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网宣布股东投票批准私有化协议 97.7%票支持

    热点聚焦 2016-09-13
    导语:占97.7%投票权的股票持有者投票支持了这一私有化协议。目前相关各方计划尽快完成私有化交易。当当网今天宣布,公司股东已投票批准2016年5月28日当当控股有限公司、Dangdang Merger Company Limited,以及当当网之间的私有化协议。根据这一协议,Dangdang Merger Company Limited将与当当网合并,而当当网将成为合并后的存续公司,以及当当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占97.7%投票权的股票持有者投票支持了这一私有化协议。目前相关各方计划尽快完成私有化交易。在私有化完成后,当当网将成为一家私营公司,其美国存托股份将从纽约股票交易所退市。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医药电商相继实现盈利 行业春天来了吗?

    热点聚焦 2016-09-13
    导语:当前医药电商想要进入春天实现全面盈利较为困难。目前,医药电商并没有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好药师、康爱多等医药电商盈利,似乎让结束烧钱的医药电商行业看到了未来希望。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在12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涉足医药电商领域的玩家背景从药店扩展到医药工业、流通业企业中。医药电商阵营不断扩大,玩法变得众多。尽管初露曙光,但在政策收紧、医保控费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这一行业的规模盈利远未到来。非药拉动从2005年药房网拿到国内首个医药B2C牌照算起,医药B2C发展的十多年时间里,绝大多数企业处于“烧钱”的状态。而最新公布的一波企业半年财报似乎将医药电商引入盈利拐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多个企业医药电商板块上半年盈利。九州通旗下好药师销售额为4.7亿元,净利为479.04万元。太安堂旗下以康爱多为核心的医药电商零售营收为6.41亿元,同比增长103.52%。去年被仁和药业收入囊中的药房网营收为1.92亿元,净利为104.17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医药电商盈利,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非药类产品的销售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仁和药业财报显示,药品销售增速为23.53%,健康相关产品销售增速为504.17%。九州通在医疗器械、计生用品、食品、保健食品等产品的增速达50%,成为公司销售增速最高的产品。仁和药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仁和药房网线上以新特药、非处方药、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及健康服务为主。太安堂董事会秘书陈保华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该公司以康爱多为核心的医药电商零售收入OTC药品大约占到20%左右,剩下80%则为医疗器械和计生用品等销售所得。争相布局尽管多年来医药电商一直被外界诟病烧钱度日,但企业想要进入医药电商领域的热情依然不减。太安堂在2014年以3.5亿元将康爱多全资收购;仁和药业于2015年出资6亿元收购药房网56%股份;康恩贝去年出资2.9亿元获得可得网(专注于眼镜行业)20%股份。近日,泉源堂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将收购医药批发企业四川蒲江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A证企业四川紫竹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向医药零售的上游医药批发领域拓展,实现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医药电商全医药流通领域的覆盖。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网上药店注册仍处于高速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注册网上药店数量已达456家。《2016年药品六大终端市场蓝皮书》中的数据进一步显示出网上药店的快速扩容。2015年,中国网上药店总体规模达110亿元,较2014年增长52.8%,均远高于全国市场的平均水平。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家医药电商实现盈利为企业增添了信心。京东健康到家总经理邵清表示,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医药B2C实现盈利。医药B2C在经过多年的成本投入后,沉没成本越来越少,整体销售的毛利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可实现盈利。春天还未到来虽然有部分医药电商实现盈利,但多位医药分析人士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医药电商规模盈利阶段还远未到来。医药电商发展的道路上仍然有不少绊脚石。政策正在收紧,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前不久发布《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一文,并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结束天猫医药馆、八百方、1药网的互联网药品零售试点工作,宣告叫停第三方平台的医药零售业务。国家对于网售处方药一直未明确表态,当前医药电商的销售依然仅限于OTC产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计生用品等。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处方药市场约为1.2万亿元,OTC市场2000亿元。“国家对网售处方药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一些利好政策也只是迹象,现在网上依然不能销售处方药,这对于医药电商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处方药的市场容量大,但是不能网售,能够销售的OTC市场容量较小。容量不能翻倍扩大,即使现在有部分医药电商实现盈利,也并不能够说明医药电商的春天就来了。”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九州通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医药电商出现盈利说明部分医药电商已经改变了原有单纯靠价格竞争获得销售的电商思维,转向了以服务为导向,重视产品的精细化运营。但是否进入全面盈利还要看各自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所具备的运营能力,不能一概而论。另外,网售处方药的政策暂未放开,医保在线支付还有待开放,这也是医药电商面临的挑战。仁和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医药电商实现盈利只是少数,医药电商行业大幅度盈利期并未到来,其关键原因在于政策的限制。该负责人表示,只有政策的全面放开,才能解决医药电商的瓶颈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盈利。陈保华也表示,当前医药电商想要进入春天实现全面盈利较为困难。目前,医药电商并没有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国家政策收紧叫停第三方平台的医药零售业务对整个医药电商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加上网售处方药政策未落地,医药电商不能拿到处方药市场份额。医保不能够与医药电商对接也是限制医药电商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者对药品质量的担忧也是医药电商需要面临的问题。据腾讯企鹅智库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61.9%的医药电商用户表示了对电商售假的顾虑和质疑,害怕在网上购买到假药。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支付宝提现收费新规一个月后执行,你需要了解这五个问题

    热点聚焦 2016-09-13
    导语:支付宝收费只针对“提现”和“转账到银行卡”两个具体的产品,就是用户通过支付宝把资金转到银行卡的行为。在隔壁微信支付2月宣布提现收费时摇头说不的支付宝,出于“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的考虑,宣布从自2016年10月12日起,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尽管有了微信支付在提现收费上先行先试,不过对习惯了第三方支付免费服务的用户来说,支付宝的新规,依旧需要好好消化一番。 视觉中国 图相比微信支付终身1000元的免费提现额度,支付宝大方了不少。尽管有了微信支付在收费上先行先试,不过对习惯了第三方支付免费服务的用户来说,依旧需要好好消化一番:支付宝中究竟哪些业务要收费?余额宝里的钱转出要收费吗?还能愉快地用支付宝转钱给小伙伴吗?下面是澎湃新闻梳理的关于支付宝提现收费的五个关键问题疑问一:支付宝收费,具体针对哪些业务?支付宝收费只针对“提现”和“转账到银行卡”两个具体的产品,就是用户通过支付宝把资金转到银行卡的行为。而转账到他人的支付宝账户、支付宝红包、话费充值、消费支付、信用卡还款、交水电燃气费、其他城市服务、购买余额宝和所有理财产品、买保险等,都不受支付宝提现收费的影响。换句话说,钱在支付宝或余额宝里,转账给他人的支付宝账户或者怎么花都不收费;如果要从支付宝出来到银行,包括提现或者转账到他人银行卡,要收费。疑问二:存在余额宝的钱,受新规限制吗?余额宝资金转出,包括转出到本人银行卡和转出到支付宝余额将继续免费。不过,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户从余额新转入余额宝的资金,转出时只能转回到支付宝余额,不能直接转出到银行卡。当然,使用银行卡转入的资金,不受限。也就是说,想通过“先把支付宝余额里的钱转入余额宝,在转出到本人的银行卡”的方式规避2万限额,行不通。疑问三:免费的网络转账,到底还有没有?按照支付宝的说法,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以及转账到别人的银行卡,都受支付宝提现收费的影响。不过,转账到对方的支付宝账户,你不用付钱,对方如果选择提现,手续费由他自己掏,当然,他可以花掉或者买理财产品。如果你是用支付宝转账到对方的银行卡上,那么,手续费就要你自己出了。需要提醒的是,使用支付宝在网页版转账,早就已经需要收取手续费了,根据到账时间的长短,费用不同。其中,实时到账和2小时内到账的服务费均为0.2%,次日到账的服务费为0.15%,最低2元/笔,最高25元封顶。疑问四:在自己的不同银行卡之间转账,有影响吗?直接只用支付宝的“转账到银行卡”功能来转账,是要收费的,不过,利用余额宝,可以规避。你可以通过先用A银行卡的钱买余额宝,然后再赎回到自己的其他任何银行卡中,这样都不会收费,相当于钱从左口袋到了右口袋。而出于安全性等方面考量,腾讯旗下的取出只能取出到安全卡中哦。疑问五:我是淘宝卖家,新规和我有关吗?支付宝在个官方微博上给出的答案是:淘宝天猫卖家、淘宝拍卖会卖家、淘宝到家卖家、村淘合伙人、淘帮手、寸拍档、1688卖家、Aliexpress卖家、支付宝有效签约商家、已认证的支付宝企业账户以及国开行助学贷款账户(未还清贷款状态),通过“提现”产品将支付宝余额内赚到本人银行卡,依然免费。按照支付宝给出的说法,10月12日开始的提现收费, 只是针对个人用户,卖家不算在其中。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三星敦促Note 7用户停止使用并及早更换

    热点聚焦 2016-09-12
    导语:由于电池存在爆炸风险,三星电子公司周六敦促Note 7用户应停止使用这款手机,并尽快通过三星召回项目对问题产品予以更换。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电池存在爆炸风险,三星电子公司周六敦促Note 7用户应停止使用这款手机,并尽快通过三星召回项目对问题产品予以更换。“我们要求用户关掉他们手中Galaxy Note 7,并尽快通过召回项目进行更换。”三星智能手机业务负责人高东真(Dong-jin Ko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催促更换设备及时到货,这样可以确保更换项目尽可能便利且合规实施。”因电池存在爆炸和引发火灾潜在风险,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日前发布警告,建议三星Note7用户立即停止使用,并保持关机状态。CPSC还称,爆炸事件在手机的充电过程和正常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因此停止使用是最好的选择。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以及航空监管机构也纷纷发布禁令或提示,禁止Note用户在飞机上接打手机或对手机进行充电。对于以制造实力强大而自豪的三星公司而言,此次规模空前的Galaxy Note 7手机召回项目使其蒙受巨大损失,更令其颜面扫地。三星表示,目前全球需要召回的Galaxy Note 7手机约为250万部。部分分析师认为,三星此次手机召回项目成本接近50亿美元。三星表示,公司将为所有受影响的Galaxy Note 7手机用户更换一部使用安全电池的新设备。三星称针对韩国和美国市场的Galaxy Note 7更换项目将从9月19日起开始实施。三星周五曾表示,计划从10月初起,恢复新Galaxy Note 7手机在澳大利亚的销售,但目前尚不清楚新Galaxy Note 7手机何时能够在其他市场恢复销售。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