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500元到独霸300亿,他一发不可收拾!

    热点聚焦 2019-07-30
    30岁之前的他非常普通,无非就是按部就班上大学,参加工作。直到他用500元做了一个网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3年后估值超过300亿,他就是朱明跃,猪八戒网的创始人。1974年出生的朱明跃是重庆酉阳人,他曾做过3年的中学语文老师,随后转行做记者,先后辗转于黔江晚报,酉阳电视台等地,直到2003年来到重庆晚报。“想要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电脑,电话,就要凭本事去挣!”领导半开玩笑半认真。朱明跃走了心,他决心干出个名堂来。2004年,四川资阳发现一例怪病,搞得人心惶惶,更是疯传只要感染了病毒,就会全身变黑直至死亡。吓得全国几十家记者都止步于资阳城外,谁也不敢进入隔离区。唯独朱明跃不怕死,他假扮病人家属,混进隔离区,拿到了独家的第一手材料。随后他查阅了国内外100多份专业材料,走访了20多个专家,对病毒的来源、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写出一篇“直击四川怪病传染隔离区”的深度报道,刊登在《重庆晚报》头版头条。朱明跃就此一战成名,一跃而为《重庆晚报》第一个首席记者。慢到让世界差点忘掉也就在这一年,博客崛起,并引发一场新旧媒体的大讨论。新媒体真的能颠覆传统媒体?朱明跃第一时间注册了博客账号,但是他很快就失望了,“博客根本不能颠覆什么,本质依旧是流量+广告。”不过,电商却勾起了朱明跃的好奇心。那一年,淘宝跟易趣激战正酣,当当网干得风声水起,朱明跃也雄心勃勃建个网站,名字就叫猪八戒,“好听的名字都注册了,自己又姓朱,所以就注册了猪八戒”。第二天,朱明跃在一社区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谁能帮我设计猪八戒网站,报个价。”马上,一个叫朱陶的程序员打来电话,“一周搞定,500块。”如今朱陶已是猪八戒网的技术总监,身家早已过亿。朱明跃的思路是做服务众包,涵盖创意设计、网站建设、营销推广、文案策划等十多类,“每撮合成一单,从中拿一定比例的佣金。”按理讲,设计公司,营销公司、互联网公司,一抓一大把,能有朱明跃什么事?但不管是设计师还是程序员,都是一些理工男,找关系,找人脉不是他们的强项,而在猪八戒网上完全可以凭真本事吃饭,实现自由创业。而且,对中小企业而言,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比如悬赏1000块做个logo,马上涌过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就500个竞标者,看上谁的就用谁的!事实上,接下来的3个月,隔三差五就有人在猪八戒网上起名字,求logo!虽然没有第三方支付,朱明跃每次都是先到银行汇款,再把汇款凭证拍照上传到猪八戒网上,每单赚个快八毛的,非常辛苦。但是,朱明跃很有成就感。当时,还有人把这种新兴的工作模式称之为威客!真正爆发是2006年8月15日。这一天,猪八戒的流量忽然暴涨,8台服务器全部瘫痪,电话也被打爆了,最后朱明跃紧急建立了50多个QQ群。怎么回事?原来,央视的新闻联播慧眼识珠,对猪八戒的威客模式进行了报道。猪八戒网就此跻身于一流网站。成名的背后是人气,是知名度。2007年春节一过,熊新翔找上们来,此君的成名作是投资周鸿祎的360。熊新翔第一次见到朱明跃并不满意, “啰啰嗦嗦说半天,不知所云。”然而,就在朱明跃送他到电梯口,等电梯的1分多钟里,朱明跃却把商业模式讲透了。熊新翔就此决定投500万。他还给朱明跃指了一条“相对竞争”的路,就是不看公司有多少收入,交易规模多大,只看和国内同类竞争对手的差距。朱明跃有了谱,“一天收入一万,提成20%,就是2000元,一个月6万,二十个员工的工资有了。”而且,他是坚定的行动者。此后,任由对手铺天盖地的广告,朱明跃要做的就是蛰伏、蛰伏、再蛰伏,“活下来才最重要。”当时,猪八戒网在40家网站里排名第5,行业第一的每月能做1000多单,而猪八戒网只能做10多单。当然,身处重庆的朱明跃有一大好处,就是房租、人工都相对较低。所以,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慢慢有了一些口碑。2008年4月,阿里对朱明跃进行了专访,2009年5月,与重庆商报合作出版《互联网时代新三十六行》,2010年3月,联合河南电视台推出《创意时代》。太原有个叫周子聪的大学生,每个月就在“猪八戒”上挣了5万元。如今,周子聪成立了一家名为泽楷传媒的公司,每年营收突破2000万。2009年,湖南小伙尹龙听说了猪八戒网,就试着注册了账户。正好赶上有客户需要设计多个公仔形象,尹龙一下子中标了6个。此后,他成立了“麦度卡通”公司,如今每月进账超过10万,成为猪八戒网卡通动画类的第一名。2011年5月,猪八戒的交易额突破了1.6亿。这年中秋节,朱明跃拿到了IDG600多万美金的A轮融资,IDG的一个合伙人的评价很经典,“你们并不是干掉了对手,而是慢慢熬死了他们。”其实,IDG之所以投猪八戒,并不是因为猪八戒做得有多好,而是因为猪八戒熬成了这个行业的第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确,很长一段时间,钱也花了不少,网站却没任何变化,交易平台的转化率一直就低得可怜。而此时的佣金模式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跳单的越来越多,“买卖双方私下交易,完全没猪八戒什么事。”痛定思痛,朱明跃决定自己革自己的命!第一招就是零佣金。2015年6月12日,朱明跃宣布今后所有订单为零佣金。如此一来,企业用户激增到200多万,就连微软、惠普、阿里巴巴、金山、谭木匠等都来凑热闹。电影《狼图腾》《叶问2》的宣传海报也是通过猪八戒网完成的。第二招 是“腾云行动”。最厉害的一次就是把重心从买家转移到了卖家,“以买家发需求悬赏招标为主,转变为以卖家店铺化为主。”卖家可以进行案例展示,也可以发起任务。随便打开一个卖家,就知道这个卖家是做标志厉害,还是做包装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他过去的客户对他的评价到底如何……第三招是增值服务。到了2014年,猪八戒网已经累计了300万中小买家、1000多万卖家数据,可客户交易非常低频,很多是一锤子买卖,“一个LOGO标志、一个网站、一个APP就够了!”“为什么不继续延伸,做商标注册呢?”朱明跃算了笔账,“猪八戒网平均一天有1000单Logo设计业务,假如商标注册代理定价1300元,一天的流水就是130万。”就这样,他成立了敢死队,“2个月搞定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延伸服务”。6个月后,仅此一项业务就为公司带来2亿多的收入。朱明跃手里的牌还有300万买家数据,1000多万卖家数据,超过10T的原创作品数据,用户和订单的交易行为数据......。2015年年底,朱明跃在法律文书、会计代账、职业服装制作、印刷、工程设计和金融等9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探索。2016年开始,猪八戒网在全国24个省份的33个城市建立了实体孵化器。2017年,朱明跃推出天蓬网,主打中高端服务,满足大中型企业的服务需求。有消息称,猪八戒网估值已经超过300亿,即将登陆科创板。创业不是人干的事儿从小学教师到记者,再到创办网站,朱明跃用了12年,从猪八戒创办到今天,又是一个12年,他多次感叹“创业不是人干的事”。“千万不要相信别人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实际上,成功不是靠复印机打印出来的。”文章来源:36氪财富故事
  • 中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西方被模仿

    热点聚焦 2019-07-29
    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国外被越来越多地复制就创造和使用移动技术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依赖手机进行日常金融交易的中国人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中国现在对移动技术的高度依赖已经使中国从复制和模仿西方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创造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正在西方被模仿。《中国互联网数据2019》指出:“全球科技公司现在正复制他们中国同行的成功概念,从超级App、社交+电商再到短视频。”该数据指出,超级App“提供从购物、打车、转账到机票预订等一站式服务”,最出名的产品——活跃用户超过10亿的微信和支付宝——正在被美国的脸书、日本的信息平台LINE和印尼的综合服务平台Go-Jek所模仿。中国的公司正日益将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融合在一起。比如淘宝、拼多多等应用程序已经能使用户观看主播直播视频的同时进行团购。这些概念已经被Amazon Live等美国的App所模仿,在视频主播通过直播演示产品时,用户可以直接购买。Instagram还允许用户通过敲击产品标签购买产品,谷歌则计划给其视频网站YouTube增加购物功能。今年2月,美国的Snapchat公司将中国的视频服务商TikTok(抖音的国外版)列入它所认为的竞争对手名单之中。2018年,脸书推出了短视频应用程序Lasso,这显然是克隆TikTok。中国在部署5G技术方面也比其他国家先进,所拥有的5G技术专利数量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大约为3400项。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试点5G技术,服务大约1.67亿人。到2023年,三家电信运营商的5G费用支出合计预计将超过450亿美元。相比之下,5G技术在美国预计同期只能覆盖1亿人。不过,中国的互联网渗透率仍然较低,为60%,而美国为78%。然而,人口超过13亿的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是美国的3倍,而且可以夸耀的是,美国正在复制中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文章来源:华经情报网
  • 扼杀微软,令IBM恐慌,这位华人首富,为什么说倒就倒?

    热点聚焦 2019-07-25
    有这样一位中国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如此评价他:“如果这位中国人的商业帝国实现第二次转折,世界上就不会有微软了,我可能如今只是在某个地方做教师或者律师了。”不仅如此,这位中国人还曾吓晕过IBM掌门人,是真的吓晕那种。这位中国人当时研制出一款新产品,IBM掌门人小托马斯·沃森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大声斥责身边的人:“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说罢当场昏了过去。IBM是全球最牛的IT公司和信息科技公司,掌门人见多识广,怎么会吓晕了呢?唯一的解释是,这个中国人真的很厉害,研发出来的产品,连IBM掌门人都觉得害怕。这位差点逼得比尔·盖茨去当老师、吓晕IBM掌门人的中国人,就是王安。提起美籍华人王安,在电脑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手创办的王安电脑公司,连微软和苹果都要叫声大哥。再看其他成就:80年代身家20亿美元,美国富豪榜第5位,被颁发总统自由勋章,被称为“电脑大王”,甚至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苹果、微软等企业独领风骚,这家中国人开办的公司却很少人记得了,作为中国人,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说说他的故事。不堪受辱600美元开始创业王安1920年出生于上海,从小就聪明过人,16岁高中毕业,考上交通大学。20岁,他带着团队藏在桂林山地,研究无线电通讯设备,为抗日战争做贡献。1945年抗战胜利,他被公派到美国学习技术,考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第一学期课程成绩全是A+。为了赚点钱补贴生活费,王安想去IBM兼职,笔试第一名的他,却在面试时遭到了面试官的羞辱:“IBM是美国最好的企业,这里不适合你,你还是找个汽车修理厂试试吧。”王安非常气愤,他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于是回到哈佛继续读书,拿到了高额奖学金,只用3年就拿到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随后,他被霍华德·艾肯招入哈佛大学计算机实验室。霍华德·艾肯是谁?他研发了世界第一台大型计算机Mark ,被誉为“电脑之父”。大神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Mark I"太大太沉了,急需一个方便小巧的存储设备,霍华德·艾肯和团队花了很多精力都解决不了。王安入职实验室短短20天,就找到了解决存储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据此发明了磁芯存储器。就是这个磁芯存储器,在此后20年一直是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而发明者王安在实验室连编制都没有。艾肯连忙给这位天才开出正式职位并大幅加薪,但王安却选择了辞职。小小的一个实验室的岗位,并不能留住王安,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开一家伟大的公司!在他心中,始终忘不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祖国曾被侵略者侵略,在国外又被人歧视。王安发誓,要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人争一口气,让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人知道,中国人比他们更厉害!他说:“我总是深深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骄傲……我创办王安公司的动机之一,就是要展示中国人除了经营洗衣店和餐厅之外,也能做其他事业。”1951年,王安怀揣着600美元,租了一个汽车库,挂了手写的招牌“WANG LAB”,王安实验室正式成立。被迫贱卖专利发誓要做到世界第一刚开始时,王安的电脑公司很简陋,内部仅有一桌、一椅、一部电话,雇了一位推销员,只有一个产品——小磁芯。这个磁芯,每个4美元,平均每天能卖出4个,都是王安自己用电烙铁加工而成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磁芯,其实包含着王安之前的发明专利,原本对王安不屑一顾的IBM闻风而来,希望能够聘请王安做他们的高级顾问。王安入职后才发现,IBM要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磁芯专利!这个专利,能解决商用计算机的存储问题,谁掌握了它,谁就能掌握计算机的未来。IBM毫不遮掩自己的野心,向王安开出了诱人的价码:250万美元!王安思前想后,虽然不舍得,但是有了这笔钱,自己的公司能有更多经费,自己也有条件研发更多的产品。他本来准备答应,但IBM却临时变卦,压价到50万美元——因为IBM发现,需要购买这项专利的公司,只有他们一家!一个能改变电脑史的发明,居然只值50万美元?王安非常愤怒,把IBM告上法庭。然而,IBM是一家大公司,有钱请得起大律师,还有时间和你耗,但王安的公司等不起,他急需一笔钱来维持公司运营。迫于无奈,王安只能答应IBM的开价,谁知道IBM不愧是商场老手,在付款时又开始耍手段,还要再“砍”10万美元才收手。也就是说,这个划时代的技术,王安被迫以区区40万美元卖给了IBM。几年以后,有人告诉王安,IBM的一位经理曾向他炫耀,他们付给王安的专利费实际上只相当于其价值的8%。也就是说,王安本来能拿到500万美元。但王安当时没有别的选择,他的实验室急需资金投入,他也没办法和有钱有势的IBM打持久战,贱卖专利是唯一的选择。不过,他在心中,留下了对IBM刻骨铭心的仇恨,他发誓,一定要做到行业第一,把IBM拉下马。1955年,他创立王安计算机公司(又名王安电脑公司)。随后30年,这两个拗口的汉字,成为美国计算机领域人人皆知的名词。吓晕IBM老板,一年大赚1亿美元有了资金,王安终于可以把自己大脑中的灵感转变为现实。10年内,他的公司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划时代的发明:纸孔式记录仪、自动打字机、无线电打字印刷机、记录带辨认机...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1964年问世的“洛赛”台式电脑。它是现代个人电脑的雏形,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使用者还能在上面编程。这台电脑开始在各大企业普及,华尔街开始成批换上“洛赛”电脑。在“洛赛”的带动下,王安电脑的营收猛增,到了1967年销售额达到690万美元,2年翻了3倍。不过由于扩张速度过快,王安决定通过发行股票来偿还债务。这本来是无奈之举,没想到股票上市当天,发行价12.5美元,收盘时就攀升到40美元!王安后来回忆说:“1967年8月22日,我们的资本净值大约是100万美元。而到了8月23日,资本总额已经大约有7000万美元。而这仅仅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有了钱,王安并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他继续努力推出新的产品。他深入研究市场,得出结论,美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0%,办公室白领的效率却没有显著提高。白领们用的,还是几十年前就在用的打字机,这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于是,他集中所有资金和科研力量,研发办公系统。1971年11月,王安电脑推出了1200型计算机;1976年,在1200型计算机的基础上,推出了变革性产品WPS。后来有人评价,这款产品的出现,就像人们用惯了诺基亚后,第一次看到苹果手机。通过这款产品,人们可以看着屏幕,在上面编辑文本,还有检索功能,这在当时简直不可思议。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时任IBM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因心肌梗塞住院,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后大发雷霆,斥责助手没有提前通报消息。一通大骂后,他就晕倒在地。小托马斯·沃森的愤怒背后,其实是恐惧,他知道办公系统的前景有多广阔,却因为《反垄断法》无法收复失地,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安越发壮大。从1976年开始,WPS在美国办公室全面推广,上至白宫办公室下至各种中小企业,大家都用上了WPS。当年,王安电脑公司的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被邓小平接见一年收入30亿美元就这样,王安电脑公司在70、80年代一路扩张,成为美国电脑界的霸主,连IBM也觉得恐慌。王安也非常自信地在报纸上打出广告:“试试我们的产品,忘了IBM。”1986年,美国政府就世界范围内美军空军基地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公开招标。王安击败了包括IBM在内的一众大型科技企业,签下了4.8亿美元的合同。1986年,那是王安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年。7月份,纽约“自由女神落成100周年”纪念仪式,他被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位列榜首,从里根总统手上接过了“总统自由奖章”。这个奖章,自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颁发以来,迄今只有3位华人获得过,除了王安之外,还有贝聿铭(1993年)和马友友(2011年)。10月份,他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总设计师拉着他的手夸赞说:“你在美国很出名,现在是家大业大。这可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啊!”随后,王安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成为与爱迪生齐名的发明家。这一年,他的公司营收30亿美元,个人身家20亿美元,美国富豪榜第5位,是当之无愧的华人首富。他的梦想仿佛已经实现,他让全世界人看到了华人的智慧和能力,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为华人狠狠争了一口气。可任谁都没想到,辉煌如流星般短暂。毁掉王安大半辈子的心血的,就是乔布斯。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个人电脑的研发,有下属提议王安研发个人电脑,但王安不为所动:“搞个人电脑,闻所未闻的荒唐事!”王安判断出错,个人电脑在后面几年飞速发展,王安的小型处理机已经不再有优势。王安并不气馁,再次投入精力研发个人电脑,很快研制出比IBM速度更快的个人电脑。大家本以为王安这次能再领风骚,但王安再次走了一步错棋:产品与IBM不兼容。或许是因为之前对IBM恨之入骨,再加上发誓要打倒IBM,所以王安不能接受自家的产品与IBM兼容。但当时的IBM,凭借着自己的先发优势,在个人电脑领域培养了一大批兼容自己设备的厂商。一句话,对抗IBM,就是对抗整个潮流。其实,以王安电脑公司当时的实力、资金和科研水平,即便这么做,依然有很大机会翻身。但王安再次犯下一个错误,他选择把企业交给儿子。错将企业托付给儿子2年后亏损4.24亿美元王安虽然在美国打拼多年,他骨子里还是个中国人,他坚持自己的产业就要留给儿子,多次表示:“作为创始人,我对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权,我的子女也有机会证明他们管理公司的能力。”在美国,子承父业并不少见,但通常集中在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这种行业变化较小,继承者只要不犯错误就好。但IT行业完全不同,这个行业变化快、竞争激烈,需要领导者有非常强的能力。王安在这个领域打拼多年,自己又是科研天才,自然是非常出色的领导者,他的儿子王烈就和他差得远了。1986年,由于身体问题,王安决定退休,把企业交给36岁的儿子王烈。王烈年纪小,没做出啥成绩,自然没办法服众,压不住公司的一群大佬。当时的王安电脑公司,人才储备连IBM都很艳羡。后来把思科从6亿市值做到4440亿的钱伯斯,当时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地区负责人。这群天才很服王安,但怎么会把36岁的王烈放在眼里?随着公司营收下滑,这群天才纷纷离开公司,王烈更是手足无措,开始“杀鸡取卵”:大幅度提高软件费用。购买其大型计算机的同时,消费者还需支付5000美元的软件费,而此前,这项费用仅1000美元。从王安电脑公司订制了专属计算机系统的用户,这些公司如果有技术问题要咨询,每次要收费175美元!一系列举措,让公司失去了合作伙伴们的信任,一步步滑向深渊。1988年,王烈上任一年半后,公司亏损高达4.24亿美元。迫于无奈,王安只能另请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却回天乏术,他的商业帝国急速崩塌,王安的身体也急剧恶化。1990年,带着强烈的不甘和悲凉,王安因食道癌在马萨诸塞州立总医院去世,享年70岁。2年后,他的企业正式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一代传奇就此落幕。中国人,也能做出高科技!比尔·盖茨曾说:“如果王安的商业帝国实现第二次转折,世界上就不会有微软了,我可能如今只是在某个地方做教师或者律师了。”可惜一切没有如果,曾经辉煌的王安电脑公司,如流星般璀璨,也如流星般急速陨落。纵观王安的一生,也是充满了无奈和唏嘘。不过,他的存在,也为所有中国人出了一口气,让所有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只会开餐馆,中国人做科技,一样能做出成绩。哪怕最后功败垂成,他也在电脑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现在风光无限的微软、苹果,曾经也要喊他一声大哥!面对IBM等豪强的挑衅,他从来没有屈服过,用自己的努力狠狠还击,赢得了对方的尊重,也赢得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王安的事迹,也鼓舞了不少后来者,现在的华为,就是印证了当年王安的足迹,一步步走向顶峰。中国人,并不比世界任何人差,只要努力、踏实去干,也能成为科技第一,王安就是最好的例子!文章来源:36氪财富故事