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们又“立功”!良品铺子IPO来了,一年卖出60亿,三只松鼠也狂赚!2019年中国零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热点聚焦 2020-01-13
     吃货们又赢了!继三只松鼠后,另一家零食巨头即将登陆A股。1月10日晚间,证监会核准了良品铺子等3家企业的IPO批文,这也意味着排队一年半的“零食大王”即将正式亮相A股。很快,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三大零食巨头将齐聚A股,并正式展开资本较量,30000亿零食消费市场风口渐起。而曾投下京东、有着“刘强东背后女人”称号的徐新也将随着良品铺子的上市再次成为最大赢家之一。更有投资者猜测,押注零食赛道的风投女王能否再次复制豪赚150倍的成功?参考三只松鼠上市2个月股价暴涨360%的表现,良品铺子上市后,会否成为下一个零食界牛股?一系列问题,值得市场玩味。良品铺子主营休闲零食,什么好吃卖什么,目前拥有上千个品种,主要分为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干果脯、素食山珍等5个大类。2017年,营收超10亿的有三个品类,分别是肉类零食、坚果炒货和糖果糕点,其中糖果糕点的增长最快,增速达33.81%,此外素食山珍成为2017年所有品类中增长最快的,同比增长超50%。2015-2018年中国良品铺子营收产品发布(单位:百万元)半年卖了30亿、线下扩店2000家牵手流量明星布局高端零食良品铺子成立于2006年,很显然,其布局零食市场的赛道时间较早,彼时三只松鼠还未搭上互联网搭上的快成成为“网红”企业,盐津铺子也仅是初具雏形。成立之初,创始人杨红春通过自创的“核桃节”正式打开零食市场。据了解,2006年内国庆期间,为了快速获客抢占市场,杨红春以全国各地16个品种的核桃作为主打产品,不惜血本请顾客免费试吃。虽然投入成本不小,但良品铺子因此在全国打出了一定的名气。一个月后,良品铺子开始保本,一年后,6家门店先后落地,随后三年,良品铺子门店便扩展至88家。2012年,良品铺子正式接触电商,并逐渐扩展为平台电商、社交电商、App客户端全渠道销售,短短三年就实现了线上线下共计45亿元的销售额突破。2015年,良品铺子通过赞助“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全国性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从2006年至2016年,是中国零食大爆发的“黄金十年”,良品铺子也正是站对风口把握住了发展机会。这十年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4200多亿激增至22000多亿人民币,增幅高达422.51%,年复合增长率为17.98%。2016年良品铺子实现营收60亿,线上线下占比为1:2,单是在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南五省就拥有2000余家门店。从2006年开始以武汉为大本营不断扩张,12年后,它已经开了2092家店。近一年时间,良品铺子在高端零食的赛道上接连启动了多个项目: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综合性教授工作站,在休闲零食营养与安全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邀请了7位全球顶级美食家来华,打造中国零食“出海”的国际名片;部署高端零食产品供应链3·0升级计划。2013年以来,以三只松鼠为代表的坚果电商逐渐发展壮大,利用渠道优势和自身品牌优势,逐渐占据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同时,随着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包装坚果由于其易于携带性和送礼属性,逐渐代替传统散货坚果市场。目前,在国内坚果炒货市场中,前五大坚果炒货品牌分别为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洽洽食品、来伊份和百草味,合计占据全国坚果炒货市场65%的市场份额。国内坚果炒货品牌市场格局背后坐镇高瓴、今日资本风投女王徐新或成最大赢家当然,上市之后,良品铺子的股价将如何表现也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毕竟它的竞争对手三只松鼠在去年7月份上市后,短短两个月时间,股价暴涨了360%。尽管后续股价出现一定回调,但目前仍是资金进场重点布局的零食股。不过,零食界牛股能否顺利诞生仍然值得观察。从当前几个零食企业来看,上市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瑕疵。比如三只松鼠股价的高速上涨却没能持续很久,因为其业绩出现了“变脸”,去年三季报业绩暴跌50%、百草味上市完成业绩对赌后出现了股东的巨额套现、来伊份上市后业绩表现难言乐观。如今,布局高端零食战略的良品铺子,能否在资本的助力下杀出重围,实现业绩的持续性成长并打出核心的品牌力,将是决定其上市后市场表现的重要支撑。一切谜题,都需要等待良品铺子上市后才能知晓答案。文章来源:华经情报网
  • 2020零售展望:电商C2M的突破与割据

    热点聚焦 2020-01-09
        新一年市场竞争的定调,往往从上一年主流玩家的布局就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在电商领域,C2M无疑已成为各家必争之地。  如果你是网购大军中一名稍有“阅历”的剁手族,一定对2019年以下事件不陌生:苏宁极物小Biu空调短短6个月销量超过60万;9月努比亚红魔3S在京东的预约量将近40万;98岁的五芳斋与漫威合作的网红粽“五芳霸霸”一夜之间从北上广深火到六线城镇。      其实这些事件都离不开“定制”和“爆款”两个关键词,不难看出,以往单一化的生产模式和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已不能满足当前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C2M反向定制已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追捧。  2019年,被行业看作是C2M爆发的元年,各大零售企业都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这片蓝海中,苏宁、京东、拼多多等巨头的C2M深度布局纷纷浮出水面。  京东拼多多不同路线同种目标 C2M赛道竞争白热化  所谓C2M模式,是砍掉所有中间环节,利用智能引擎、大数据分析、供应链协同等让消费者直连制造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零售环节的“零库存”,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让利消费者,生产出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产生颠覆效应。  从合作企业角度看,京东和拼多多分别结合自身优势选择了不同层级的供应商。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未来3年,希望反向定制商品及独家新品在京东平台的累计成交额能达到10000亿元规模。”针对此,2019年618前夕,京东发布反向定制工作五步法,通过识别潜力细分市场、挖掘消费者关注点、提供定价及产品卖点洞察,帮助品牌商大幅缩短新品研发周期,实现智能生产和精准备货,目前已与惠普、小米、Swisse、贝因美、海飞丝等众多大型企业合作并落地C2M定制产品。      而从下沉市场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商拼多多,则选择了聚焦中国中小微制造企业成长,推出了对1000家行业工厂进行扶持的“新品牌计划”,目前该计划已升级为“新品牌联盟”,着重用高额补贴主打“渠道定制”以及“行业冰点价”,深入产业带进行覆盖式布局。  开放平台核心价值 苏宁携手制造商共推产业升级  拥有全场景零售布局优势的苏宁,则选择了依托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自身生态体系,开展外部企业赋能合作及自主产品研发的双重C2M路线。2019年年初,苏宁拼购推出“拼品牌”计划,意在寻找生产质量过硬的中小企业,助力他们拥抱互联网打造自有品牌。同年5月,“拼品牌”升级为“拼拼工厂”,更重视用大数据指导企业工厂进行反向定制,助力工业品下行。  据苏宁拼购总经理张奎透露,在“拼拼工厂”推动下,2019年上半年,定制化产品销售额已超20亿元。其中小家电品牌贝贝康和康亿日销超3万单、快消品牌克莱康日销超1万单、沐沐熊抽纸日销超25万包,并一举盘活了企业......      作为苏宁C2M自主研发的产品代表,苏宁小biu系列产品2019年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不仅完成了45个SKU、20大品类的全屋智能产品布局,核心用户更是达到300万。这一全程跟踪销售数据、全方位感知用户需求的智能产品,深刻诠释了从捕捉消费意愿到销售端反馈再到精准化生产,最终通过畅通无阻的销售环节回到用户手中的智能供应链模式,“反向”刻画了兼具实用、品质和颜值的“爆款”基因的由来。      提到“爆款”,不得不提的是苏宁极物婴儿趴趴枕。当苏宁大数据团队在关于“枕头”的几百万条评价中发现“爸爸妈妈用,很喜欢,睡觉很舒服,但是给宝宝用太高了”后,立刻针对相关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婴儿用户的年龄结构及身高、体重等数据。  此后,苏宁极物联合制造商不断调整、优化生产方案,最终定制的婴儿趴趴枕,平均含量高达93%泰国纯天然乳胶材质、不含任何有害添加、符合婴儿睡眠习惯的设计……一经上市月销量近10万,苏宁的反向定制模式打通零售端与制造端,重塑了“智”造与创造联动的新型协作关系。  在2019年的世界智能智造大会上,苏宁正式发布C2M生态,推出“全渠道、全场景、全品类的平台化运营+供应链与数据赋能”的C2M生态公式,并宣布成立C2M平台总部,通过场景零售OS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产品创新、销售、流量推广渠道等服务,以此打通消费端和生产端,并通过产品生态的开发,提供差异化和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从而支撑企业批量化生产,达成规模效益,重塑产业价值链。  用户为本、产品为先、体验为王是零售企业实现精准无界全渠道触达消费者的三个重要原则,而C2M的优化迭代则能够精准实现这一需求。就在2019年年末,天猫及淘宝总裁蒋凡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淘宝事业群成立C2M事业部,阿里正式入局C2M之争。新华社新华财经也在其回望2019中国零售的系列盘点中透露,苏宁发布的2020年将面向家居、百货、美妆、粮油、母婴等品类的全国优质制造商,招标一批C2M反向定制的包销商品,以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阿里、苏宁、京东、拼多多等企业的C2M战场将正式开始全面对垒,谁能拔得头筹,我们拭目以待。文章来源:电商网
  • 春晚红包狂欢背后 留存和转化难题何解?

    热点聚焦 2020-01-08
    与春节有关的特色有很多,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拜年,但最能点燃大多数人兴奋点的,可能还属红包。如果春晚一定要有红包,那必定少不了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来主导。过去五年里,BAT皆曾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挥洒千金、制造了一场场的狂欢。今年,春晚红包的氛围也早早的搞起了,先是快手宣布成为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红包项目独家互动合作伙伴。近日,又有传言称淘宝拿下央视春晚电商合作,合作的重点是淘宝在2019年年底刚刚上线的聚划算百亿补贴业务。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春晚可能是一次与全国13亿人民的交互。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短视频平台代替BAT站上了春晚的舞台,这背后代表了怎样的主流文化变迁?对于快手来说,狂砸十亿多在春晚红包,仅仅是为了完成3亿DAU目标吗,是否透露了上市的前兆?此外,还值得深思的是,在这场狂欢之后,互联网公司又如何面对留存和转化的历史性难题?铁打的春晚,流水的互联网公司每个年代的春晚都有其独特的印记。从1983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不管是陈佩斯、赵本山、冯巩等演绎的小品、相声,流量明星的歌舞类节目,还是刘谦的魔术等等,都曾在街头巷尾口口相传和讨论。作为一个历经多年发展的重要文化事件,春晚的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流量价值也被各大互联网公司盯上,并多次验证。什么时候开始,春晚成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流量争夺战场?实际上,在2010年之前,春晚只是春晚。2010年左右,央视版权管理部门开始对春晚进行精细化管理。央视春晚把版权控制得很严格,曾因为播放、直播版权的问题,还曾与暴风影音等互联网公司就版权问题打过官司。2015年开始,央视春晚与网络平台牵手合作,先后将直播权限开放给爱奇艺、优酷、乐视、腾讯视频几家视频网站。也是在这个时候,微信首次在央视春晚尝试红包营销活动。而在此前一年,微信红包在春节期间已经被作为百年红包频繁使用,吸引超过数百万用户参加。窥到春节期间红包价值的微信,在2015年春节联手央视春晚,制造了一次摇一摇红包互动。每年春节,互联网公司大掏腰包,借着春晚的机会为全国人民发红包的盛况,从2015年起,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微信在这场红包互动中也收获不小,一是拉新和激活用户;二是培养用户使用红包的习惯;三是助力微信支付抢夺更多市场份额。2015年之后,微信支付得以有机会与支付宝二分天下,虽然份额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春晚红包营销一定是不可忽视的关键之一。有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之前,微信支付的绑卡数量只有800万。2015年春晚期间,微信从除夕到初五6天时间里发出了5亿元的红包,收获110亿次互动总量。2015年5月,微信支付的用户突破了3亿。这一战之后,阿里急了。据说马云还称这次微信红包事件为”偷袭珍珠港”。有微信的实践在前,加之激烈的竞争压迫,阿里在之后的两年间,都将央视春晚红包互动权牢牢抓在手里——2016年支付宝派发8亿红包,2018年淘宝派发10亿红包。再后来,百度接棒,拿下2018年央视春晚独家红包互动权,派发9亿红包。而2020年的春晚,拿下这一合作机会的,不再是BAT,而是短视频平台快手。实际上,在2019年春节,央视春晚就首次将直播版权授予快手,也给了抖音独家社交媒体传播权。抖音虽未直接参与春晚红包之争,但也在这场流量大战中留下过身影。短视频平台的加入,让春晚与小屏幕的互动,不再只是赤裸裸的红包和社交,还增加了短视频内容层面的互动。实际上,从过去几年的一系列变迁可以看出,短视频平台开始走出细分领域,走上互联网的大舞台扮演起主角。而在前几天,B站一台跨年晚会也成为舆论的焦点,并在播放率、热议度、口碑等方面取得成功。这次成功最直接的反馈是,B站股价接连两天大涨,市值涨超10亿美金。这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细分领域玩家开始站上互联网主舞台的故事。“注意力是互联网的核心资源,我们希望尽量让更多的人得到注意力,提升每个人独特的幸福感。”快手科技创始人兼CEO宿华在快手新书《快手是什么》序言中提到了注意力。不管是春晚,还是跨年晚会,它们所创造流量和聚集注意力峰值,正在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大力投入的地方。那么,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春晚流量和注意力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快手拿下“春晚红包”,为流量也为IPO?2019年6月,快手创始人宿华曾在内部信中表示,快手年底的目标是要冲3亿DAU。自此之后,快手的3亿DAU成了外界密切关注的点,春晚红包也自然被认为是为这个目标奋战。据央视索福瑞公布的数据,从2001年到2017年这7年的春晚,平均收获的收视率达到30%,也就是说这台节目在播出时,不包括间接影响的人群,直接触达的受众就为7亿。通过春晚红包拉新,对快手来说是必然能达成的事情。但是,快手的目标,仅仅在于完成DAU目标吗?有业内人士认为,快手到了这个体量,现阶段拉新不是最主要的了,这个时候想的更多的可能是怎么上市。想上市,就不会看你的用户量级了,用户量级在融资的时候可能会看重,但是到了IPO级别,开始看收入了。该业内人士表示,提高收入,要么是没有商业模式,探索商业模式,而已经有商业模式了,就开始扩大商业模式,快手这次的大手笔,可能最主要的就是宣传其商业模式。实际上,2019年,是快手急速商业化的一年。有消息称,快手2019年的营收目标是300亿元,其中直播和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今年 7 月份,快手对外公布将今年营销收入目标在原来 100 亿的基础上提高50%,达到 150 亿。目前来看,快手主要的商业化来自直播、广告、电商几个方面。根据快手此前公布的数据,快手直播日活已突破 1 亿,在此之前,快手整体日活已突破2亿。也就是说,快手直播日活占到了整体日活的近一半。实际上,2018 年快手 200 多亿的营收大部分也来自直播。那么,快手春晚红包互动会主推直播吗?前不久,快手透露了鼠年春晚的红包互动形式为“视频+点赞”,观众只需要看视频、点个赞就能领到红包。虽然更详细玩法,现场并未透露,但必然会与直播有关。而且在此之前,快手也以直播的形式参与多场晚会互动。在2020年1月1日,快手独家冠名的《梦圆东方·2020东方卫视跨年盛典》上,就采用“视频+点赞”的红包玩法,当晚有3643万人在线抢红包,直播间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72万。此外,有媒体报道称,快手的春晚产品方案中除了现金红包外,还将与快手电商业务联动。根据上述业内人士的说法,快手需要向更多的用户传播核心商业模式,让用户参与其中,提升整体的财务数据,好为上市做准备。“上市不是看你前面烧多少钱,而是看你上市的时候营收有多少,以及后面的财报能拿出多少成绩。”他分析称快手2019年下半年着急变现可能也是基于此,而通过春晚红包也有一部分目标是扩大核心商业模式的营收。红包诱人,但留存与转化难维持。2020年春晚总导演杨东升表示,春晚现在有两个宗旨,一个是提高艺术性,二是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春晚要提升知名度,不仅要从大屏幕电视上呈现,快手在小屏幕上也作出很大的贡献。春节营销,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公司们的年终大考,它们想在其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除了红包,春晚的广告几乎被互联网公司或者品牌包揽。抖音、快手、拼多多、蚂蚁金服都曾是在春晚留下身影。不管是贴片、口播、下滚字幕,还是中插,赤裸裸的广告形式多少不会受待见,但是如果换作红包互动,那观众也就能接受广告并愿意参与其中了。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告诉新浪科技,聚划算冠名B站跨年晚会,快手拿下央视春晚红包互动权,近年来央视春晚广告被互联网公司包揽等等,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揭示出网络文化的主流化问题,即不仅互联网市场的广告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广告规模,互联网文化也正在越来越主流化,这也是互联网企业持续和央视春晚深度合作的深层次原因。如果往年BAT拿下春晚红包互动权是为争夺行业竞争优势和话语权,那么B站、快手则逐渐在这样的事件中,形成跨圈层的公共话题。孙佳山认为,快手用户群体主要在相对下沉的广阔市场,如今,这部分市场正在主流化,这一广阔群体自然也要进入主流视野,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清晰的标识。不过,央视春晚一战,短时间看,互联网公司收获可观的用户和DAU是确定的,但这却不是全部。流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最终的目标还要看转化与留存。互联网公司虽然每年红包投入巨大,但是分摊到数亿参与者的金额并不高,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有一些用户认为这种社交互动费时费力、且得不到多少钱,不会再参与;有的则认为,作为一个普通人,自己肯定会去快手抢这十亿红包,虽然不知道能抢到多少,图的就是一个欢乐。如何调动观众参与度,创造出更有趣味的玩法,也是快手要面临的一个挑战。今年11月,有媒体报道快手将年底要达到的3亿目标拆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春节前DAU峰值要突破3亿,另一个是春节后三个月DAU平均值要达到3亿。也就是说,快手也将后续的用户留存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之一。以百度的2019年春晚战事为例, 百度在当年的春晚红包互动中力推“全家桶”App,要提现需下载百度相关App,遭用户诟病。而不少人也在提现之后纷纷卸载应用,让企业的营销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百度在这场春晚营销活动中,涉及的销售、总务和行政支出总额61亿元(约合9.02亿美元),同比增长93%,进而影响了其财报利润表现。因此,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光撒钱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怎么玩才能让10亿现金花得有价值。百度曾遇到过的问题会重新在快手身上出现吗?或许要等春晚之后才能一探究竟。文章来源:艾瑞网
  • 回归线下,百草味再造百草味?

    热点聚焦 2020-01-07
     休闲零食BAT正铆足了劲做年关冲刺。三只松鼠宣布了新一轮的线下开店计划:到2020年,将开出1000家线下门店,5年内,要开设10000家线下门店。良品铺子在2300家店的线下优势中,也开启了深入攻克局部市场的打法。而重回线下的百草味,一面落地自己的直营门店计划,一面联手天猫小店,继续布局渠道渗透。 12月30日,百草味宣布线下探索提速,在“百草味·零食优选”的标准模式店之外,又落地了新的模式店——西溪网红体验店和高端社区场景店,突出线下的场景交互。 同一时期,百草味还开启联盟赋能计划,与零售通牵手升级天猫小店,并且宣布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打造2500家升级样板店,全面深化渠道渗透和场景触达。 “左手直营,右手联盟”是百草味线下门店拓展的思路。不谋而合,互联网红利末期,休闲零食三巨头的战场开始转向了线下。 百草味联合创始人王镜钥告诉记者,自2010年全面转型电商后,百草味9年内业绩取得282倍的高速增长。面对新零售趋势,百草味以“线下再造一个百草味”为目标,于2019年开始进行试水探索。 线下再造一个百草味?红海之下,角逐正酣。 01重造前夕 从线下到线上,再度重回线下,百草味并非一时兴起。 2016年12月,马云提出新零售,似乎也佐证了互联网红利到了末期,渠道红利渐显。在线上8年,已然成熟后,百草味再次以“行业模式探索者”的角色,准备抓住线下红利。 首先,简单回顾下百草味在过去为线下布局做出的准备: 在2017年,百草味就开始尝试与零售通等第三方进行合作,试图线下探索。 2018年,百草味开始正式布局新零售,重启线下赛道。不同于上一次转型模式的大刀阔斧,这一次的百草味,显得更加谨慎且稳重。 2018年9月,百草味做出了第四次品牌形象升级,上线了其几何视觉锤的品牌形象,在诠释百草味的品牌主张“世界任你品尝”之外,百草味此次升级的目的也在于“给从货架买东西的消费者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感”,以此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2018年新年年会期间,为了配合线下门店的布局,百草味在产品策略上也做出调整。一方面通过让消费者享受“一站式休闲零食购买”,另一方面,百草味开启了线上大数据“反哺”线下场景选品策略来达到“多样多元、食巧食美、物有所值”的产品战略。 “线上的1000+个SKU的消费数据成了我们线下优化选品的依据”。百草味联合创始人王镜钥告诉记者,基于整个休闲零食的用户人群,百草味在1000+个SKU中,为线下直营门店筛选了400多个SKU。  “‘百草味·零食优选’的定位是‘休闲零食一站式放心购’,‘10元专区’算是承载我们价值定位的核心策略,就是为消费者营造放心、透明的减负购买方式。”据王镜钥介绍,不同于市场上的散称模式,百草味的专区模式可以降低消费者反复比价权衡的负担。 王镜钥进一步解释到,线上人群的消费群像显示他们更倾向于囤货,而线下人群更倾向于及时性消费。而基于消费者,百草味也开始不同人群和场景的模式探索。 2019年6月,百草味落地新零售门店首家标准店——杭州湖滨银泰in77 “百草味·零食优选”。此后,百草味针对商圈人群、写字楼人群、地铁人群、高端社区人群等分别落地了“百草味·零食优选”标准店和网红体验店,在杭州东南西北中 “以点带面”拉开了大本营之地的全面探索之路。 随着12月落地开业的网红体验店西溪龙湖店落地,百草味2019年探索模式的新零售之年也完成了它的初步计划:开设10家不同模式的直营店。 02画好下半圆 如果说,2003年到2010年是百草味由线下走向线上的1.0阶段的话,接下来是百草味重新构建线下“人货场”关系的2.0阶段中的关键节点。“百草味布局线下新零售,可以说是为构建‘全渠道、全场景’而画了个下半圆。” 在王镜钥看来,2020年将是他们验证此前布局联动后是否能产生聚合效应的关键时候。而为了画好这下半圆,百草味从四个维度做了深化: 1、打造产品新体验。“多样多元 食巧食美 物有所值”一直是百草味的产品经营理念。百草味从品类创新转向场景和体验创新,周期上推出了固定上新策略,渠道上为不同的渠道定制不同的产品,场景上为不同的人群和需求提供组合式休闲零食吃法和解决方案。 如“百味千寻”系列、“今日能量”系列、“一个礼由”系列。其中,“百味千寻”为全人群提供“春夏秋冬”组合吃法的解决方案,“今日能量”为健康营养需求者提供营养配比解决方案,“一个礼由”为新世代人群解决社交生活方案。 2、好内容输出品牌价值理念。从牵手易烊千玺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到先后推出吃货节、演吃会、零食秀这聚焦“中国味”品牌心智的三大品牌自有IP内容,再到联合颐和园、国家宝藏等国潮IP,打造全新体验的新年休闲生活。 同时,并配合IP短视频内容推广,强调“中国味”,加强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寻求年轻消费群体的文化认同。 3、渠道意味着渗透。“左手直营,右手联盟”,百草味直营店做品牌做价值,传递“休闲零食一站式放心购”的定位,联盟店做渠道下沉和渗透,落地“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的“无限触达消费者”策略。4、纵深极致服务。百草味从会员体系,到客服精细化,再到极致物流体系的打造,打造了一个闭环前后端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新体验和新服务。 百草味画下半圆的目标之一就是在线下再造一个百草味。 从2018年的试水,到2019年的探索,再到2020年的全面布局,百草味紧紧盯着线下场景,从产品、门店模式到会员体系、营销,服务,等等多个维度的纵深及优化做了相应的布局。 03决战红海 百草味布局重回线下,三只松鼠登陆A股,紧接着良品铺子IPO进入关键期,不久前,三只松鼠又传来破100亿规模…… 休闲零食行业似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而在2020年3万亿市场规模的大背景下,面对全品类抢占高地、资本力量介入、商业模式以及供应链等多维度的激烈竞争态势下,行业已然进入红海时代。 以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为代表的零食界BAT也悄然开启了角逐之战:三只松鼠大联盟、良品铺子高端化、百草味聚焦“四全一多”的“全品类、全人群、全渠道、全场景、多品牌”战略打造新体验。 在这决战的关键时候,战场的导向也发生了偏移。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表示,到2020年,三只松鼠将开出1000家线下门店,而5年内,将开设10000家线下门店。要实现万店计划,在考虑成本等因素下,三只松鼠与百草味不谋而合采用了“直营+联盟”的模式。 至于良品铺子,局域战场中的广深区域已经成为良品铺子继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南后的第六大市场,目前正继续加快广东和深圳的开店节奏,长江经济带的开店布局也已经完成。同时,在门店布局方面,第五代门店的形象升级也已经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百草味在场景上也做出调整,不局限于线上的增长,意图在线下再造一个百草味。在联盟模式下,至今百草味已成功进驻40万家小店,覆盖全国20个省,近200个城市,累计GMV近6亿,2020年,预计渗透还将继续,而且将会是主基调。  修炼内功,各显其招。 率先突破百亿的三只松鼠眼下正加快从电商品牌向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企业转型,旨在通过联盟工厂聚合上游的诸多供应商。在数字化驱动的联盟工厂内实现制造加工、仓配和to C物流的“制造+零售”一体化,改造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生产力,以实现对消费者个性化的定制C2M生产打造新商业模式。 与三只松鼠、百草味有所差异的良品铺子则通过“大牌+好货”的战略,从消费人群的转变、产品原料升级以及门店升级等方面入手加深高端品牌的形象定位。渠道端深化新零售变革,全面上线轻店铺,实现2300家智慧门店线上运营。 而百草味将聚焦点放在了“新体验”。百草味从“全品类、全人群、全渠道、全场景、多品牌”入手,布局打造产品力、内容力以及渠道力。 在内容力方面,2019年,百草味聚焦“中国味”品牌心智,通过牵手形象代言人易烊千玺、颐和园及国家宝藏IP外,还提出自有IP内容:吃货节、演吃会、零食秀,来提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继而提升品牌的好感度和知名度。 为了满足消费者“吃”好这件事儿,休闲零食品牌企业已经不仅仅是像过去“小零嘴时代”那样提供足够多的产品就够了。而整个休闲零食行业也随着消费升级、人口变迁、渠道转移以及消费者消费力度变强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 未来已来,百草味能否在这场“地面战”中发挥出聚合效应了,看来还要留待市场和消费者检验。 文章来源:电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