三星此前预估今年净利润23万亿韩元(约合206亿美元),也就是说,仅此次召回预计将会导致三星5%净利润泡汤。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三星将错失销售黄金期。近年来,三星的Note系列手机发布都是抢在苹果新产品发布前一月左右,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先发优势提前抢占市场,但今年这一计划则要落空。因为三星召回和延期销售的影响,加之苹果已经发布全新iPhone 7及7 Plus,并确定9月16日在全球多个国家发布。IHS分析师李怀斌透露,从苹果iPhone供应链上获得的消息显示,三星Note 7出事后,苹果给供应商追加了部分订单。“Note 7发布后,业界好评度很高,但召回事件一出,可能会影响人们购买,这部分人可能会转而购买iPhone 7,正是基于这种判断,苹果给供应商追加了新订单。”李怀斌称。同时,联通北京公司一个微信公众号推送iPhone 7的消息,称9月23日iPhone 7将开始销售。来自联通内部的消息称,可能9月17日就开始销售,Note 7和iPhone 7将迎来正面交锋。曾开启大屏时代虽然三星Note 7遭遇“燃烧门”,但在业内普遍看来,短期内仍不会影响其全球智能手机霸主的地位。因为客观来说,在产品工艺、生产制造流程、品质管理方面,三星仍旧是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三星也是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中,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最完善的厂商。通过三星手机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正是Note系列开启了三星手机的辉煌时代。2011年之前,在消费者眼中,4.3英寸的手机都可以称之为巨屏了。因此,当三星发布Galaxy Note时,整个世界都震惊了,人们无法想象这款“遮脸神器”(5.3英寸)平时该如何使用。不过,三星的这次赌注却起了奇效,这款产品以其完全不同的定位征服了整个市场,Note系列从此一战成名。同时,在Note 2时代,三星的双旗舰策略也开始成型,上下半年各一款旗舰机型的推出让三星巩固了市场统治地位。进入2014年后,三星Note系列的命运让人有些揪心,因为就在同一年,苹果终于走出了小屏手机市场,一次将自己从4英寸时代提升到了5.5英寸。与iPhone6 Plus对垒的三星Note 4虽然性能无人能及,但在苹果的压力下依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时间转入2015年,大屏手机在市场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了,三星Note 5的发布虽然掀起了一阵热潮,但很快即被层出不穷的产品压倒。就连三星自己都推出了5.5英寸的双曲面手机Galaxy S6 Edge+来侵吞Note 5的市场。在今年上半年Galaxy S7的推动下,三星季度利润更是上升至两年来的新高,Note 7发布以后,一度承担了三星手机对抗主要竞争者的重任,毕竟短短几周上市时间就实现250万部的销量,三星Note 7还是很受市场欢迎,但“燃烧”事件却将这一良好发展势头葬送了。中国市场销量恐破新低在Note 7事故中,惟一可以令三星欣慰的是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市场中国内地地区并不在此次召回之列。三星电子中国方面对外简要的声明中解释,是因为采用的是不同的电池供应商,从而不存在这一缺陷。北京商报记者也从三星中国区相关负责部门了解到,中国市场在整个三星营收分布中占比较大,因为合理供应产品,三星在中国有着独立的流程和供应商体系,同时设有专门的质量研究院进行产品品质管控。尽管不涉及召回问题,也不用叫停销售,但是“燃烧”事件对于三星中国区发展来说,依旧可能会成为三星未来头疼的问题。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燃烧门”最直接的影响是三星Note 7的销售,但同时也会对整个三星品牌形象造成影响。刚刚上市的Note 7正处于全球高度关注期,这个时间节点的负面影响会被不断放大,而消费者往往记住的是三星出事了。随着近年来华为、小米、OPPO、vivo、金立等大批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原本就不乐观。IDC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五分别是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三星在五名开外,这与其曾经的市场第一形成巨大反差。上半年,三星还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偏中端的Galaxy C系列手机,更是被看做是三星欲提振中国市场。近日,华为和联想又同时推出针对中高端市场的新产品,其中华为发布了针对女性群体的华为nova和华为nova plus,定价399欧元和429欧元,而联想则发布了全新模块手机Moto Z/Z Play,起售价为3299元。这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三星的市场份额。在洪仕斌看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星Note 7有可能会创新Note系列史上最差成绩,甚至不排除通过推出新系列的方式来淡化Note系列。毕竟从Note 3上市两个月拿下1000万部的销量一举奠定三星王者地位之后,三星Note系列便一直在走下坡路,不管是Note 4还是Note 5,销量一个比一个差。如果三星不能迅速降低Note 7事故对三星的影响,Note 7的前景将更加黯淡。原本被寄予厚望的Note 7手机,却不想成为三星的心病。近段时间以来,三星最新旗舰手机Note 7因电池燃烧事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昨日凌晨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苹果又发布了最新旗舰手机iPhone 7,更让三星手机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三星Note系列自从2011年主打大屏一战成名以来,已成为三星手机的典范之作,但如今面临诸多挑战,也让三星手机借Note 7的复兴之路蒙上了阴影。召回门撞上iPhone 7面对手机短期内的连续“燃烧”事件,三星最终选择正面接受。日前,三星针对近期来的“燃烧”事件向外界表示,已确定了有35起三星Note 7手机电池燃烧,同时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50万部Note 7问题机型,并暂停该旗舰机在1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针对涉及问题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三星也给出了不同的召回方案。在美国提供两种方案,一是免费换新,时间预计一周左右;二是置换Galaxy S7或S7 edge,至于其他配件则回收并退还差价。另外再额外给用户补偿25美金的礼品卡或等额信用卡刷卡金。而在中国台湾地区,则是即将上线预约换机网站,并给更换用户赠送一张32GB的存储卡。按照瑞信、韩国大信证券和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估计,三星此次召回行动的成本约为10亿美元。对比三星此前预估今年净利润23万亿韩元(约合206亿美元),也就是说,仅此次召回预计将会导致三星5%净利润泡汤。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三星将错失销售黄金期。近年来,三星的Note系列手机发布都是抢在苹果新产品发布前一月左右,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先发优势提前抢占市场,但今年这一计划则要落空。因为三星召回和延期销售的影响,加之苹果已经发布全新iPhone 7及7 Plus,并确定9月16日在全球多个国家发布。IHS分析师李怀斌透露,从苹果iPhone供应链上获得的消息显示,三星Note 7出事后,苹果给供应商追加了部分订单。“Note 7发布后,业界好评度很高,但召回事件一出,可能会影响人们购买,这部分人可能会转而购买iPhone 7,正是基于这种判断,苹果给供应商追加了新订单。”李怀斌称。同时,联通北京公司一个微信公众号推送iPhone 7的消息,称9月23日iPhone 7将开始销售。来自联通内部的消息称,可能9月17日就开始销售,Note 7和iPhone 7将迎来正面交锋。曾开启大屏时代虽然三星Note 7遭遇“燃烧门”,但在业内普遍看来,短期内仍不会影响其全球智能手机霸主的地位。因为客观来说,在产品工艺、生产制造流程、品质管理方面,三星仍旧是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三星也是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中,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最完善的厂商。通过三星手机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正是Note系列开启了三星手机的辉煌时代。2011年之前,在消费者眼中,4.3英寸的手机都可以称之为巨屏了。因此,当三星发布Galaxy Note时,整个世界都震惊了,人们无法想象这款“遮脸神器”(5.3英寸)平时该如何使用。不过,三星的这次赌注却起了奇效,这款产品以其完全不同的定位征服了整个市场,Note系列从此一战成名。同时,在Note 2时代,三星的双旗舰策略也开始成型,上下半年各一款旗舰机型的推出让三星巩固了市场统治地位。进入2014年后,三星Note系列的命运让人有些揪心,因为就在同一年,苹果终于走出了小屏手机市场,一次将自己从4英寸时代提升到了5.5英寸。与iPhone6 Plus对垒的三星Note 4虽然性能无人能及,但在苹果的压力下依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时间转入2015年,大屏手机在市场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了,三星Note 5的发布虽然掀起了一阵热潮,但很快即被层出不穷的产品压倒。就连三星自己都推出了5.5英寸的双曲面手机Galaxy S6 Edge+来侵吞Note 5的市场。在今年上半年Galaxy S7的推动下,三星季度利润更是上升至两年来的新高,Note 7发布以后,一度承担了三星手机对抗主要竞争者的重任,毕竟短短几周上市时间就实现250万部的销量,三星Note 7还是很受市场欢迎,但“燃烧”事件却将这一良好发展势头葬送了。中国市场销量恐破新低在Note 7事故中,惟一可以令三星欣慰的是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市场中国内地地区并不在此次召回之列。三星电子中国方面对外简要的声明中解释,是因为采用的是不同的电池供应商,从而不存在这一缺陷。北京商报记者也从三星中国区相关负责部门了解到,中国市场在整个三星营收分布中占比较大,因为合理供应产品,三星在中国有着独立的流程和供应商体系,同时设有专门的质量研究院进行产品品质管控。尽管不涉及召回问题,也不用叫停销售,但是“燃烧”事件对于三星中国区发展来说,依旧可能会成为三星未来头疼的问题。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燃烧门”最直接的影响是三星Note 7的销售,但同时也会对整个三星品牌形象造成影响。刚刚上市的Note 7正处于全球高度关注期,这个时间节点的负面影响会被不断放大,而消费者往往记住的是三星出事了。随着近年来华为、小米、OPPO、vivo、金立等大批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原本就不乐观。IDC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五分别是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三星在五名开外,这与其曾经的市场第一形成巨大反差。上半年,三星还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偏中端的Galaxy C系列手机,更是被看做是三星欲提振中国市场。近日,华为和联想又同时推出针对中高端市场的新产品,其中华为发布了针对女性群体的华为nova和华为nova plus,定价399欧元和429欧元,而联想则发布了全新模块手机Moto Z/Z Play,起售价为3299元。这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三星的市场份额。在洪仕斌看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星Note 7有可能会创新Note系列史上最差成绩,甚至不排除通过推出新系列的方式来淡化Note系列。毕竟从Note 3上市两个月拿下1000万部的销量一举奠定三星王者地位之后,三星Note系列便一直在走下坡路,不管是Note 4还是Note 5,销量一个比一个差。如果三星不能迅速降低Note 7事故对三星的影响,Note 7的前景将更加黯淡。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网络营销周回顾:中国品牌争艳G20 移动广告成“兵家必争之地”

    热点聚焦 2016-09-10
    导语:对于全球最大搜索巨头来说,广告业务一直都是谷歌重要的“现金牛”。谷歌发布的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总广告营收为191.43亿美元,占该季度总营收的89%。对于全球最大搜索巨头来说,广告业务一直都是谷歌重要的“现金牛”。谷歌发布的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总广告营收为191.43亿美元,占该季度总营收的89%。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广告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全球第一大搜索巨头,谷歌在移动时代下又准备了哪些“杀手锏”?移动广告迎来爆发期谷歌中国销售副总裁林妤真2015年是移动元年,今年则是移动爆发年。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今年的数字广告市场规模达2000亿美元,其中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在移动互联网上有代表性的两个市场,中国和美国的一些数据也显示了移动广告的蓬勃发展趋势。根据市场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报道,美国今年数字广告的投入已经跟电视广告投入基本持平,到明年,数字广告投入就会超过电视广告的投入。而到了2020年,数字广告中的移动广告投入就会与电视广告相持平。在中国,目前人均每天上网时长达到211分钟,约3个半小时,其中有一半时间是花费在智能手机上。同时,56%的中国数字广告投入在了移动广告上。谷歌亚太区商业合作部总监黄萍表示:“一个大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投入会进入数字广告,尤其是数字广告里面的移动广告之中。”目前在全球的应用中,只有1%的应用是付费的,大部分用户还是偏向于使用免费手机应用,因此开发者将会越来越依靠广告这样的收入。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334亿元新能源车补 金龙奇瑞等五家公司骗走十亿

    热点聚焦 2016-09-09
    导语:消费补贴的政策初衷是培育初级市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骗补行为说到底还是企业管理层无能的表现。财政部共曝光了五家骗取国家补贴的公司,其合计骗补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知名品牌金龙、奇瑞赫然在列。根据《通报》内容,对五家骗补公司,除追回已发补贴等处分措施外,财政部还开出了3.74亿元的罚单。 为了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49.7万辆,销售约44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可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却打起了歪主意。9月8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新能源骗补行为首次“亮剑”。此次,财政部共曝光了五家骗取国家补贴的公司,其合计骗补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知名品牌金龙、奇瑞赫然在列。根据《通报》内容,对五家骗补公司,除追回已发补贴等处分措施外,财政部还开出了3.74亿元的罚单。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五家骗补企业均为客车生产企业。对此,有分析指出,新能源客车技术门槛较低,在获得政府补贴后有较大利润空间,所以骗补行为比较多;而新能源乘用车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成本很高。客车业成骗补重灾区根据《通报》,财政部于2016年初组织力量,对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涉及2013~ 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在检查中财政部发现,一些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部分车辆未销售给消费者就提前申报补贴,不少车辆领取补贴后闲置。此次,财政部共曝光了五家存在骗补行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吉姆西)、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金龙)、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及河南少林客车股份(以下简称少林客车)有限公司。上述五家车企骗补金额共计10.1021亿元。其中,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是苏州吉姆西。该公司主要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的方式,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156万元。其余四家公司,则主要是通过虚假申报当年销售新能源汽车数量来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其中,苏州金龙骗补金额高达5.1921亿元,居五家企业之首;深圳五洲龙骗补金额为0.5574亿元;奇瑞万达贵州客车骗补0.981亿元;少林客车骗补0.75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财政部此次公布的骗补企业全部为客车企业。对此,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对记者表示,“与新能源乘用车相比,新能源客车由于前期技术投入少,补贴以后利润大幅提高,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下,车企不惜铤而走险,进行骗补。而新能源乘用车前期的技术开发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很高。目前来看,新能源乘用车的利润很薄,真正赚钱的企业很少。”此外,王秉刚还强调,消费补贴的政策初衷是培育初级市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骗补行为说到底还是企业管理层无能的表现。骗补引监管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早已引起高层重视。今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自查与现场督查的方式,对2013、2014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以及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情况开展核查。随后,5月底,财政部表示,“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现场核查已经完成。”骗补问题之所以引起监管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在现阶段,国家补贴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例如,金龙汽车纯电动、插电式新能源汽车2015年共计实现收入118.58亿元,其中财政补贴金额为58亿元,补贴占比将近49%;亚星客车2015年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类新能源汽车的收入为10.35亿元,其中财政补贴资金为4.59亿元,补贴比例为44%;江淮汽车2015年新能源汽车收入为18.52亿元,其中财政补贴资金高达21.87亿元,占比为118.09%。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新能源客车企业的营业收入高度依赖政策补贴,有的甚至出现了补贴资金高于营业收入的“倒挂”现象。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财政补贴只是扶持产业政策的一个方面,还要靠包括税收、政府采购等多方面的引导,财政补贴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单靠补贴政策刺激,会令不少企业忽视发展投资和技术进步的长期规划。事实上,对于新能源汽车,我国已经开始启动补贴标准退坡,倒逼企业加快向市场求发展。根据财政部去年发布的规划,2017年至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较2016年下降20%,2019年至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此外,今年4月底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也显示,6~8米轻客按照标准车0.5倍给予补助,补贴标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两上市公司子公司遭罚对于骗补的行为,主管部门此次的处罚非常严厉,甚至开出了“致命的罚单”。《通报》显示,财政部将追回除苏州吉姆西以外的4家企业2015年度2416辆违规上牌车辆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按问题金额50%处以罚款。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4家企业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并将其问题车型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予以剔除。而对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则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其2015年生产的全部车辆中央财政不予补助,追回2015年度预拨的全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同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取消其整车生产资质。值得一提的是,苏州金龙正是金龙汽车(600686,SH)的子公司,金龙汽车持有其60%股权。《通报》提到,苏州金龙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683辆车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9亿元。深圳五洲龙则是京威股份(002662,SZ)去年才完成收购的企业,收购完成后京威股份持有其48%股份。其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54辆车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574万元。按照《通知》中的处罚条款,金龙汽车受到的冲击无疑最大,因为其骗补金额最高,可能被罚款2.6亿元(问题金额的50%)。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归属净利润才1.64亿元。此外,该公司还面临中央财政补贴资格被取消带来的影响。此次处罚对金龙汽车究竟有何影响?就此,记者多次致电金龙汽车董秘办,但截至发稿时电话仍未接通。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